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诙谐风趣读人生江正川

发表于-2007年03月07日 上午10:11评论-2条

节后春寒料峭,猫在家里,想找本书读读。随手抽出本却是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记得这部反映婚姻问题的小说是其作品中最受欢迎的一部,也是她本人最喜欢的作品。

简•奥斯汀那41年的短暂人生几乎都是在英国的乡间度过的。而她写这本书时才十几岁。我想:可能是由于深受相对宁静而朴素的乡村生活的熏陶吧!她虽没有丰富的经历,却有着细腻、敏锐的情感和对事物的观察分析能力。但作为当之无愧的世界名著,其《傲慢与偏见》却是以一句极其直白的“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来作为开场白的。接着作者就给我们演绎了一部以傲慢的达西先生与有偏见的伊丽莎白小姐为中心的诙谐有趣的爱情喜剧。

虽说整部作品并无滂沱的气势,却有着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也没有深邃的哲理,却充满诙谐的描述;更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有着大段的精彩对白;文笔清新朴实、简单流畅,却又能通过生动有趣的人物刻划,对人性进行了精细透彻的剖析,从而把琐碎的乡村生活写成了轻松惬意的爱情喜剧,引起我们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思索与共鸣。

正如作者自己所说的:是在两寸象牙上细细的雕刻。

龙蟠村的小乡绅贝纳先生有五个女儿,而且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贝纳太太的生平大事自然就是为女儿们找个合适的丈夫,嫁到体面的有钱人家庭,让纤细柔弱的藤蔓在粗壮坚实的橡树上攀缘而整日操心不已。一天,北方少爷宾利举办的舞会给她提供了个机会。结果宾利十分喜欢大女儿珍,而宾利好友达西喜欢上二女儿伊丽莎白,可宾利的妹妹嘉丽莲却又喜欢上达西。但达西姨妈狄堡夫人的女儿则一心想要和达西结婚。自然:四人经过种种考验与周折,最终都如愿以偿。但五女儿莉蒂亚却不幸和一个伪君子少尉韦汉结了婚。故事也就这么围着伊莉莎白与达西的“纠葛”展开了。

达西出生贵族,自视为绅士,且深信不疑。自然不屑于同他所认为肤浅的人打交道。而正由于他那不可一世的贵族式傲慢,让人们打心眼里对他产生厌恶。而伊莉莎白则出生在一个类似现在中产阶级的普通家庭。但因为自己家人的行为举止给自己带来的影响而万分懊恼的她,既看不上趋炎附势的表哥柯林斯,又讨厌母亲的愚钝,和不学无术、喜怒无常。可想而知:这种反叛性格,使她在这个庸俗的家庭中尤其显得鹤立鸡群,那么引人注目。而正是那出众的才智和有见地的批判眼光,恰恰又引起了桀骜不驯而又有钱有地位的达西的注意。并对她产生了矛盾的爱慕之情。作者说:“起初达西并不认为她怎么漂亮,但是仍不自禁被她活泼聪明的性格所吸引”,继而又发现:“她那双黑眼睛透着美丽的神气,使整个脸蛋显得极其聪慧”而更糟糕的是:“他又从她身上发现了几个同样令他气馁的地方”。而这“令他气馁的地方”自然就是让自以为是的他觉得相形见绌之处。而伊莉莎白一开始就对达西有着偏见。所以并不喜欢达西,甚至同其他人一样讨厌达西。 

当达西在压抑多时并在理智与情感反复较量之后,利用在伊莉莎白的表哥的家里与伊莉莎白单独相处的机会向她勇敢示爱时,却遭到了毫不留情的拒绝。颇使自命不凡的他感到震惊和难堪。可见傲慢也许有理,偏见却是无情。因为达西的这种傲慢实际上是地位差异的反映,只要这种傲慢依然嵌在他的骨子里,他们之间就不可能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也不可能有平等的交流,更不会产生心灵的共鸣。伊丽莎白对达西先后几次求婚的不同态度,实际上就是反映了女性对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的追求。

