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信步外滩运涛

发表于-2007年03月10日 早上8:02评论-0条

上海的外滩,很多人都知道,很多人都想看一看,我在二ooo年去江苏,在上海转机,住了一宿,住处就在九江路,出门就是外滩,晚饭后便信步而行,在外滩看风景。

外滩风景区指的是北至外白渡桥,与新开河的中山东一路、中山东二路的沿黄浦江地区,直抵延安东路,全长一千七百米,包括人行天桥和地下人行通道。西侧是万国博览建筑群,每栋建筑物上都镶嵌着黑色凝重的牌子,上端为号码,中为“市级建筑保护单位”字样,下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上海市房屋土地管理局立”。这些曾经的庞然大物记录着外滩的曲折历史。

外滩形成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它本是人“所能想象的最丑的地方,它那平庸的外貌具有一种令人可怕的单调乏味的气氛。土地上没有一点树木,有一半淹在水里,差不多全部种上了庄稼。不计其数的污水沟和小河纵横交错,到处是坟墩,低矮肮脏的茅屋,其实只是竹子和干泥搭成的破棚子。”随着外国殖民者在这里登陆、居住,便被称为外滩。

并逐渐形成了上海的第一条新式道路,名称几度变化,外滩路、黄浦路、扬子路,一八四五年公布的《上海土地章程》使这里变成了洋行街。建筑由殖民地式、西方复古主义而现代建筑,形成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的外滩风景线。

如一九o六年英商的汇中饭店、一八七五年的麦加利银行、一九二四年的英文《字林西报》大厦、一九oo年的兴俄道生银行、一八六二年设立的美商旗昌洋行、一九二三年落成的汇丰银行、一九二五年的上海海关、一八九七年开业的中国通商银行、一九一o年重建的英国人的俱乐部上海总会、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等。这个建筑群,集各种建筑艺术风格的英国式、法国式、西班牙式、希腊式、文艺复兴式等于一体,虽然不是出自同一位设计师之手,但建筑基调基本统一,与“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的中国传统建筑迥然不同,整条建筑轮廓线非常协调,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尤其现在正当夜幕降临,华灯绽放,数十幢大厦仿佛披上了一件件绚丽的霓裳羽衣,雅而不俗,气势辉煌,让人留恋忘返。

现在大多改为它用,换了主人,换了精气神,悬挂着时代色彩鲜明的标语口号,如上海外汇交易中心是“服务全国,面向世界”、“振兴上海,开发浦东”;上海市总工会是“热烈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全心全意靠上海工人阶级”;上海海关钟楼是“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上海浦东开发银行为“提高上海市民素质”、“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等。

路边到处立着西式庭园灯,外滩在上个世纪初曾被称为“铜人码头”。一八九o年矗立起英国领事巴夏礼铜像,一九四二年被新的占领者日本人拆毁。也曾有欧战和平纪念碑、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纪念碑、英国人马加里纪念碑、常胜军将军纪念碑、伊尔底斯纪念碑等。在中国的土地上,诸多外国人想留下物化的不朽,终究被人民解放军的铁流冲垮,现在广场上只有一尊人物塑像,上面只有“陈毅(1901-1972)”字样,他是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上海市市长。

陈毅在任时,为庆祝上海解放一周年,决定兴建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并在一九五o年五月二十八日于黄浦公园举行奠基仪式,参加的有市长陈毅、副市长潘汉生、盛丕华,总设计师为张振山、郑孝正。

后因故未能兴建。一九八七年上海市政府根据上海市第八届大会第六次会议提案,决定在原址着手筹建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同年十一月十七日市政府召开“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建设动员大会,并发布了征集纪念塔设计方案启事。

最终选用了设在上海的同济大学和上海市政设计院设计的方案。以黄浦江为背景奔腾不息的江水象征着一百多年来上海人民前仆后继、百折不挠的斗争历史;下沉式圆岛广场四周镶嵌的浮雕记录了上海人民可歌可泣的革命业绩,浮雕全长一百二十米,高三点八米。浮雕以写实的手法撷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事件,表现了从一八四零年至一九四九年间上海人民的革命斗争。两翼为装饰性的花环图案,象征着上海人民对革命先烈的缅怀。浮雕可分为七组,九十七个典型人物,表现了先烈们伟大的斗争业绩。广场中央拔地而起高达六十米的三根花岗石塔体,寓意从鸦片战争-五四运动-解放战争以来在上海为人民革命事业英勇斗争,献出生命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一九八八年圆岛广场破土动工,一九九一年纪念塔主体工程打下了第一根桩,于一九九四年五月二十七日落成。

