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对牛弹琴邱林友

发表于-2007年01月30日 早上9:57评论-3条

2007年第2期《思维与智慧》杂志转载刘燕敏先生发表在《羊城晚报》上的文章,大意是说,中国第一批国企的高层主管到哈佛商学院接受培训。美国的教授出了道测试题,要这些掌握中国经济命脉的“舵手”们作出判断。

这道题很有意思,说有三家公司,a公司8点上班,实行打卡制,迟到或早退1分钟扣50元;统一着装,须佩胸卡;每年组织一次旅游、两次聚会、三次联欢、四次体育比赛,每个员工要提4项合理化建议。

b公司呢,9点上班,不考勤。每人一个办公室,每个办公室根据个人喜好进行布置;走廊的白墙上,信手涂鸦不会有人制止;饮料和水果免费敞开供应,上班时间可以去理发、游泳。

c公司嘛,想什么时候上班就什么时候上班,爱穿什么就穿什么,把家里的孩子和狗带到办公室也可以,上班时间去度假也不扣工资。

答题的结果是,96%的中国管理者认为a公司更有好的发展前景。

教授的答案是:a公司是中国广东的金正电子有限公司,1997年成立,2005年破产。b公司是闻名全球的微软,c公司是全球第一大搜索引擎的google。

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想阐明的观点是:自由是智慧之源;管理的根本是给员工创造自由的氛围,从而让他们呈现智慧。目的是希望管理者为其下属营造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以他们的智慧发挥来推动单位的发展。

这个愿望无疑是好的,也是令人鼓舞的。

但在如今的中国,谈这些,无疑于对牛弹琴,白费心机。哈佛商学院教授的那节课也多半是白上了。

要达到微软和google的境界,必须具备二个最基本的条件,其一是管理者的意识,其二是被管理者的素质。

在中国,在管理者的眼中,被管理者的一切都是管理者给的。这一点,在国企和国有单位,体现得尤为突出。

既然你的一切都是我给你的,那么,你就得像牛一样接受我的支配和调动。一个处于被动状态的群体,为了生存和生活,只得像木偶一样疲于应付领导交给的任务和工作,唯恐出现什么差错和闪失,被清理出门,又何来创造和智慧的发挥呢?

他们端的是管理者的饭碗,只不过用它来盛领导施舍的饭糊口,唯恐不小心饭碗掉在地上摔碎了,唯恐管理者不满意便不给你饭了,何来创新,何来智慧的呈现?

即使遇着几个意识前卫的领导,认为饭碗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有的,饭也是大家共创的,但被管理者的素质能适应吗?

你让他可以带孩子来办公室,他就敢把大狼狗带到办公室来养;你说他可以带小狗来办公室,他一定敢把牛牵来单位喂草。你说上班可以去度假,他就干脆不上了,去弄第二职业算了。

还不要说像微软,上班可以理发。即使规定八小时必须呆在办公室,领导前脚才出门,他后脚就溜了。还不要讲像google,上班时间可以去度假。即使规定一周上五天班,他家有事也得请上两三个半天的假。

对于这样的管理者意识和员工素质,你要用微软的管理模式去运作,其结果必然是比金正破产得更快。

对于这样的管理者认识和员工状况,你要用google的管理体制去尝试,其局面必然是不少单位要么成幼儿园,要么成养殖场。

中国有中国的国情:管理者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封建家长制上,员工的素质还徘徊于过去的小农意识阶段。在这种状况下,谈微软的管理模式,谈google的管理体制,无疑于对牛弹琴,痴人做梦!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邱林友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逝者如斯”点评:

很有新意!
中国的国情,似乎都是“管”过来的。
好像一个栅栏,什么都要圈进来!
管理者习惯于圈,被管理者也习惯被圈。
真要失去了这圈,人们还真找不到北。
按中国的国情,选择A是适合的。
自由、松散的环境,是要和素质相关的。
不然,就乱套了!

傲雪迎风点评:

文章观点清晰,论辩有力。针对中国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思想认识和素质,结合国外先进的模式,进行了详尽分析,并最终得出给中国人谈微软和Google的管理模式是对牛谈琴

文章评论共[3]个
傲雪迎风-评论

谈这个问题是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了200年了,中国真正改革开放才不到30年,中国要想进入美国这个阶段还是需要过渡期的。再次,这也有深 层次原因,中国人的敬业精神责任感何以一天天在一天天下降,和大环境有直接关系at:2007年01月30日 上午10:28

帘外落花-评论

呵呵,反正共[chan*]党的钱相对好拿一点at:2007年01月30日 上午11:47

落一二-评论

自由是智慧之源

欣赏at:2007年01月30日 下午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