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流水音乐隔壁的女人

发表于-2007年01月22日 下午3:23评论-2条

音乐是在一个阴雨迷离的午后从窗缝挤进来的。站在大格玻璃窗前,有意无意地望着稀疏的打着花伞的行人,不知是郁闷还是淡然。灰蒙蒙的天空和冷冷的雨似乎在暗示我,生活必然是在这种压抑环境中一种绝望的继续。

此时,悠悠地音符穿过雨帘,荡了过来。

从第一个音符开始,我觉得这段音乐和这样的天气似乎格格不入。它更像是一种背离,让我的听觉神经得到了一种特殊的唤起。我不得不收回远眺的目光,让心思静下来,仔细辨别音乐来自的方向。雨线迷朦,从荫翳的天空斜斜地扯了下来,在房檐、地表形成积潭,随着雨丝的泻落,又溅起水泡,与音符起落跳荡。

对于大多数来讲,当我们试着去思考音乐这个概念的时候,首先出现在我们脑海里的必然是一段流水的旋律,以及伴随着旋律不断推进的意向。然而,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态下,人们的想象是截然不同的。那怕对同一支曲子,今天和昨天,一个人的感觉都会存在微妙的差别。我们沉迷音乐,更在于音乐提供给我们一个回忆和想象的空间。就如现在,我的思绪已经漫无边际了。

雨天的早晨,我帮母亲在玉米地里撒化肥。母亲说,要赶在雨停歇前干完这一切的活计。看着望不到头的玉米地,我心理有一种说不出的烦躁。我想偷懒,但在这初秋的雨天,淋湿的衣服,让我感到了寒冷。看着母亲穿梭的身影,我也加快了速度。有时,还趁着母亲往前赶的时候,我急急地折返了身,将化肥袋朝前扛一段。

雨水开始加急了,水滴打在玉米叶子上,能够弹响嘭嘭淙淙地声响,音乐一般弹响在我的周身和远远的山头。我似乎看到玉米,在欢快地拔节,抽穗,在晴空无云的旷野,展示自己舞蹈的身姿。

其实,音乐中有我们所执着追求的那种明晰的瞬间,如莫奈画布上交织成光的颜料。各种不同层次的交织在一起的声响,被音乐家赋予了一种含蓄和潜藏的意义,给人想象的空间和意向。

我们知道,音乐本身就是一个被人为凝固的瞬间,它是静态的和描述性的。但我们就不得不承认,这个瞬间在真实的框架中,不断地展开和延宕。而真正的真实,也就在时间中悄然退去,从而,音乐或者变成了一种忘却,或者跌落成记忆的碎片。

雨似乎越来越急了,还伴有飕飕地风声。那跳荡的音乐,却相对地显得弱了下来,游丝一般,让我需要费力捕捉。我的想象就更加没有了主题。人在思想的时候,真是奇特,有时思绪飞荡,有时就死死地钻了牛角尖。而我,不知怎么地,思想一直没有了遮拦。突然想起了一部看过的电影《古尔德的32象》。古尔德,这位加拿大钢琴怪杰的一生被解构成了32个瞬间。突然间,我终于知道,音乐也好,人生也好,能够留下来的其实也不过是一些只言片语,他们短暂却精确,那些在我们心中和身后留下的,其实只是这些瞬间产生和消逝的真实。

王家卫在谈到他的《重庆森林》的创作过程的时候提到了john coltrane,虽然我不知道那首他在驶过天安门广场前的出租车中听到coltrane演奏的曲子给了他什么样的灵感,虽然这个故事中更多的细节我无从知晓,但想象中那个闷热下午他听到的那首曲子必然来自于一种直接的、流水般的真实。虽然电影中的这种真实因为包装而显得过于隐忍。但当我回忆起那个雨天的早晨,和雨滴扑打在玉米叶子上的轻快,我就会不假思索的相当主观的断定他和我事实上是曾经进行过类似的思考,而这种思考的来源,就是john coltrane的音乐。

聆听那些在空气中不羁的流水旋律,感受那些没有经过刻意雕饰的真实,我们的灵魂,会在不自觉间走向音乐的流向。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隔壁的女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文若书点评:

在感觉里,音乐和雨天,和玉米地,和母亲,和辛劳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有画有声有情的图画。很动人的。
笔力含蓄,有意象画的风格。

文章评论共[2]个
*胡天*-评论

好美的音乐哦  什么时候也教和您般的写出这样的乐谱啊at:2007年01月22日 晚上11:30

梦遥mengyao-评论

音乐随流水,美呀!问好:)at:2007年03月14日 下午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