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逃逸者良心何在?王一

发表于-2007年03月24日 早上8:04评论-1条

今天下午儿子回到家,告诉我:早晨去学校的路上,被一个骑摩托车的男人撞了,摩托车后面还载着一个女人。儿子是直行,摩托车是从儿子后面超车,摩托车撞到了我儿子骑的自行车。自行车被撞得转了180度,儿子一下子就趴在了地上,儿子还小今年才12岁,儿子没有碰到过这阵势,等他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后,摩托车早已经跑出好几百米,儿子说隐约可以看见摩托车后坐的女人还回头看着他。儿子说,幸好这时候,旁边有个好心阿姨,一边骂骑摩托车的人:撞了小孩都不下来看看,而且连减速的意思都没有,真是畜生不如。一边把儿子扶了起来,问儿子:用不用给你家里打电话,你家住在哪里?起来走一走,看看有事吗……后来儿子再那位好心阿姨帮助下,爬了起来,扶起车子,上学去了。 

儿子说的时候,我的眼泪止不住流着,赶紧帮儿子把裤子脱了下来检查一下身体,两个膝盖破了,肿了。未见其它伤势,我很庆幸,暗自心里默念着:阿祢陀佛保佑。 

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可是我心里一夜未能平静,想起前段时间在电视上看到的,有一中巴车,儿子开车,母亲售票,中巴车在行驶过程中撞了一位老人,司机不但没有停车救人,而且还加大油门,迅速逃离肇事现场,当时车上的18名乘客居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主张停车救人,甚至没有人替那位老人打个112急救电话,就那样乘坐着肇事中巴车继续前行,就那样漠视一个垂危的生命,从身边过去,这怎能不叫人心寒。 

常言:“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试问肇事逃逸者,你撞人后不救人,驾车逃离现场,你会不会因为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会有人告发你,而担心、害怕的晚上睡不着觉?每当听到敲门声时,你心里会不会感到恐慌?每当你经过肇事地点时,心里会不会害怕,怕有人认出你的车就是当天肇事逃逸的车?是不是时常在梦中遇到撞人的情景,心惊胆战,今晚你又作噩梦了吧!每天带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东窗事发"的不安过日子;每天计算着时间,看是否过了法律追溯期过日子;每天想象着自己会接受怎样的法律制裁过日子;每天都要小心观察周围的人看你的眼神,稍有不对就担心可能自己肇事逃逸之事被发现,惶惶不可终日。我顺便提醒你一句,千万要挺住呀!我似乎看到了你惧怕的表情,感受到你的心跳的加快,你狼狈的身影,我想你从此以后的生活肯定不好受。 

请你换个角度想一下,如果那天驾驶车撞人的不是你而是另外一个人,被撞的人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的家人,你是希望对方能停车积极的救人,还是象你一样驾车逃逸?肇事逃逸司机,请把手放在你胸口摸摸,你有没有一点道德,有没有良心,撞了人就逃之夭夭了。你们能逃的过自己良心的谴责么? 

发生交通事故,肇事者选择逃逸,他们之所以想逃、敢逃,不外乎侥幸心理,以为能逃脱所应承担的责任,殊不知在交通事故中,肇事者的逃逸行为伤害的不仅是受害人本身,还有社会客体,这种行为不仅是对生命权的漠视,更是对社会公德和法律的公然挑衅。其实你逃得了一时,岂能逃得一世。逃逸逃脱不了责任,带来的将是法律更加严厉的惩罚!所以逃逸并不能解决一切,只有尽快归案、及早投案才是你终极的选择。冥冥之中会有天意、震慑力,不管你逃逸多远、藏匿多久、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肇事者是否想过,那些受害者,目不忍睹的血淋淋的惨状,你就残忍不给死者亲人一个交待;不给交警部门一个交待;不给自己良心一个交待。你就不觉得你缺道德没人性?难道你愿意一直过着心惊胆颤、过着吃不好睡不香的日子逃逸在外;难道你愿意过着有家不能回,有亲人不能团聚,有父母不能奉养,有孩子不能承欢的永无安宁的日子吗?你就从没想过,你也有亲人,假如肇事发生在你的家人身上,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你是否愧对自己的亲人?在你肇事的背后,几个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几家美好的生活灰飞烟灭!肇事逃逸者,就算你们逃的过法律的制裁,,你们良心何安? 

肇事逃逸行为不仅给国家财产和人民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害,而且严重的扰乱了社会治安。为此,我们要建立群体防范网络,加强对机动车驾驶人及非机动车驾驶人的法制和道德教育,加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工作,对机动车驾驶资格证的取得及审查应依法严格把关,建立举报交通肇事逃逸的奖励制度和一支作风过硬、快速反应的高素质交警队伍。同时,还应尽快出台关于《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司法解释。希望全社会都能形成严厉打击肇事逃逸行为的氛围,警民合作,把许多恶性案件消灭在萌芽之中。这样才能为我们创造出更稳定、更健康、更安全的出行环境,才能给交通肇事以及肇事后逃逸的行为从根本上给予更有力度的打击。 

本文已被编辑[无缘牵手]于2007-3-24 9:15:12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王一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无缘牵手点评:

文章直击“肇事逃逸”之不良现象,有描述、有剖析、有建议,写得到位。
借此文章一角,编者试问肇事逃逸者,如果将来有朝一日把你给撞了,该如何去想?

文章评论共[1]个
张贤春-评论

这种事让我们悲哀!at:2007年05月30日 早上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