在塔体上写着: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中,在上海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伟大的五四运动以来英勇的人民革命斗争中,在上海殉难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以来,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争取人民自由幸福,在上海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走下纪念塔,有“九九回归,久久期盼”的倒计时牌。

黄浦公园始建于清同治七年,距今已有一百三十年的历史,承载过中华民族最屈辱的沉痛。它是上海最早的城市花园,位于外白渡桥东侧,东临黄浦江,南接外滩绿带,西临中山东一路,北濒苏州河,占地三十一亩。公园原名pubilcpark,译为公共花园,曾名外滩公园,俗称外摆渡公园,大桥公园。一八九八年,上海设立了“公园经理”,先后由英格兰园林专家亚瑟、迈克格里格和凯尔担任,所以黄浦公园以英国维多利亚式(英格兰风光园林)为主要的园林风格。一九四五年改称春申公园,次年一月改名黄浦公园迄今。公园自开放之日起就不准华人入内,当即有人提出抗议。清光绪十一年,租界工部局在公园门口竖立一告示牌公布六条园规,其中第一条“脚踏车及犬不准入内”,第五条“除西人佣仆外,华人不得入内”,竟将犬与华人相提并论,激起中国人民极大愤慨,抗议持续六十年,直至在中国共[chan*]党人周恩来等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浪潮。一九二七年,上海工人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夺取了上海。当年六月,租界纳税人会议才决定同意华人入园,次年七月宣布对中国人民开放。竖立在外滩公园门口的那块侮辱中国人民的牌子也偷偷拆除了。然而,外国帝国主义者却不甘心与中国人为伍,他们一再抬高公园门票价格,仍然把大多数中国人拒之门外。

位于黄浦公园南大门内,有一座《浦江潮》的大型青铜人像雕塑。一位身躯伟岸的工人,扬着风帆迎向袭来的巨浪,奋勇搏击。形象而动感强烈,表现出无产阶级力量无比,不畏艰险,勇敢前进,气吞山河的大无畏精神。作品主题是表彰上海工人阶级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光辉业绩,也是纪念中国人从获准进入公园到成为公园主人的历程。

公园按四季不同景色配置雪松、香樟、广玉兰、桂花等灌木和落叶、常绿乔木数千株共百余种,并建造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望江亭、具有园林风格的江边长廊;入园处假山矗立,清泉下注,鱼跃其中,令人在大都市中感到大自然的清新气息。池内还设置了两个手擎花束天真活泼的男女少先队员塑像,它是下一代热爱、热情欢迎国内外来宾的象征。

有“友谊之树常青”碑,是以一九九五年上海国际大城市中心区行政管理交流会名义立的,写着比利时安特卫普市、日本大阪市、横滨市、荷兰鹿特丹市等同载友谊树字样,其实还是缘于一种喜欢标榜国际化的“假洋鬼子情结”,这也是有形的巴夏礼铜像等虽然推倒了,而无形的“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心理还根植于上海人的行动中。上海人喜欢用洋文名称,喜欢让孩子上外国学校,喜欢听外国音乐,喜欢看外国油画,女孩子甚至喜欢找外国老公,喜欢招徕更多的外国客人把自己烘托成国际化大都市。

中国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在大部分地区已经不再有了,连最保守的农民都离开土地,成为流浪于各个城市的“农民工”。而标榜最国际化、最开放的上海,这种观念却比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群落都顽固,很少见到上海人在其他地方落户的,上海的人如果不走出去,上海就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大城市,不会成为被世人所敬重的开放的上海人。固定人口的越多,就越不一定是发展潜力巨大的国际化大都市!

据说上海的姑娘喜欢嫁老外,而上海的男性只能找外地的姑娘,我走在干净清爽的黄浦公园里,看着如花一般被男友挽在怀里的美丽姑娘,也不是这话究竟有多少可信度。

外滩是情人的圣地,或牵手于凭栏处,或拥抱于座椅上,或接吻于花坛前,我只是一个人在刚下的雨中徘徊,看着身边一对对年轻的情侣,想起了一首歌颂爱情的诗:

只要你要,我爱,我就全给,

给你-我的灵魂、我的身体。

常春藤般柔软的手臂,

百合花般纯洁的嘴唇,

都在等待着你……

爱,膨胀了它的主人的心;

温柔的渴望,像海滩寻找着沙滩,要把你淹没……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运涛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龙翔云舞点评:

作为游记,作者已经是信手拈来,只是文字在作者的笔下仅仅是文字,缺少了让人深入的韵味却是一个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