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苏州印象纪弦

发表于-2007年03月10日 下午3:52评论-0条

作者:纪弦 (中华网bbs-散文随笔)

我一直希望朱自清和俞平伯先生能再同游一次苏州,然后分别写下《桨声灯影里的苏州河》,这样就用不着我走在苏州河边 ,脑子里老是浮现起朱自清先生和俞平伯先生的同名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的优美章节和词句了······“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如果没有读过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谁又会相信这是在写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而不是写黄昏的薄霭笼罩下的苏州河呢? 

其实游览苏州不一定要留恋于幽逸明洁,亭台楼阁疏朗有致的拙政园 ,也不必留恋于假山环抱,长廊曲旋,古朴精美亦不失富丽堂皇的寒碧山庄,更无须跋山涉水去探访黄墙绿树,庄严幽深的寒山寺,绝岩深壑,气势恢泓、雄奇,“红日隐檐底,青山藏寺中”的“吴中第一名胜”及河叉纵横,满街粉墙花窗傍水而筑,悠远、静谧、古朴、凝重而典雅的周庄,你只要在薄暮冥冥中走进苏州青砖白墙,琉璃碧瓦的寻常巷陌,微风轻拂,柳絮飘香的小桥河边就足够让你流连忘返了……… 

苏州小河里的水是清的,清得可以让你把河水当成一面镜子,让你站在河边对着河水可以梳理被河风吹得凌乱了的头发;苏州小河里的水又是绿的,绿得几乎可以和岸边随风轻拂的杨柳,青青的河边草连成一片,走在河岸边,让你觉得就栖身在一幅的淡淡的油墨水彩画里一样;而苏州的小河又是动的,由远而近悠悠而至的青褐色的小桨所搅动泛起的不仅仅是一圈圈青色的水花,更有蔷薇色的人文历史和绚烂的东吴文化……·“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苏州,是才子佳人辈出的灵秀宝地,面对此情此景,俊才骚客们如故地重游应该会泼墨挥毫,吟诗作画的,谁领风骚?是潇洒俊逸,傲世不羁的“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寅--唐伯虎?是生性佚荡,风趣洒脱,不拘小节的祝允明--祝枝山,还是“大器晚成”,号称书画双绝的长寿翁文壁--文征明?要不还是让稳重老沉的“文雄”徐祯卿执笔吧······“江南四大才子”都聚集齐了,还怕不能重新演绎一出现代版的诗画风流?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苏州的桥,巷,船,雨在文人墨客笔下被喻为苏州的四大美女,但你去一次苏州就想把这四大美女尽收眼底,似乎有点痴心 妄想。特别是雨中的苏州,这位神密的“蒙娜丽莎”式的蒙面女人更是千载难遇,有时你必须要哀叹你的时运不济,你有幸十次亲临苏州,但未必就能目睹一次这位雨中蒙面神密“女子”的芳容,但苏州千姿百态的桥,你随处可见,当你忘情的穿梭淌徉于诗情画意间不知不觉已经疲惫和不堪时,苏州的桥象一个伫立在你身旁正准备迎接你休憩的娉婷少女,让你备感亲切和温馨,此时你或可依着这位淡妆素裹的美女小憩,或可蹬高远眺······薄暮,幽巷,画船,绿柳,烟堤,如烟如诗如画的黄昏美景,此时的你还又有多少疲痨不能烟消云散呢……

当然,在天堂里行走,也有累的时候,如果你实在累了,就找一个依桥傍水的小酒楼,要一杯泛花的生啤,再要一份香气四溢的鱼头煲,然后依窗而坐,一边小酌,一边继续流连于水光山色间,专致忘情时,有时连鲜美的鱼头煲里的美食都会忘了动箸,因为那次我们是坐在灵岩山脚下的一个叫小昆山的小酒楼里的,开窗正对着灵岩山,这边是葡萄美酒辉映下的觥箸交错及穿梭其间吴侬软语飞扬的美女服务员,那边是青山,绿草,飞柳,画船,小桥,流水,恍惚间的“天上人间”,如此可口的秀色,何须再动鱼头煲,早已经饱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纪弦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那片红帆点评:

文章细腻地描述了苏州人文景况,读来有如身临其境,一篇较好的游记散文,但略嫌描写有余,抒怀不足,个见。问好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