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爱尔兰四周环海的缘故,印象中,恩雅的音乐总是充满了水一般的灵性,从欢快活泼的orinoco flow到优雅寂静的tea house moon,从静若止水的only time到奔腾雄壮的river sing,恩雅似乎在有意无意的营造一种静谧氛围,用音符摹写着水的百态千姿。
这些水,有的来源于河流,有的来源于大海,有的外化作杯中的清茶,有的又呈现为天上的雨滴,它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与“夜色”或者“月光”相结合,但无论怎样,当恩雅的音乐如水般浸湿我们的耳畔时,我们就不能仅仅用耳朵接受这奢侈的恩赐,因为那本是场,由内到外,由头到脚的洗礼。
看过《evening fall》mv的人,一定会对其中的一幕印象深刻,那时,恩雅悠扬而略带感伤的声音刚响起不久,背景音乐还很轻柔,那种难以捉摸的轻柔一下子就让人想起暗淡的暮色与微亮的黄昏。画面里,一片黄叶落在水面上,先是漂流,后被浸湿,接着在重力与浮力的双重作用下缓缓下落,音乐声渐强,黄色的叶子像一位悠然的老者,在水中孤独的徘徊,终于它在一个废弃的船舱上停下了脚步,树叶静止,波纹摇漾,船舱里陈年的楼梯也跟着歪歪扭扭,摇摇欲坠。音量正常,仿佛黑暗已经有了足够的力量侵蚀白昼,夜幕降临,周围只有如水似夜般的寂静无声,音符像水一样洗掉了黄昏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如果水在这首音乐中扮演的还只是一个衬托角色,那么在tea house moon则是不折不扣的主角,整首音乐由模拟水滴的电子声组成,旋律明快简单,不断回旋,像普契尼的茉莉花一般散发着古老中国的气息。如果要给这首音乐配上一幅图,我会把场景定格在民国时的北京,一个八角的亭子,月亮优雅的挂在其中的一角上,一个带着师爷帽的老者,笑容可掬地为亭子里的客人倒茶。他茶壶提得很高,茶水倒得很慢,慢到水滴的声音和这首音乐的节奏刚好相符,甚至每一滴水滴下,水面分开、聚合再涌起的过程也显而易见。于是茶杯里月亮的影子不断地被水滴撕碎又形成,刚形成又被撕碎。奏完一支曲,倒完一杯茶,老者放下茶壶,月亮还在杯中微微的摇晃着。
静态的水形成了恩雅音乐柔弱而感伤的主旋律,但如果静态的水流动起来,恩雅的音乐又会呈现出另一番风致。orinoco flow是恩雅watermark专辑中收录的一支单曲,它代表了恩雅创作的另一类作品,在这类作品中,柔弱的水开始蕴含超凡的力量,静谧的水开始了不同寻常喧闹。于是,listen to the rain里,雨水的落下引起的不再是思绪的绵延,而是由衷的欣喜;the first day of the autumn里,原本让人黯然神伤的落叶与秋季却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也许,正如恩雅唱的那样:from bissau to palau in the shade ofavalon,from fiji to tiree and the isles of ebony……河流不再是一个娴静的女子,它成了一刻也不肯停息的旅行家,整日愉快的奔腾,承载着歌者与我们的希望,一直流向未知的远方。
水流中的力量与激情在river sing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百川灌海绝对是river sing要表达的主题。想象一下,在爱尔兰的某个角落,一条小河正孤独的向前赶,忽然,在河道的交叉口,第二条河赶来了,于是“两人”并肩同行,第三条、第四条……一直在快要入海的时候,他们还在不断地汇合着四处赶来的河流,独唱变成了合唱,他们时而齐声高歌,时而相互私语,宏伟而热烈的气氛由恩雅那独特的和声和盘托出,此时的节奏鲜明而强烈,犹如爱尔兰的群河在跳一场盛大的踢踏舞。当音乐达到最强的一霎那,强音戛然而止,音乐结尾的拟声让人想起风平浪息后的余波。空气中咸咸的海水,此刻似乎用听觉也能感受的到。
这就是恩雅的音乐,它像一支小小的净瓶,包罗万象。无论静态的水,动态的水都已被她悉数收入瓶中,再次洒向我们,水滴早已化作一颗颗音符的甘露。
如水恩雅。
-全文完-
▷ 进入莎拉克劳克兰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