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梦碎雪菲

发表于-2007年03月03日 下午5:54评论-0条

喜欢在夕阳中看那海鸟飞过天空

心儿也跟着飞翔

去追寻海的那一边最美丽的梦

将自己融入大海的空气中

任风浪将自己的梦想碰撞

眩晕中,失去了方向

思绪在空中飘荡

失去了完整

白浪在恣意地飞扬

记忆被撕的生疼

想起了那永远的痛

从来不相信受伤

将泪水埋在记忆的匣箱 

可是,谁给我希望

谁给我飞翔的翅膀

信心已失去了重量

梦想与渴望不再平衡

泪眼中,不再遐想

那是谁的想象

飘忽向上,进入时间的永恒

凄冷地月光,找不到笑容

银纱中忧郁地歌声

是谁在吟唱,是谁的心声?

本文已被编辑[杜波]于2007-3-3 19:27:20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雪菲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杜波
☆ 编辑点评 ☆
杜波点评:

文思不错,但表达尚缺乏新意,不灵动。再有,要注意诗歌的排版,你把诗歌排的一点也不留段点,一口气把诗歌读完,有点疲惫,哈哈。已帮你改过。

 节奏  本是音乐术语,是诗歌外在音乐性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在大自然和生活中,任何事物都有节奏。诗歌的节奏是事物的节奏和人的生理节奏--呼吸的调节及运动感觉的反映。  
新诗没有古诗词的固定音乐规定,引进西方分行,加强节奏感和旋律感以达到音乐性的效果。 
  A、分行适应诗情而长短、疏密、参差。诗行遵从诗歌内在律--情绪节奏,其外形是将内心情绪视觉化展示出来的结构形式。惠特曼表现开国时开拓豪放、自由浪漫的情感,诗行很长,犹如新大陆疆界的广阔苍茫。马雅可夫斯基表现了十月革命的剧变,诗行呈现楼梯形,起伏大,参差不齐。 
  B、诗行运用省略、跳跃,随意性较大,产生新的结构意义。如上下诗行并置产生新意:“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分行把视觉间隔化为听觉间隔,显示节奏。这是在阅读中产生的效果。连在一起读就无法显示节奏。 
  D、分行引起审美注意,让人用诗的心理来欣赏。 
   要求: 
  A、注意行与行有机组合。关键是跨行--一句话占两行以上。这是为了让人停顿,集中注意力去欣赏下一行--强调最有价值、最光彩的语言。 
  B、分行是发展变化的,应有独创性。如传统的情绪图案,变为象形图案和会意图案。 
  C、分行更重视诗的视觉效果,从“听觉艺术”变为“视觉艺术”。这是因为新诗内在的复杂性和多层性,难以直接通过朗诵来表达,只能用文字排列来保持诗意。卡勒(美)认为,一段文字是否是诗,未必取决于语言本身,而是取决于文字排列即视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