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关于“佚名”999楼

发表于-2007年02月05日 下午5:22评论-3条

在国内许多颇具影响的书刊杂志上都可以看到一些具名“佚名”的各种体裁的署名文章。于是心底不免生出一团疑云。“佚名”究竟是谁?他到底是男是女?他{她}多大年纪?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关注并试图了解他! 

原来关注他{她}的人绝非我一人!调查中发现,有许多许多的人也有与我同样的疑惑。更多的人对他{她}是一种仰慕与欣赏! 

在网络上,给佚名的留言更是五花八门。有很多留下e-mari或qq或电话要向佚名求教或是交朋友的,有坦言自己的崇拜并鼓励其多出精彩作品的:有对“佚名”身份提出质疑或给出自己猜测答案的:有网友猜测说“他是男的!是一个歌手!”还有的网友这样说:“佚名是女的,蜡笔小王国就是她唱的“ 

署名为《中国文化报》“张洪波”的这样说: 

……一说:文章被转来转去,不知在哪个环节,把作者名字给转丢了。其他报刊再次转载时,为了对作者“负责”,就署了个“佚名”。这也是报刊社解释最多的理由。 

二说:有人笔名“佚名”或“轶名”,但具体何许人也,已无人能说得清楚。 

三说:有的报刊社在转载外国文章时,把国外作者名字故意篡改成“佚名”。 

四说:选取的文章来源自作者较多的图书、长篇文章,根本分不清节选的那段文章作者是谁,只好按照“佚名”处理…… 

笔者还说: 

报刊社、网站、出版社在选编、转载他人发表的文章时,没有很好地遵守和执行国家新闻出版和著作权法律法规,应该是造成“佚名”现象的症结所在。 

无论技术地还是人为地将本来有真实作者姓名的文章署名“佚名”,实际就是侵犯了作者的署名权;同时因“佚名”造成真实作者拿不到应得稿酬,就是侵犯作者的获得报酬权。 

另有署名“文殊书友会”的转载中提到: 

……到了这些年,“攒稿子时代”、“剪刀加胶水时代”,改编、剽窃、张冠李戴变得易如反掌,甚至连编造作者姓名的脑子都不肯动了,一概用“佚名”二字糊弄读者。在一些不法书商攒的水货里,“佚名”可以成规模、一大片。在一些不良编辑那里,加上“佚名”,肥水不流外人田,顺便把别人的稿子编成自己的了,不敢署真实姓名,连假名也懒得想,懒得署。但是,开稿费时,编辑自己当然知道这稿子是谁的,由编辑“代领”了……。 

我读过许多“佚名”的作品,其中并没有发现有“抄袭“的端倪。也不会相信编辑会这样龌龊。再说如果真的有编辑秘了稿费,就算是一些人“攒稿子”的杰作,那么谁会傻到费力不讨好屡屡地“粘贴”作品出来让别人获利的呢?如果是你你肯吗?起码在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之前我不能武断地妄下定义!至于看到这些议论,我心里因此忽然涌起一种感觉,那就是不再希望去破解“佚名”的任何谜团。如果我是这么一个写作者,光解答这些粉丝的问题,应付这些外界的质疑就够我忙碌了,又哪来时间写出这许多读者喜爱的作品呢?由此我反而认定“佚名”更是一个宽容的人。 

其实我认为不管“佚名”到底是男是女,是老是少还是炒作。他{她}的文章的确给读者带来一定的视觉以及心灵上的清新隽永的享受。至于他{她}的身份,我想“佚名”两个字就说明一切。“佚名”本意就是不想别人知道自己的名字而隐逸姓名,人们又何必扰其清净乱其思绪呢? 

更有一个网友仅为“佚名”两个字,就画蛇添足地例举了一大堆关于这两个字出处的文字,《荀子·宥坐》《孟子》《尚书》《汉书》……等所有关乎“佚“字的文字通通都被他挖掘出来。我想,如果这位朋友如果把心力都用到写作而不是了解一个人的姓名上,其成就一定比现在的大!我认为有一个网友的话就很有见地:“大家都别瞎猜了,有时候是有没写名字的人就叫佚名,但确实有这么个写小说的,因为我认识他,他是写爱情小说的,有时候也写一些自己的东西,自己的见解,得到大家的支持,很高兴,谢谢大家 ”我想这也代表了“佚名”的心声吧?! 

其实“佚名”是谁并不重要,只要我们可以读到他{她}优美的文学作品,为他{她}的作品而迷醉,而感动,那么我们还夫复何求呢?我想这也是“佚名”所希望的!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999楼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 | 荐/文清推荐: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佚名的名字,
太多人都非常熟悉。
正如作者所言,
他(她)是谁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她)的文字,
给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文章评论共[3]个
文清-评论

对这个名字,我也是非常熟悉的。at:2007年02月05日 晚上7:45

慕容紫缨-评论

这个名字,我也熟悉,而且有几篇文章,我特别喜欢!at:2007年02月05日 晚上7:56

帘外落花-评论

是啊他到底是谁,我在哪里都看见他文章at:2007年02月05日 晚上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