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说棋纪弦

发表于-2007年03月17日 中午2:00评论-1条

作者:纪弦 (中华网bbs文学-散文随笔)

孟子可能不会下棋,对棋道一窍不通,否则他绝不会说"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更不会说"天下定于一""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下棋时不能讲仁义,更不能心慈手软,在纹枰上不嗜杀者,拿着诗书讲道德仁义的人是赢不了棋的。

唐朝有个叫李泌的七岁神童曾应对过当朝宰相张说的一副棋联,对联的上联是"方若棋盘,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他应对的下联是"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聘材,静若得志。",这副对联非常深刻、生动形象的说出了棋中真味。

下棋是一种斗智的游戏,既然是斗智就有不择手段,就有尔虞我诈,就有你死我活,就有陷阱,有阴谋,"中军八面将军重,河外尖斜步卒轻。却凭纹枰聊自笑,雄如刘项亦闲争。"楚河汉界的对峙犹如两军对垒,虽坐纹枰间,胸中亦有百万雄兵,亦有运筹帷幄,演兵布阵,三十六计,《孙子兵法》,《六韬三略》,你可驾轻就熟,运斤如风,尽显你的智慧,尽显你的雄韬伟略。你可以下出"天作棋盘星作子,雷为战鼓电为旗" 的豪迈气魄来,也可下得"日月争光,风云际会"般电光火石,惊心动魄,但离开了棋枰,你要有荣辱得失不怒喜形于色的谦谦君子之风,东坡先生曾有诗云"胜负只宜供一笑,人生如此况楸枰","胜固欣然,败亦可喜"的千古名句更是说出了棋中真道,"胜负得失平常事,进退取舍总顺心",不戚戚于失,不汲汲于得,一局既毕推枰而起,情欢意悦,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不患得患失,但求尽欢尽兴,无论输赢,平常心以待,这是一种道,也就是东坡先生所说的棋之真道,下棋下到精神上的升华,悟出棋中三昧,棋中真道,此时的棋艺水准的高低就显得无足轻重了。陈毅元帅曾有一首小诗"纹枰对坐,往来谈兵,研究棋艺,推陈出新,棋虽小道,品德最尊,继承发扬,专赖后昆,敬待能者,夺取冠军。"其中也提到了棋道和棋德,这和东坡先生所提倡的"胜负平常事,得失寸心知"应该是一个意思,只是他更强调了棋德,和练武者应该有武德一样,下棋者也应有棋德。

梁实秋先生的《下棋》一文里曾提到亲眼所见的两件下棋的趣事,一次是看到两个好勇斗狠者下棋,先是一面下棋一面相互诮骂,骂着骂着不过瘾,发展到拳脚交加,到最后是一个人骑到了另一个人的身上,扭打酣战成一团。还有一次是他的两个朋友下棋,外面空袭警报訇然作响,日本人的炸弹已经落下,屋内瓦砾乱飞,炸弹的冲击波已经把桌上棋子震得呯呯乱跳了,他俩为了一局未结束的棋局最终决出胜负,居然坐在那里纹丝不动,其中一位稍胆小者起身想走,对方竟一把拉住他说"你走!那就算是你输了"。下棋下到把得失看得如此之重,甚至把性命都可置之度外者,可以算得上是棋事中的笑谈了。

"平常心是道",喜欢下棋的人几乎人人都知道这句话,但这平常心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下棋者能下到象东坡先生那样天人合一,超凡脱俗,寻得棋中真道的人并不多,但寻常生活中下棋能够下到眼中有棋,心中无局,无所谓输赢得失,却能乐在其中,并从中品味出下棋的禅味来的高人雅士还是有,跟这样的人下棋是一种享受,和他们下棋,下的是一种气氛,一种境界,更犹为难能可贵的是我们既学了棋,又学会了如何做人,当然,在下棋中是否能真的遇上这样的人这要看我们的运气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纪弦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帘外落花点评:

遇到了那是缘分,遇不到也是如此吧,人的境界不是谁都可以有的。

文章评论共[1]个
林林-评论

用全码标点符号再发表!at:2007年03月17日 下午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