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电视报道,临街的一家商铺进了几吨洋芋。店主把它们一麻袋一麻袋地码在店铺里,等着卖。过往的人发现齐天花板高的洋芋堆有些倾斜,便提醒店主叫人重新码过。店主说等倒了再说。
码洋芋的旁边有床、有锅碗瓢盆,店家三口人为节省钱就住在店里。结果,进货的当天晚上,三口人被垮下来的洋芋堆子活活砸死,惨不忍睹。
我们总习惯于看到问题的倾向性不对时,还以为它不会有严重的后果。怕麻烦,怕消除隐患、消除它的不良倾向费事、费钱。等到问题严重了,解决起来远比出现苗头时艰难得多,花费高得多。有时,甚至是无法挽回的损失和局面。
湖泊开始出现污染的势头时,关掉几家厂,可能就是地方财政少收入几个亿,多几千人没事做。把污染治理了,也不过几个亿或者十亿个亿的费用。
当我们发现湖水的密度比重水还大,比粪坑里的液体浓度还大的时候,那些原来开的厂还得关,里面的人照样没事做。这个时候,花上百亿、上千亿,甚至上万亿,湖水也治理不清澈了。还不要说附近居民的健康损害。无法用金钱衡量。
开那几个厂,几年中,我们可能就赚了那么几个亿,我们却要用上百亿、上千亿的费用去作代价。
总以为医疗不到位,大不了死几个人;火化场不够才是大事:死了的人不能化,问题大嘛。
我们什么时候变得更擅长于处理后事了?
小偷偷你点东西,算不了什么。你缺了那点东西,照样活。可小偷偷不到你的东西,就会想法子抢你的东西。抢不着你的东西,又非要要你的东西,就只有把你杀了才能达到目的。
小偷偷了你三块钱的东西,叫警察治他个什么罪,这不太可能,现实中也确实没有这种处理。教育为主嘛。
可为了三块钱的东西,也会把小偷惹火,说不准就抢你,最后一着就把你杀了。
这下警察不得不管了,而且非得把此案破了不可。人命关天啊!
有时候就在想:既然偷盗是引发抢劫和杀人的原因之一,有时甚至是造成社会动荡的主要因素,我们何不加大打击偷盗的力度,采取高压态势,像打击重刑犯一样打击偷盗,从根本上消除因偷盗而引发的抢劫和杀人呢?
我们养成了店主的思维,怕解决问题费事;总以这些苗头不一定都会造成可怕的后果。我们太相信“一万”,而不相信“万一”了。
我们有太多的侥幸,又有太多的不幸!
之所以如此,是我们越来越有承受不幸的心理能力了,所以造成侥幸心理疯狂滋生和漫延。
这不知是在节约社会资源还是在浪费社会资源?
是开更多的火化场来火化因医疗不足而死的人,还是投入更多的钱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减少人的死亡呢?
本文已被编辑[“逝者如斯”]于2007-1-31 21:52:12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邱林友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