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走出心灵的废墟大漠行

发表于-2007年02月26日 中午12:03评论-2条

女儿读高中,我把家里的房子租出去,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房子住,为的是女儿上学方便。 

刚搬来的那天傍晚,我和妻子正整理房间,一只乐曲从窗外如天仙般飘进来,令人欣悦。说实话,我对音乐并不通路,从不喜欢那些咿咿呀呀让人似懂非懂的流行歌曲,倒是传统的几只名曲还能吸引我。这是一首二胡独奏《二泉映月》,曲子低沉悠扬,婉转回旋,如泣如诉。我原以为是谁家播放的cd,但细听一下,就否定了自己的判断,吁!小区里竟有人能拉出这么美妙的旋律,简直与专业灌制的媲美了。 

好奇的我把家务丢给妻子,下楼寻声而去。乐曲来自小区后面边缘的废墟中,奏者一位七十有余的老人,面容苍老,衣着褴褛,坐在一堆废弃的砖头上,脸庞随着节奏的回转而来回摆动,表情严峻中隐现着内心淡淡的忧伤,完全投入在乐曲的氛围之中,仿佛正与阿丙相扶流浪在烟雨蒙蒙的无锡街头上。夕阳西下,余晖艳丽,在这样的背景衬托中,老人简直是在有意塑造自己的一尊雕像。 

我在老人面前站过了一会儿,乐曲在弦上一个过渡,转而是高音,每个音符似漂浮在空旷无际的大草原上,万马呼啸奔腾,令人激奋澎湃,我听得出这一首的曲名。这一曲终了,老人想自己该歇息了,才跟我搭起话来:“你是新搬来的?” 

“你怎么知道?老人家。”老人说的是对,但他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原住在这里的人烦我骂我……谁肯来我这儿呢?”老人的表情中依旧含有忧伤。我仔细看过,老人的身后是个简易棚子,是废弃砖头垒起的三面墙,几条木板蓬起一张塑料布,苍蝇在周围嗡嗡飞舞,老鼠在砖头缝隙中穿行,难道这就是老人的住处么? 

白天,老人唯一的活动就是在这废墟中拣砖头,累了就坐下来,用瓦刀刮砖头上的泥土,拣够了一堆,就砌他的简易棚子。傍晚时分,那悠扬的乐曲如期而至飘进楼区的每一个窗口,也常有邻居对着窗外责骂:“砸死了人,他倒活的有滋有味……”但对我来说,乐曲如一个信号,在告诉我老人空闲了,于是我下楼去。 

聊过几次,老人对我表示出亲切和信任,我也就得知,老人年轻时是建筑设计院的一名设计员,市区里不少建筑都出自于他的构思,可是在一次设计中,因他的疏忽弄错了数据,工程即将完工时,那栋八层楼的一角倒塌了,还死了两个工程人员,追究设计方的责任,老人进了监狱,那段似水的年华都留在了那个阴暗潮湿的鬼地方,更令他终生伤感的是,入狱没几天,妻子送来了离婚协议书,之后就领着女儿远嫁他乡,至今也杳无音讯。他出狱后,房子已经衰败无垣,杂草丛生,邻居鄙视的白眼和刻薄的语言让他不得不放弃原有的住处。城市很大,人们享有的空间却很小,老人走到哪里,鄙视如同他的影子一般追随到哪里,后来老人只好来到这废墟中建立生活。老人说得悲愤,我的眼眶湿润了,一个高楼大厦的设计者,已经让好多的人住得舒适安稳了,如今自己却沦落在废墟之中,生活啊,真有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一面。 

“我有罪于人啊。”老人这样独自悲叹,心中难以摆脱的负罪感。但我仍然同情老人生活上的清苦和心灵上的孤独,他的胡琴只拉《二泉映月》和《万马奔腾》,如泣如诉之后是策马疾行,是不是他的一种心理写照呢,生活废墟中的老人正在自己心灵的废墟中跋涉,呐喊。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找自己去”这是人们对晚年恐惧而说的一句话,老人今年七十三岁了,按照那个迷信的说法,今年是老人生命中的一道坎。但是老人并不惧怕:“我死不了。” 

“我要活下去。”老人又这样说,字字铿锵有力,对生命充满信念。老人每日按部就班地拣砖头,累了就坐下来刮泥土,凑够了就加固他的简易棚子。有老人的辛勤和顽强,我深信,那座简易棚子不会倒塌下去,因为那是老人心中的一个支点,是一座坚固而美丽的大厦,老人正从自己心灵的废墟中跋涉出来……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大漠行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那片红帆点评:

一个失误,毁了一生,由此可叹可悯。然古稀之年,活着的信念依然顽强,由此又心生可敬。文章由废墟而寓心灵,甚好。只是废墟有矣,然信念何在,为何走出却不得而知。个见,问好作者。

文章评论共[2]个
大漠行-评论

谢谢编辑的指点,问好!at:2007年02月26日 中午12:18

小味-评论

写的很好啊~~~at:2007年03月06日 下午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