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人言可畏站在蒙克桥上

发表于-2007年01月09日 上午10:51评论-2条

这得从篮球说起。

应该是星期天的傍晚,w和我一起下去打篮球。

人到操场,球正拍着。忽然一黑瘦男子h截过球,抱在手上,如抚摩珍奇古玩,爱不释手,冒了一句:你们哪个班的?

我们一阵纳闷,我哪班的跟你有啥关系,我是来打球的,又不是寻亲戚的。

w一看人家几个虎视眈眈,嘴吓得一哆嗦,财会023的。

这球像我们班的……对啊俺班的,是你们拿的吧?

这话听着扎耳朵,好象我们是贼,明明是我们的球,怎么会变成你的。拿自己班的篮球打,还要蒙受不白之怨。

w申辩着,这里有标志。w特地指了指球上的标志,那是一道烙痕。

这什么时候都可以弄上。h底气十足。

打球的心情顷刻间化为乌有。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不要让他们误以为我和w心虚而逃,我俩捱着不悦的心情打球。我们一边投篮,一边争辩。而他们也并不罢休。每跑来一个打球青年,凡是他们认识,都要当着我俩的面对那个人讲,你看这球是不是我们班的,多像啊?

这不信口雌黄么。我真怀疑那是他们的托儿。

后来在另外一个场地打球的家伙a听到h的叫唤,遂过来一验究竟。居然说得振振有词,甚至不惜以自己头颅作保。然后a身后又窜出一个学生t,以圆场的口吻说,你们把球还给我们,这事儿就算了。让我和w哭笑不得,陷入理亏境地。

事情有条不紊地发展,而我们则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脑子里一路小跑地闪烁着洋文what、what。这算怎么回事啊。

这让我想起曾参杀人的典故。

在孔子的学生曾参的家乡费邑,有一个与他同名同姓也叫曾参的人。有一天他在外

乡杀了人。于是一股“曾参杀了人”的风闻便席卷了曾参的家乡。

曾母安之若素地织布,抵抗了两阵流言的侵袭。轮到第三次,有人跑来报信说,曾参的确杀人了。心情骤然紧张的曾母扔掉手中的梭子,逾墙而逃。

本来以曾子的良好的品行和慈母对贤德儿子的了解信任,“曾参杀人”的说法可以说没有市场而言。但是有时候一些言论,即使不确实没有根据,也会因为说的人多了,而动摇怀疑。由此可观,人言可畏。《诗?郑风?将仲子》曰: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如果按照这个事态发展下去,我们迟早成为贼,而且人赃俱获。球的归属已经牵连了我们的人格尊严。无法忍受侮辱就必须护住球。

结果我们只好学曾母,带着球逃跑了。

后面一帮人在追,场面蔚为壮观。就这样,一群人在校园里跑马拉松,从东南到西北,从食堂到浴室,到处流下了汗水。

幸好终于有一方放弃了。我和w钻进了宿舍楼,像疲惫的隐鼠。

一场纠纷莫名其妙地开始,匪夷所思地结束。人与人的误解何以玩笑到这个地步,仅仅凭相象就武断至此,更遑论是非曲直了。生活的插曲有时很有情趣,有时则让你痛苦万分,有时微乎其微一掠而过,有时注定让你感慨难忘。以前听别人谈到这些事,区区总是报以轻松一笑,事不关己;只有亲身体会到时,才有切肤之感。

我拍拍惊魂甫定的w,老弟,下次打球多叫几个人,人言可畏啊。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站在蒙克桥上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西门独行点评:

小说言语和叙述很好.
只要能很好的表现出要说的和人物的情感,你就是成功的.

文章评论共[2]个
西门独行-评论

欢迎到烟雨.at:2007年01月09日 中午12:08

宇宙洪荒泪珠儿-评论

开心,看着!at:2007年01月23日 下午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