达西在求婚时说的那句话很有意思:“我实在撑不下去了,这样下去可不行。我多么敬慕你,多么爱你。”;可骨子里还透着他那居高临下的傲慢,以为他的爱对伊丽莎白来说就是一种施舍。为此作者写道:“达西先生吐露起傲慢之情来,决不比倾诉柔情蜜意来的逊色”“他虽然嘴里说自己又担忧又焦急,但是脸上却流露出一幅稳操胜券的神气。”而聪明的伊丽莎白为此所作的反唇相讥更是直言不讳:“我不期望博得你的青睐,再说你的青睐也表露得极为勉强。”;“你有种种顾虑,一直未能向我表明你的好感,现在经过这番解释之后,你很容易就能克制住这种好感。”;“你为什么要如此露骨地冒犯我、侮辱我,非要告诉我你是违背自己的意志、理智甚至人格而喜欢我?”这席话终于让达西在沉迷的自恋中渐渐觉醒。然而:聪敏机智的伊丽莎白,虽有着很强的自尊心,却又善于思考问题。所以当她发现自己一直错怪了达西先生时,就感到很是愧疚不安。接着:随着故事情节的峰回路转,总算出现了转机:达西痛定思痛,终于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再也没了那高不可攀的贵族姿态,放下了架子,成为谦和、乐于助人,有同情心的真正绅士,不仅得到了众人的原谅和赞许,还赢得了佳人的芳心。

此时的伊莉莎白却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达西。从此他们两个重新认识了彼此的为人,终于消除了以往的成见。达西的傲慢与伊丽莎白的偏见也都发生了变化,双方都放下了自己的固执,敞开心胸来接纳、了解对方。许多的误会就此迎刃而解。有情人也就此终成眷属,组成了美满的家庭。

当合上书页,再细细地品味一番时。不由想到在当今社会阶层分明的年代里,门第观念似乎更显得突出:许多人跃跃欲试地都想挤入上流社会,许多父母都希望女儿们能嫁给豪门权贵。再看现在社会上的一些青年男女,往往以钱、权来作为择偶标准。有如书中爱慕虚荣、肤浅聒噪的贝纳太太;而有些男女则华而不实,甚至弄虚作假骗取感情,就像书中那外表风度翩翩,内心肮脏卑鄙的伪君子少尉韦汉。可不都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留下了他们的影子?

可理想的婚姻是要以感情为基础的。建立在纯粹的金钱、美貌或者冲动之上的婚姻是绝对没有幸福可言的;况且爱情不能单单靠感觉,也不是非要爱得不顾一切,忘乎所以,以至惊天动地。还得考虑客观条件是否适合。要知道所谓纯粹的爱情只不过是人们心中的美好向往和追求罢了,而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会不遗余力地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个最佳平衡点的。这正如沃尔波尔所说的:“这个世界,凭理智来领会是个喜剧,凭感觉来领会是个悲剧……”。那么:此番精湛的语言能否让我们获得某种启示呢?

其实:伊丽莎白在爱情问题上一直是很有理智、很有主见的。就如当初她对威克姆的真实面目没有了解时就对他产生了好感。她姨妈告戒说:把终身托付给这样的青年不会幸福,因为他没有财产也没稳定的收入。她为此及时克制了自己的感情,断然抑制了爱的萌芽,让理智接管了感觉,也就此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作品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自然有着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可它也深刻地反映了如今在人际关系上普遍存在的、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观念。试想下,倘若我们对别人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势必就会失去一颗平常、公正且理智的心,而由此产生偏见,自然也就无法客观地了解对方,给予客观的评价。还有些人自我感觉特好,就此傲慢而无自知之明,自然也不会体恤、理解别人,让我们觉得讨嫌。但只要我们能敞开心房,用心去对待别人,用心去交流,相信傲慢与偏见终究都会迎刃而解的。

当然:生活中有着各种不同性格的人。有的风趣幽默,真诚而爽朗,让你觉得温馨;有的潇洒且自律,风度翩翩,让我们欣赏;有的谦恭有礼,不卑不亢,让我们肃然起敬。然而也有一些浅薄无知,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家伙,会让我们恨的牙痒。但毫无疑问,他最终必将让人们唯恐躲之不及而被拒于千里之外。

纵观全书,这真是一部绝妙的小说:构思巧妙,文笔活泼、细腻,对话机智,幽默风趣。它留给我们的是心智的愉悦和满足。虽出版于1813年,但时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而对于我们的人生态度来说,可谓受益匪浅。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江正川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林林 | 荐/林林推荐:
☆ 编辑点评 ☆
林林点评:

正如笔者所说《傲》书“构思巧妙,文笔活泼、细腻,对话机智,幽默风趣。”里面的爱情观念,对当代青年人同样有指导作用。

文章评论共[2]个
林林-评论

问好!
  【江正川 回复】:谢谢!共勉哦。 [2007-3-9 7:57:29]at:2007年03月07日 中午12:51

帘外落花-评论

喜欢这样的文字
  【江正川 回复】:谢谢您的鼓励呀! [2007-3-9 7:56:54]
  【帘外落花 回复】:是真的喜欢 [2007-3-9 8:37:41]at:2007年03月07日 中午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