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春节我是在家里过的,平静,温馨,一点儿都不浪漫。而今年的圣诞节,兰州几乎所有的西餐厅、酒吧、咖啡店都人满为患,我和几个同事把单位附近的酒店找遍了,才找到一个不用等座位的火锅店。那天兰州很冷,大街小巷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比过春节热闹多了,圣诞商品随处可见。酒店、商场的玻璃窗上也贴满了圣诞树和乘着雪橇、赶着驯鹿的圣诞老人,连超市、酒吧的服务员也戴上了尖尖的小红帽……不消说,洋节的魅力正日益感染着我们的心灵。
那天,我们欢乐到天亮,当服务员把几个小圣诞老人送给我们时,我们快乐得跟个孩子似的。而这次欢聚,我们早在一个月前就策划好了。
圣诞节是西方人一年当中最看重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这是我们最看重的节日。到时候,也会热热闹闹。但是我们都知道,春节的诱惑正在渐渐淡去。“生活好了,天天像过年”,那是潜意识中把春节当成了衣食的寄托。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之后,竟令我们感到手足无措,仿佛春节的氛围只能靠表面上的噼啪作响、火光闪耀来营造和维系。我们的兴趣和注意力显然转移了,于是就有很多仁人志士忧伤地感叹:我们抛弃了我们的传统文化。这种悲天悯人的想法可贵,但我觉得太夸张。据e龙网站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喜欢圣诞的年轻人并非出于宗教信仰,他们的理由是“因为浪漫”、“是一个快乐的借口”等等。其实喜欢麦当劳、肯德基的人们也未必觉得那东西有多么好吃,全在于他们营造出的那一种情调。我这样想,除了过年,平常吃饺子是比较没有情调的。
这些年,中国人也开始过“洋节”了,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最红火,不知以后会不会把别的什么节也引进来。这些“洋节”都有来历,如同中国的寒食节、端午节一样,都有传说、故事在里面,饱含文化。其实,我们过“洋节”,没有多少人了解那节的背景,关注那节的文化。我们只是跟随它、消费它、享受它。
激情的缺乏一直是我们绕不开的一个精神陷阱,就生存在21世纪的我们而言,生活的单调与无味更是促使大家像没头苍蝇般地为那些没有任何快乐理由的快乐,咧着大嘴傻乎乎地乐的主要原因。刚好我在网上看到了一则消息,赵薇和吴大维在平安夜激情热吻,马上就有人猜测两人在拍拖。可赵薇的保姆高屋建瓴地说:接吻只是他们取暖和表示友好的一个举动,其实没什么的。是啊,在这个美丽的冬天,我们过圣诞,仅仅是为了“取暖”,为了“友情”,快乐是需要理由的,圣诞节就是一个好的理由。
是的,我们太累了,工作、学习、生活、内心给我们羸弱的肩上加上了那么大的压力,我们需要一个释放的借口,需要一个快乐的理由,我们太需要了!
其实,圣诞在我们心中,只是一种快乐的仪式。今天我们都来过圣诞节,是喜欢璀璨的彩灯环绕披着雪的杉树,是喜欢大家互相交换小礼物的神秘,是喜欢朋友间啸聚的疯狂,以及假面舞会时抛开所有烦恼的情景转换。过了圣诞,不意味着就接受了某种信仰,倾听了美妙的赞美诗,也并非就一定皈依了某种神圣。
现实是具体的,每一天的日子是平庸的,我们需要一个个节日装点,需要欢聚的理由和仪式。年轻的我们努力工作,也需要纵情欢乐;我们拼命地学习,也需要与狐朋狗友把酒言欢;我们的快乐才刚刚开始,有许多情绪需要宣泄,我们需要这样一个空间,需要这样一段时间去快乐。
-全文完-
▷ 进入爱情让我忘记时间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