刚来到这个地方就听说凤凰山了,每次都说去,可总有这样那样的原因都没有去成,就在昨天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凤凰山。好多次我想象凤凰山的样子,语言的匮乏描绘不出想象中的凤凰山,但当我看到山时,我感觉到眼前的山比想象中的那种美差的太远了,直觉上缺少了大自然的美妙,山的灵性,增加了人为的美化,山的俗气。山不在属于大自然,而是属于人类,人们想要什么样的山就把它改造为什么样的山,科技的发达,愚公移山就不再成为神话!
爬凤凰山比想象中的容易多了,一条硬化的水泥路直通半山腰,从半山腰到山顶是一层层的台阶,感觉那不是在爬山,而是在走楼梯,只是少了两边的扶手而已。我们是从那条水泥路走着上去的,一路上车来车往,横冲直闯,走在这山路上还要小心车的行驶。走到了半山腰,也就是那条水泥路的尽头,盖了一栋三层的楼房,下面写着“南无阿弥陀佛”,我不明白这么现代化的一栋楼写上了这么几个字代表了什么意思,如果是佛寺,那样无可厚非,但它不是,怎么想也不明白,为什么会写这几个字呢?我想这个问题应该问当时建这栋楼房的人才能明白。错过这栋楼,旁边是一条通向山顶的小径,有点陡,被人挖过,成了向上爬的阶梯,但看上去很少有人走过,前些天雨水冲刷的痕迹还在。我们顺着这条小径爬到了山顶,看到了整个城市的全貌,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山顶挤满了人,想找一个地方休息都很难,我们待了不到十分钟就走另一条水泥台阶下山去了。
走到那栋楼的下面才发现这半山腰俨然是个广场,全部是水泥凝聚,停车场、商店,还有各位神仙居住的庙宇,看上去很新,就不知道什么时候盖的,更无从得知里面的神仙是凤凰山本来的就有的呢还是后来请进来的?广场上烟雾缭绕,纸灰飘飘,密密麻麻的人群,穿来穿去。我走进一个商店,买的都是一样玉器之类的东西,标的价钱都是昂贵,说什么经过佛祖开过光的,其实我不明白开过光什么意思,不知道佛祖给这个东西是怎么样了叫做开过光,它到底有什么含义,会让这个本来不怎么值钱的东西,突然间成了价值连成的宝贝。走出那个商店,进了庙宇,里面放了各位神仙的牌位,前面站满了等待在跪拜的人,看上去都是那么的虔诚。也许是受了祂们的感染,具有狭隘的唯物主义思想而从不相信神仙保佑之说的我这时也排上队,也想许一个愿望,是希望母亲的病能够快点好起来,虔诚地跪在那里,祈求着神仙保佑愿望能够实现。
里面有太多的牌位,阴暗暗的,让人感觉有点害怕,我走出正门,到了偏屋,里面坐的是解签的大师,我不知道抽一支签要多少,但抽签的人还不真少。从屋里出来的人有的笑容满面,有的愁眉苦脸,这时,那个解签大师完全掌控着祂们的表情。抽签从古传到令,但现在我还不知道抽签的由来和它实际存在的意义。人们为什么会用抽签来解释一些事情和预知未来呢,我想这可能说的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慰籍吧。
走出来站在这个广场上,前面是燃烧的火焰,拿着香正在点燃的人们,祂们的脸上满是兴奋和期待,但祂们手中那香散发出来的刺鼻香味,让我透不过气来。我马上远离了那个地方,走到广场的边缘,看到了下山的大路,准备就走。我再一次回过头看一看这个地方,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就是人太多。特别是来拜神仙的太多,换句话说这里的香火旺盛,人们是趋之若骛。下山了,爬了那么长时间,的确也累了,走的脚疼,在想还是这水泥修的比较体贴,要是今天没有这个水泥路的话,我想我们会更累,人来的就不会太多吧!看着那下山的车和上山的车开的那么的顺畅,这路真方便了大家啊。
什么事情都是想象和现实差的太远。凤凰山一游也逃不过个定律。乘兴而来,虽然谈不上败兴而归,但也显得意兴阑珊。本想感受一下大自然的风光,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但看到的是人为化的高山,闻到的是刺鼻的香味,周围环绕的浓烈的商业气息。感觉山不在是自然的产物,而是人类手中的傀儡,人类赋予了它特别的意义,改造了它,利用了它。
-全文完-
▷ 进入草兒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