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喜欢茶,动机相当庸俗,喜欢的不过是茶的微醺香气。真正喜欢上茶,算是在高中,从此,这种东西便根植心灵,挥之不去
早就听说过那些所谓的茶如人生的说法,最震撼的算是那篇,《和谐的第二遍茶》。然后,真正去坐下来喝茶,是在大学,空闲的时间很多,但我总是很忙,网络,学校,很多东西闪躲不掉,也不愿闪躲。索性,迎着困难上,最少自己是勇敢的。而最有时间好好品茶的,算是备考的日子。
今年的春节上班的时间,大部分是在下午或者是休假,这很合我的意思。早上,我通常是思维混沌的,而下午才是我的最好状态。中午空闲的那一刻,同事们都会乖乖的去休息,而留下来的我,则会泡一杯茶,坐在办公桌旁的椅子上,一首首的听老歌,其实,我最好的灵感状态是午夜之后。所以下午,我通常只是处理忙碌的工作,然后就是天马行空的写些东西,不然就是专注的发呆。
这期间,茶是必要的道具,不管是微醺的温暖还是清冽的香气,都在冬日的下午温暖心灵。
朋友说他在看这本书,《你是不是我的那杯茶》,突兀的喜欢上名字,也就义无反顾地拿来看了。
凌晨三点的天空有些灰暗,一切都是一片寂静,独自看这本书,耳边只有本本偶尔风扇的声音,心里却是一片寒凉。
不知道看这本书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前面,很不喜欢他的记事风格,大概太像自己,其中看到太多自己的影子,反而,更加难以释怀。
大概书上说得很对,人会对某个东西感兴趣,进而被打动,实在是因为感同身受。正是因为这种感同身受,才会对同样的事物褒贬不一。突然对一件事情感到释然,之前,自己写着看着都会哭得一塌糊涂的文字,别人没有感觉也是稀松平常的事情。没有相似的感受很难达到共鸣的。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像是很多似曾相识的联结。有校园那层出不穷的故事,有背叛,有误解,有妥协,有长大之后的阴谋算计,有不得不考虑的方方面面,有太多的不信任,也有太多的自欺欺人,金钱,诱惑……躲闪不开的梦魇。
不知道怎么会很不喜欢这种文字,大概其中很多是真实的吧,一直逃避的真实。虽然从不相信什么,王子会骑着白马来接公主,从此,两人幸福甜蜜。却也曾经笃定地相信,世上有个人专属存在,从出生起,就注定为我存在,空白着他的一切等待。现在想想,怕也是痴人说梦罢了,谁能真正空白?谁能给予一辈子甚至永世的承诺?承诺是最美丽的,也是最不可靠的。记得在那里看到过,一个男人爱你的时候别猜忌,他是真的爱你,而他不爱 你的时候,也别在苦苦相逼,他是真的不再爱你。
大概,相爱给了人太多的不确定感,才会让人苦苦相逼要个承诺去愚人愚己。
不爱一个人,可以很宽容,点滴陪伴都是开心的收获,而爱上一个人,点滴的不陪伴都是 最大的无可原谅的罪过。
大概是爱让人变得胆小。
害怕失去从而无法得到。
我不知道,这些该怎么平衡,自己和爱人。怎样的尺度才是最好?爱情会消失,那么,维系彼此的剩下什么?爱像手中的沙子,越握得紧,便失去得多。
这本是一对无解的矛盾。不爱便无惧。
传说人一辈子会遇到四种人,爱你的,你爱的,最适合的,留在身边的。常常,他们不是同一个人。
这算不算是一种可悲?
将来,我喜欢的人,会不会对我毫无隐瞒?会不会彼此没有猜忌?我不知道,这做起来太难。由爱生怖,本是真理。
整本书似乎是在探讨一个问题,一个关于爱的无解的问题。谁才是谁的那杯茶。灵魂相契,才是真谛。
对的时间遇到错误的人,是一声叹息;错误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痛苦。最切实际的就是怜取眼前人。这往往并不容易。
突然想到王菲的歌,是不是不管爱上什么人,都要天长地久求一个安稳?
安稳,其实是很多人梦寐的东西,不管在怎样表面坚强,脆弱的时候那个温暖的怀抱,才是真正的梦寐。然而,真正懂得的人并不多,或者说,是不屑去懂。男人负责征服世界,女人要做的只不过是征服男人罢了。
这是谁说的话,太不负责任了吧!
重要的不是遇到谁,而是选择留在谁身边,这本就如人饮水,旁人说不得什么的。
看了半本书,夜已深沉,已是千百年前的星光,今天晚上继续看完最后半本,或者会看透些什么。
还是凌晨,看完整本书,心情却感觉怪怪的,记得最初看《爱别离》的时候,基本看完也是这种感觉。尤其是其中林晖的那段,大概是这年头什么东西都快餐吧,隔着安全的距离,什么话说来都是无所顾忌。至于,最后的后果怎样,本不重要的。
王斌的回心转意有些匪夷所思,大概也是变心了吧,无可厚非的,谁还爱着谁,从来不是重要的。
看完整本书,画了一个圆圈,经历一切回到原地,还是最初的自己,却带着满心的伤痕和疲惫,再到不了过去,大梦一场,什么都没有。统统没有。
-全文完-
▷ 进入枫明轩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