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信念的灯塔导航万里征途,只有艰苦奋斗,方能成就伟业,铸就辉煌。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乘风破浪,再创辉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长征,是一首雄壮豪迈,大气磅礴的革命交响曲;是一幅波澜壮阔,无坚不摧的历史画面;是一种独立自主,勇往直前的不朽精神。
1934年,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使我们的党陷入了危险的境地,中国工农红军,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用两年时间,长驱二万五千里,纵横十一个省,冲破国民党重兵的追堵,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险阻,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胜利地完成了战略转移。其间,四渡赤水,出敌不意,南渡乌江,进逼贵阳,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翻过积雪珊,走过荒草地。种种艰难险阻绘就一部不灭的史诗。
信念的灯塔导航万里征途,苦战穷山恶水,笑对饥寒交迫,只有艰苦奋斗,方能成就伟业,自觉维护团结,坚决反对分裂,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它反映了红军指战员坚强的革命意志,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革命乐观主义和崇高的阶级友爱,为后人树立起了一座光辉的丰碑。
这就是长征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2006年的日历已经翻过了许多页,但2005年的许多感动依然留存我们心间。大家一定记得洪战辉,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用他博大的爱心,强烈的责任感,无忧无惧、不卑不亢、自强不息的个人修养,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逆境当头的艰苦奋斗。
我有个农村出来的同学,因为家境贫困,通过政府开设的绿色通道上了大学。今年五月,我跟着这位同学来到了他的家乡----一个穷乡僻壤的山村。
沿 着泥泞的散发着泥土气味的山村小路,走到了不足三十平米的他的家。不是我亲眼看到,我简直不敢相信山村贫困大学生所面临着的巨大苦难。
他的家中可称得上是一贫如洗,没有现代化的家具,只有那么几把破椅旧凳,一张吃饭用的桌子至少用了十几年了。所谓靠山吃山,他们家有的只是从山上辟出的几亩薄地,有时他父亲还得做些短工以贴补家用。
更为不幸的是,他还有一个妹妹,在前年的这个时候,也面临着升高中。妹妹很懂事,她也明白家里无论如何也承担不了两个人的沉重学费,便含泪主动提出了辍学。
当你们听到这些,我不相信你们的心还会平静。
他们家还有一口井,是党给挖的。这清凉可口的井水,仿佛成了他们唯一的慰藉。
五月节气,小麦成熟,马上就要收割了,可天公不作美,一场大雨倾盆而下,村里各家各户不得不马上集中劳力进行抢收,如不及时抢收,麦子倒在地里,在收割上来肯定是芽麦。这大雨要毁灭的,不是这几亩麦田,而是山村农民埋藏了一年的希望啊!
我和我的同学参加了这场抢收,也终于使我尝到了辛酸的滋味。说到这,我不得不提一下,我的这位山村来的同学,在入学军训中就以出色的表现被评为优秀个人,在期末考试中连续三次获得一等奖学金。
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在学校中,每天都能看到他在图书馆和自习室穿梭的身影。利用课余,他还承担了一份家教,挣些生活费。
学习上他是最勤奋的人,生活上他是最节俭的人。几天才吃得上一份青菜。几个馒头,一棵大葱,就能当一顿中午饭。而他也从不接受我们的请客和帮助。他为什么这么做我想大家也明白。
有一个问题,虽然我知道答案,但还是禁不住问了,我问他:你这么辛苦到底是为了什么?他是这样回答我的,他说:“我是一个从小山村走出来的大学生,我知道大山里的孩子有多渴望知道外面的世界。虽然我走出来了,但我却永远背负着对妹妹的愧疚和遗憾,背负着贫困山村的梦想和希望。这已不是简简单单的几句话,而是一种责任。我不会辜负他们,无论多大的困难多苦的条件,我相信只要努力,一切都有希望。因为,这世上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这世上,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70年了,整整70年了。红军长征的壮举已经成为历史,但那烙印在我们灵魂深处的“长征精神”,与我们党和人民在建设和改革的壮丽过程中创造的唐山抗震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击战胜非典的精神,航天航空精神一样,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延续与升华。
二十一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和煦的春风吹拂着我们的心灵。新时期,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该如何来应对呢,首先艰苦奋斗,自立自强是绝对不能丢的。同学们!让我们共同以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为动力,在新世纪的航船上,乘风破浪,再创辉煌!
本文已被编辑[“逝者如斯”]于2007-1-31 22:20:44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枫林唱晚梦落花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