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飞的梦幻
秋风乍起的九月,我们结伴儿去游山西王家大院。
没有去山西以前,我对山西的窥知仅是书本上凤毛麟角而已。当大巴在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时候,眼眸中一一掠过的景象使我悠然生出一种厚重之感。眼眸中的山西之景缺乏的是现代感,多的是历史的凝重感。恍惚中,连脚下的高速公路似乎也有点格格不入了。当我站在王家大院那高高的牌楼门前时,这种感觉尤深。
游王家大院,使你有种和历史对话和古人话语的感觉。王家大院的辉煌和气派自不须我赘述。吸引和震撼我的是王家大院里那凝重的文化氛围。仅是从王家大院那“王”字的结构和隐含着“龙”意的布局就可窥视出主人尊孔敬儒的思想。在王家大院随处见历史典故的砖雕、墙饰和绝妙的对联。“麒麟送子”、“日月对映”、“岁寒三友”等等数不完的石雕、砖雕和墙饰寓意着主人期盼家族兴旺发达、子承父业、子子孙孙的儒家思想。“营厥先荐厥时期不愧为孙子继其志述其事庶可对得祖宗”、“纬武经文勋业偕绵峰而永峙墩诗说礼儒行并汾水以长清”等等。王家始祖王实以买豆腐起家,逐成为一方大户,后子孙延其志、光其宗,靠的就是儒家思想的统领。俗话说:“富不过三代”。王家之所以能够绵延十代而不衰,其儒家思想的哲学在其家祖的作用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王家大院游览,随处可见诸如“辈辈封侯”、“功名富贵”、“佛家八宝”、“加官进爵”等等的砖雕、木雕、石雕,而重复的很少,基本达到了“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从中不难看出王家人希望子子孙孙富贵吉祥,安康幸福的期盼和思想。
儒家思想是以“孝”和“仁”为主导的。王家尊儒敬孔,自是把“孝义”和“仁义”作为统领家族的灵魂了。在王家大院的高家岸和红门堡的南下坡处建有孝义坊和孝义祠。“克笃行谊超流俗载锡丝纶启后昆”,孝义坊前的一句对联隐含着王家先祖对后辈“孝和仁”的寄托。孝义坊和孝义祠皆是十五世王梦鹏所建。王梦鹏自幼事父母至孝,其一言一行多得长辈喜悦。崇习古人,且行孝一贯。王梦鹏十一岁时死父,二十岁时丧母。王梦鹏泣血沾襟,痛不欲生。念父母养育之恩,他每饭必祭,每祭必诚,其哀哀之声,尝使路人闻之泪下。站在孝义坊前,使我浮想连篇。我们的后人能有几人如王梦鹏一般呀?
思想和灵魂是统领足迹的明灯。王家在追求富贵的过程中,始终以精神的灵魂来作为基础。始祖王实发家之前乃是一个农民。王实来静升后务农之余以卖豆腐为业,他做的豆腐真材实料,坚嫩可口,公平交易,绝不缺斤少两。故逐以卖豆腐发家,后终成一方大户。在王家大院的前院,第一个庭院就是王实的豆腐作坊。王实之所以把它作为第一庭院来建造,其意也就不言而语了。然历史总是在捉弄着人们。富贵恰是过烟云,名利皆是水中月。王家也逃不出“富不过百年,福不泽五代”的规律,虽然王家后人皆尽利弊,试图发扬广大王家精神,终还是被历史天空中的一阵秋风吹灭了幻想。那铁裹门,那深宅高院,那惊示后人的妙联和砖雕、石嗣、木刻,终也没有裹住和挽留下思想的翅膀。王家后人中有一个叫“没力”,是一个人的绰号,只知道姓王,不晓姓名。他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对公务、家务、农务一应衣食住行全然没力。而他却对吸食鸦片十分卖力。他能躺着吸,站着吸。父母过世后,他不得不先辞退仆人,接着卖房卖地。一次,他烟瘾上来而有身无分文,见人就问就求:“我家还有只大柜,你买了吧?”这中间人有曾见过那只柜子的人就答话说:“卖多少钱?”“两块。”那人信口说:“太贵了!”他就迫不急待地说:“那就再带两把太师椅子。”来到他家,买主发现柜子里还有东西,就说问他,他却说:“你抬走吧,谁有力气去收拾那些破烂呀!”一个偌大的家财被他卖得除一碗一筷一铺一盖和一副烟杆之外已无它物,家无半日粮,糠菜又难咽下,且懒得去造作,直得沿街乞讨。“没力”的故事读来令人寒心,却也无可奈何。静升王家开户于元代,鼎盛于明清,之后渐渐哀落,除了经济、政治等诸多客观因素外,其家族内部后继子孙未能发扬广大其家族精神和灵魂也是其重要原因。一些后续人确也像“没力”似的的没力了。当秋风咋起的时候,王家也逃不出叶黄飘落的自然规律和必然。
出得静升王家大院。站在那高高的牌楼前,回眸王家从起家、壮大、鼎盛、衰败的过程,使我深深体会出“富贵恰是过烟云”这句话所隐含的生命哲理。在历史的长河中,又有几人能挣脱红尘中牵拌呀!王家虽延续十代而不衰,却属罕见之先例也。然而,它也没有逃脱红尘中的牵拌。最终也仅仅是落得一座空旷的大院而已。透过时空的隧道,追寻着王家的足迹。我在想,当年王家始祖王实在豆腐房的硬板床上做的梦也应该是梦里花是花,梦外云是云了吧!王家大院依然矗立在晋中腹地的静升镇上,它厚重青条基石也没有支撑起王实的梦幻,因为梦幻总是要被阳光所击破的。王家大院能留给我们后人的只有警示而已。感谓之后,我们或许多了深思。偌干年后,王家大院不复存在的时候,它又能留给后人的是什么呢?
一阵秋风吹起,凉爽的不但是身,更爽朗了心……
-全文完-
▷ 进入用心感受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