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如果平凉人开门时能回一次头祁云

发表于-2007年01月27日 中午12:17评论-2条

前几日因为一个应酬,几拨不很相熟的人相聚,闲话间言及平凉人之礼仪问题。就有几个很不屑的哂笑,曰:“中国自古乃礼仪之邦,平凉更是丝绸古道上的重镇,礼俗自成,焉有不懂礼仪之理?”

身边的一位朋友听着,瞅瞅我,轻淡一笑。

我涮地一下红了脸。

朋友的笑,是缘于一次遭遇。

上月中旬,我陪他去华砚宾馆办事。华砚是华亭县最讲究的宾馆,旋转的玻璃门如山鸡群里的凤凰,骄傲的注视着喧喧嚣嚣的煤城。我们赶到时,已近正午,为尽地主谊,我要求朋友在车里等,我去找人。匆匆闯入旋转的玻璃门之间,猝不及防,门突然加速,我踉跄着差点摔倒,狼狈抬头,那个在前面玻璃格里的人,正在急步跨出,想来是赶时间,嫌这门走得太慢,故加力一推,自个大踏步跨出去,却可怜了正随其后的我——要不是朋友随后跟进来上演了一出“英雄救美”,估计我的人就丢大了。此际见他哂笑,我恨不得找个地缝儿钻进去。

朋友留学回来以后,一直在上海供职,此次回乡探亲,我借机说服他回来投资,拟在平凉庆阳办规模经营的双语幼儿园。他答应了,正在作考察。接连几天,走访了不少家长、学校及相关部门,也调研了市场,他蛮看好平庆的双语办学市场前景,积极草拟西北办学意向书,准备向总公司提交,却偏巧遇见了那档子事。他把差点窝到地上的我捞起来以后,只说了一句话:“我倒发现这儿最需要的是办个成人礼仪培训学校”。

后来,他返回上海,临走,极力动员让我出去闯闯。他说一个地方的经济是不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发展起来,关键是看人。如果那个地方的人没有较强的自我改造意识,那地方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只会越拉越大。今年相差五十年,明年相差的就是六十年了。他说你大好的青春干嘛要消磨在这样的人文环境里?我无言,有心数落他丢根忘祖,却不知如何开口。

有太多的事实证明,平凉的男儿女儿,一出平凉,从此便海阔天空,风生水起,过不了几年大多便有了衣锦还乡的资本——他们也做假设:如果他们当初留在平凉?如果他们当初留在平凉,此刻无非跟我一样是平俗不过的一个俗人,这一会儿,说不准在哪个麻将桌上苦挣苦熬苦征战呢,说不准和谁猜拳出令吆五喝六拼老命呢,说不准恹恹于暖气温热的被窝陶醉于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温柔乡呢,说不准……假设多了,便没有假设了。

他们出息了,因为他们离开了平凉——因为他们离开了平凉,所以他们出息了。

这是一个谬论。这也是一个怪圈。

平凉的年轻一代出去上了学,便再也不回来了——他们信奉的就是这个谬论。他们的父辈也支持他们遵守这个谬论。

这是一个怪圈,这个怪圈就像那个旋转的玻璃门,无数人出出进进,却始终没有谁愿意回头看一眼。不回头,是因为身后的那个陌生人快了慢了磕了碰了与我何干?

假如,平凉人在走出一扇门自顾而去时稍稍回一下头,手在门上多停半秒,为身后的那个陌生人留一点儿余地,想来,平凉人的心就真的宽了。

平凉人的心宽了,想来,招引的南来北往客就更多了。

南来北往的客多了,大家你一把我一把的拉扯,平凉这地儿就真的热闹得像码头了。

一个热热闹闹的真正的码头,管它是海码头还是旱码头,不富的流油才怪。

2007年1月22日夜于平为唐记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祁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萧月月点评:

其实,
礼仪当存在一切日常之中,
可我们,
还真须回头一次,
那么,
就会拥入幸福的怀抱!

文章评论共[2]个
祁云-评论

是啊,礼仪这东西真是无法言传,却是一个人基本的标识!at:2007年01月27日 中午2:17

雾里丁香-评论

礼仪就是在细节中显现的。at:2007年01月27日 下午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