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橘洲如梦痛快如风

发表于-2007年01月07日 上午11:32评论-3条

每一次走进橘子洲,每一次恍若入梦。

曙色微蓝的时候,轻轻地,独立在洲头,抬眼南望,两山洞开,楚天广阔。于水天一色中,江水滚滚而来,漫过山,漫过洲,漫过心堤,以千万年不变的浩然大气,抚过城市的脸庞,再滚滚北去。而身后的橘子洲,则化作天使的羽翼,将山水的灵性顶托而起。

这橘洲的缘起,是不是自然的一次次迷离春梦?湘江南来,洞庭北托,于这岳麓山脚有过一次次激情的接触,于是,这橘洲便蒙蒙地升起,从晋到唐再至清代,洲分为四,又合而为三,即上洲、中洲、下洲。这三洲,就是民间传说中牛头洲、水陆洲、傅家洲。数百年之后,三洲连成一条全长约7000米、狭处横约40米、宽处横近200米的碧玉带,绵延在长沙城市的中央,如骊龙含珠、如寒星相伴,勾勒了长沙“山水洲城”的城市轮廓,是中国绝无仅有的一道城市景观,独一无二的地理名片。

橘洲如梦,因为其四时神韵独具,如诗如画。春天,波光潋滟、千枝凝翠,微雨过后,绿意氤氲,于是有人歌曰:“湘春门外望春时,湘江女儿歌竹枝。歌到橘洲洲上柳,东风一夜绿丝丝。”到了夏日,全城酷热,而洲中清风徐徐、树阴蔽日,“五六月间无暑气,二三更里有渔歌。”秋日,洲中橘红橙黄,清香扑鼻,栾树临风,花衣飘飘,洲外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霜染露蒸千树熟,浪围风撼一洲香”,有浓得化不开的醉人秋意。及至冬天,洲上便是“云迷千顷白,月静万山朋,远濑沉渔火,清霜冷雁声”的意境,为名传千古的“潇湘八景”之一:江天暮雪。

橘洲如梦,因为这里曾有一种山水如梦般的田园风情。它东依城郭,西靠山林,临江处绿树成荫,舟中央阡陌纵横,在喧闹与清静中,在日出西落间,特有着一份淡淡的田园气息和山水交融的从容与大气。人们始而到此游走,得一时之乐,后又在洲中建造了水陆寺、拱极阁、江心阁、洞庭宫,在最南端建有洞庭宫、土地庙,给自己长留此地的理由。明清时期,有史所记,便有百余人家躬耕于此。1904年,长沙被迫开为商埠,英美日列强也被这里诱惑着,先后在此修建了领事馆、照相馆、福音堂、俱乐部、洋行和私人住宅。解放后,随着外侨的迁出,成千上万的平民成为橘子洲的常住民。1960年洲头又建有橘洲公园,园内遍种美橘,成为人们生活和休闲的佳期处。

橘洲如梦,是因为无数的英雄伟人与文化巨匠在这里吟唱着人生的大义,留下了千古豪情。韩愈、杜甫、杜牧曾在这里行吟,朱熹、张拭在这里论学,辛弃疾在这里练兵、在这里慨叹;而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黄兴、蔡锷便是在这里涌动着深沉的报国情怀。最动人心魄的莫过于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气概,有人说是他的诗词成就了橘子洲传颂中外的美名,然而,,也正是橘子洲千百年不变的清绝大气,湘江“水分二派随洲去,淘尽英雄日夜流”的浩浩荡荡、无数风流人物在这里千百年气脉相传的理想与豪情,涤荡着无数次独立洲头,望断江山的毛泽东,从而成就了他“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政治理想和宽阔胸怀。

从自然沙洲到风景圣境,从田园风光到洋楼别墅,从平静的居民到多功能休闲娱乐场所,这橘洲分明是一块温润的美玉,鼻、碧透着自然的灵秀,静印着历史的风流,分明是唐诗宋词凝成的一首既大气又温婉柔美的诗篇;分明又是千古文人中一种理想的心境,动而不喧,静而不冷;更是长沙人内心深处最温柔的那一点痛,是最平民最浪漫的所在……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时候,登山岳麓山顶,一道金光,划过天际,落在橘子洲,它披着天地的灵性,一片金碧辉煌,横陈着,如一首巨轮,带着所有的期盼;又如一双晶亮眼眸,风情万般地注视着天上人间。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痛快如风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素衣清颜点评:

岳麓山有枫树谷、爱晚亭、白鹤泉;湘江中有橘子洲。
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
叹山之雅,水之秀,总觉仙乡是此乡。

文章评论共[3]个
帘外落花-评论

评论写得很不错,总领全文之意!
  【痛快如风 回复】:谢谢关注,望能成为文友。 [2007-1-9 9:24:54]at:2007年01月07日 中午12:55

痛快如风-评论

谢谢窗外落花的关注!
  【帘外落花 回复】:是帘外落花哦老大 [2007-1-9 9:53:22]
  【痛快如风 回复】:对不起,帘外落花兄弟 [2007-1-11 0:11:20]at:2007年01月09日 早上9:25

痛快如风-评论

谢谢编辑“素衣青颜”!at:2007年01月11日 凌晨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