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家乡小记——山洞拂柳飘云

发表于-2007年03月10日 中午2:06评论-1条

据《林西县志》记载,林西是于清光绪初年建县的,建县的原因主要是出于战备的需要,用以防备当时的沙俄帝国,自建县以来,这里就是重要的战略交通枢纽。 

从地图上看,林西处于群山峻岭之间,乃是南北交通的要冲,不管是公路还是铁路,都得经过这里,是连接东北与中原一个重要枢纽。1945年苏联红军进入东北横扫日本百万关东军,在向南推进时,便是经由现在的省级公路s204线与县级公路x221两条路线同锡林郭勒盟接壤的“坝筒子沟”进入林西,继而进入整个昭乌达盟(即现今赤峰市)的。

建国之初,赤峰市隶属于热河省,热河省取消后归属于辽宁省,在文革后才归于内蒙古自治区,所以现在县境里的许多军事建筑都属于沈阳军区,而不是内蒙古军区。五八年后中苏关系紧张,全国进行战备,这里是北方的第二道防线,所以在我们县驻扎着沈阳军区守备四师及一个坦克团,直到1989年苏联解体,所有的驻军才撤出驻地!记得我家刚刚搬到县城的时候,在我所住的村子东侧还有一个简易的军用机场,是当年小日本建的,现在虽已变成一片良田,但是土地的所有权却是沈阳军区的,那时常有地质勘探机在机场上起落,勘测矿藏,军机倒是从没降落过!

中苏关系最紧张的时候,响应毛主[xi]“深挖洞,广积粮”的号召,军队在这里四处打山洞子,县城西南有个休眠万年的死火山,也被军队的山洞贯通,小学时我还曾偷偷去玩过!洞门是厚厚的钢筋混凝土板,在洞口处一左一右建了两个掩体,可以从机枪眼里观看山下的开阔地!在洞内,白色的洞壁上写满了毛主[xi]语录和各种标语,充满了那个时代军人的热情和浓烈的政治色彩。洞身很宽阔,可以容纳一辆轻型解放卡车通过,主洞进去约十几米,便是分支,一道道的不知都通向哪里!那时自己胆小,不敢乱闯,据曾溜进去的大人说,这一座山洞就是个小型兵营,从卧室到餐厅、作战室到军火库、机要室到储备库,只要是军队里有的这里都具备了。这仅仅是一个小型山洞,比这个大的不知有多少,全县境内山洞加起来可能要有上千个。我施工时的驻地,出门就可以看到,在海拔800多米的山尖上有一个瞭望用的碉堡,用望远镜可以很清晰的看到碉堡的门口和上面的机枪眼,据当地百姓讲,那座山几乎已经被掏空了。在那座山脚下,现在仍布满了纵横交错的反坦克壕和反坦克石,是那时演习留下的!

在我工作的单位里有名工人,他参军新兵下连后,所在的连队便被调到了老家这里打山洞,他当了三年兵,在自己家门前打了三年山洞子,然后便复员直接走回家了,被安排在了现在的单位。据他说,在中苏关系最紧张,战争一触即发的时候,上级给他们下达死任务,定期完成建洞工程,所以那时打山洞都是没黑没白的干。在所有工事都完成后,当年率领十万大军进新疆组建“生产建设兵团”的上将王震曾坐直升机来验收视察。有些老百姓就住在山脚下,打山洞他们是知道的,山洞完工他们也知道,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军队进驻,据说在撤军时有一个山洞,仅仅是弹药就用三十一辆卡车运了一天一夜,只是看到运走,但不知是何时运进去的,可见当时的保密工作已经做到了极致!

如今,现代战争早已经脱离了以步兵进攻和防守为主的战争模式,远程攻击及空军的垂直打击就可以决定战争胜负的归属权,这些山洞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失去了最初的战略战术作用,然而却可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警示着后人!

就正如现在的林西,从交通意义上来看,已经失去了当初那种交通枢纽的战略地位,唯一可以称道的是它曾拥有过得短暂的辉煌历史,而如今的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历史,更需要有可发展的未来!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拂柳飘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那片红帆点评:

文章较详细地描述了家乡一景,那是个“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时代的产物,举国此景甚多,并仍有许多不为人知。如今年代,那已经属于历史了,更需要的,是发展。结尾点题,道出真义。

文章评论共[1]个
月下飞雪-评论

结尾点题,道出真义。
问好!
  【拂柳飘云 回复】:谢谢! [2007-3-11 12:58:06]at:2007年03月11日 上午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