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有人说这一年是中国互联网的视频元年,还有人说这个元年的起始月是7月(7月是世界杯开赛的高峰时段)。话说得煞有介事,也未必很科学,却隐隐约约说出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即互联网的主流正从窄带过渡到宽带,从单一的文本内容过渡到包括视频、音频等在内的多媒体内量变累积到某个临界点,通常会导致质变。所以,只要有数据证明视频内容在某个时间点占到了互联网内容的一定比例,说是视频元年,也完全可以,没有什么不可以。
还是用数据说话。
it调查机构艾瑞公司的数据显示,世界杯期间,以mysee等为代表的国内p2p公司的最高日访问人数(独立ip数)超过了3000万,最高日访问人次(pv数)超过了1亿,累计视频观看人次近5000万,视频插件下载近1000万次,累计访问人次(pv数)则超过8亿。
上述数据多少透露出如下信息:一,音视频内容已经成为互联网上主流的内容形式,而不再是文本内容之外可有可无的补充;二,音视频内容可以而且必然会成为网络广告投放的一个新增长点。
不过,并不只是p2p公司在争夺视频广告,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厂商也一直在盯着这块市场。例如,新浪网推出了视频搜索ikan、视频博客,腾讯推出了qq直播,搜狐、tom在线等也推出了宽频频道和视频贴片广告。
搜索厂商更是来势汹汹。google和雅虎今年起都推出了自己的视频搜索,微软自推出live网络产品战略以后,也已将p2p流媒体视为必争之地;此外,英国的企业搜索厂商autonomy通过成立视频搜索门户openv,也已半路杀了进来。据悉,目前openv已经为包括东方宽频、悠视网、263、北京广播网、大旗网、新传体育、21cn在内的p2p流媒体网站或社区网站提供站内电视及视频搜索服务和关联视频推荐服务。
门户网站、搜索厂商大兵压境之下,p2p公司面临的竞争压力自然可想而知。虽然迄今已有1亿美元vc投入到p2p公司,但截至目前,获得千万美元融资的只有悠视网、磊客网等为数不多的几家,更多的公司仅靠为数不多的天使投资勉力维持。
有消息说,另一家p2p流媒体公司mysee在去年底获得200万美元风投之后,将可能在今年9月前后获得第二笔千万美元融资。但该消息尚未得到mysee公司的确认。
在众多p2p公司中,那些拥有自有视频技术而又在社区平台上整合了诸多web2·0应用的公司,无疑具有较大的用户黏性,也较易获得vc的青睐,其佼佼者如uusee、mysee、优酷网等等。
以mysee为例。mysee社区不光提供了关键字检索、分类检索、人气排行等常规浏览方式,还有标签检索方式,用户可以通过分类标签搜索所需要的视频内容,并在个人视频博客空间收藏、上传、在线录制及与他人分享视频内容,还可以通过内容评价系统与具有同类兴趣的用户交流看法,彼此互动。此外,mysee还提供了相关视频内容的聚合服务。
虽然mysee旗下拥有的视频节目的储备量超过了4t,并且还在以每周200g的速度增长,但用户上传的海量原始视频内容显然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因为这是黏住用户并使视频社区成为用户之间彼此交互的社会网络的必然一环。也因此,如何帮助用户管理、存储、搜索、分享、评价、转移这些微内容,就成为衡量其社区价值的主要指标。
海量微内容之重要,还在于更便于视频社区形成各类主题社区,进而根据内容、用户地域、终端类型等来匹配不同类型、不同受众的广告,形成更为精准的定位广告模式。此外,通过流媒体技术,还可以统计广告播出次数、广告播出时段、受众的上网时间、年龄分布、消费偏好等等。
根据摩根士丹利的报告,中国网络广告市场销售额平均每年增长35%左右,今年有望达到46亿元。由于网络视频广告的兴起,到2010年这一数字将扩大至157亿元。与窄带互联网只能提供文字链、图片和flash广告不一样的是,网络视频广告在表现形式上已经与电视视频贴片广告大同小异。而就成本和相关性而言,视频贴片广告的优势是传统电视广告无法比拟的。用mysee总裁高燃的话说,两到三年内,视频贴片广告必然会对传统电视广告造成冲击,并从中分流出一大块收入。
看上去似乎很美妙,不过要实现这一步,p2p公司眼下至少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例如,如何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调动用户参与内容上传的积极性,如何避免内容的同质化,如何处理与运营商、内容提供商的收入分成,如何向移动终端延伸,如此等等。当然,前提条件是,在实现规模盈利之前,要有足够的资金生存下来。
-全文完-
▷ 进入风华居士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