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少年奇才得名师指尖上的音乐

发表于-2007年02月24日 下午4:01评论-1条

斗转星移,光阴如梭,一眨眼,小孔子长到三岁,呀呀学语,一遍就会,永志不忘,其聪慧程度远远超出了常人,叔梁纥夫妇自然高兴异常。征在见爱子面生异相,就特地找相士到家来替孔子看相。这相士端详了一会儿,慢悠悠地说:“贵公子年纪尚小,且面上部位还未发育完全,难以相定终身,只不过单就这三停平等,眉宇开阔而论,将来肯定是个顶天立地的奇男子,不过,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征在说:“先生但讲无妨。”相士缓缓说道:“此子右目稍高于左目,只恐早年克父。”征在听后,以为是江湖乱道,并不以为然,哪知没过几天,叔梁纥忽然得病,起初,一家人只道是头疼脑热的小毛病,况且练过武的人平时打几路拳脚,出上一身汗也就罢了,根本用不着兴师动众地吃什么药。谁料想这次是虚症,出足了汗不但不好,反而晕了过去,病势日渐沉重,征在急得心似油煎,衣不解带地亲自侍奉,哪知最后也是百药无效,就此去了。

叔梁纥去世后,征在带着一家人从陬邑搬回曲阜故里定居。曲阜是鲁国的都城,孔宅和宗府相距不远,一到祭祀的时候,伯尼奉征在之命,带孔子一起去观看,所以孔子在五六岁时,祭礼早已看得烂熟。这小孔子也真是了得,他到玩具摊上,买来许许多多俎豆一类的器物,回家逼着伯尼同他照着祭礼排演起来,神气十足,但凡主祭、上香、奠酒、行礼、读祝等等一应俱全。伯尼一来大孔子六岁,二来腿脚不方便,就常常躲在征在房中读书,孔子虽然稚气未泯,但也知道不能荒了哥哥的功课,索性一个人唱独脚戏。他把各色木质小器物,一字儿排开,按着次序,依次戏演,精气神十足,而且日日重复,毫不知倦,这下把个征在看得可麻烦极了。这日,征在笑着对孔子说:“仲尼,你天天这样戏弄俎豆,难道想学会了礼制,长大了要去做管庙的官儿不成?”孔子委屈地说:“娘,你只管教伯尼读书,不肯教我,我整天没事可做,只好拿俎豆来玩,以打发时间,这会倒怨起我来了。”征在笑着说:“照你这样说来,反倒是娘的不是了,这样吧,明天起,你和伯尼一同读书,不过,上学之后,你便是学生了,不许贪玩,以免误了功课。”孔子笑逐颜开……

征在见爱子应了,恐他初时欢喜,到时候怕是渐渐生厌,就准备了200个科斗字,做他一个月的功课。第二天,孔子早早吃罢早饭,洗漱一清,征在一教他认字,登时傻了眼,200个科斗字,片刻工夫,悉数记下,过目不忘,一会儿,300个字,个个读熟。征在见他如此聪明,自然爱护有加,只不过怕他贪多生厌,就说:“明天再学吧,娘准你去玩儿。”孔子说:“娘,你整日教哥哥,教我只用了这一小会儿,这不是偏心眼儿么?”征在只好再备再教,这一天下来,整整教了1000个,把个征在累的,几乎饭都没吃好。第二天,改教书本,谁知这小孔子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征在费了半天劲儿,辛辛苦苦地注了句读,教了10行,那孔子一读就熟,立刻缠着她再教,一天竟熟读了100行,就这样,孔子还嫌太少,可是征在累得一切家务事全然顾不上过问,没办法,征在把孔子连同伯尼一同送到了一家著名的私塾,一读就是三年。三年下来,孔子再也不去了,他对母亲说:“娘,这先生太懒,每天只肯教我一次生书,我读熟了,他便不再教我,还说什么‘学生多,个个都象你,要教两次,我哪有那么多精力?’,娘,给我换个好些的老师吧?”征在想了想说:“你去跟你外公学吧,我的学问就是他教的,他素来是个博学的先生,只因年纪大了,不再收弟子讲学,不过依你的聪明,容易教,况且他一向喜欢你,想来不会推却,你愿意去么?”“愿意愿意……”孔子连连称是。

转过天来,征在带着孔子回了娘家,见到父亲,说明来意,颜襄欣然应允,说:“丫头,你知道我向来最疼你和这个外孙,不过,我自问礼乐书教四科足可以当外孙师表,至于射御两科,我只不过略知一二罢了。”征在说:“爹,我就这么一个儿子,决不放他去从军,射御两科你不要教他。”母子俩小住了几日,征在见孔子日渐熟悉,就返身回了家。自此,孔子就一直在外公家读书深造,寒来暑往,数年不倦。颜襄把平生所学悉数传于孔子,几年下来,孔子已成了一个博古通今的儒雅之士,加上他特别顽强的记忆力,又天资聪明,好学不倦,深受颜襄喜爱。

后来,颜襄发现,孔子生得牛唇狮鼻,一幅天生的异相,想来必不是凡人,自觉应当引导他将来能够传承禹汤文武的大道和传统。于是就经常拿三皇五帝的的大道,讲给他听,并勉励他要做君子。孔子问:“怎样才能做君子?”颜襄说:“君子有三思,一是少年不勤,长大了一无所能;二是年老不讲学,死后无人纪念;三是有财不布施,穷了无人帮助。”孔子答道:“我当谨记不忘。”颜襄又说:“君子还有四恕呢,有君不能事,出仕求差使,便不是恕;有亲不能孝,有子望他报,也不是恕;有兄不能敬,有弟要他顺,也不是恕;有友不先施,有施望厚报,也不是恕。何谓‘恕’,恕就是以自己的心推想别人。”孔子惭愧地说:“这四恕,我都不能,有君不用我,有父已作古,有兄不能敬,有朋友不能先施,因此心中常常不安。”颜襄笑道:“你年纪还轻,尚在求学,当然还谈不到这个‘恕’字,你将来若能出仕,能够居高位,当上大官,应当远承尧舜之道,近守文武之法,顺天时,观地理,小则可以教民众安居乐业,大则可以平治天下,切记切记,将来如果能有所传承,这才是顶天立地的大圣人,只可惜,我老了,看不到你成名了……”孔子唯唯而诺,恭身而退。不料,那年的九月,颜襄就溘然长逝。孔子伴随母亲征在守孝百日,随母回到曲阜。

这一年,孔子十九岁。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指尖上的音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行吟者点评:

孔子故事,别立一杆。引史据典,定有出处。夹叙夹议,观点也随事件展现。

文章评论共[1]个
笑,然后再笑-评论

欣赏了!at:2007年02月27日 早上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