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悲情的解脱痴人呓语

发表于-2007年03月27日 下午3:07评论-2条

悲情的解脱

——田亮的走是一种悲情的解脱,

留给我们的却是沉重的枷锁。

在苦苦支撑了26个月,甚至在人大代表鼎力规劝失效的情况下,田亮——这个中国泳坛曾经的高台王子,一代人的青春偶像,终于无奈地走下了神坛,在走过许许多多的坎坎坷坷之后,走出了林林种种的恩恩怨怨。也许,于人于己,于公于私,这枚苦果才是一种最好的解脱。

然而,我们每一个关心中国体育,关注田亮的人都在深深松了一口气的同时,隐隐感到了一种无奈的悲哀。毕竟,一代跳水王子在正值当跳之年,绝尘而去,给许许多多关注的眼睛甚至曾经较量的对手留下了悲情的怀想!

也许我们可以理解体育当局严格管理队伍的初衷,甚至可以引经据典为挥泪斩马谡的无奈,但是无论如何,刚刚结束的世锦赛上,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十米跳台的悲哀,毕竟与这块金牌的失之交臂,丢掉的不仅仅是大满贯,也预示着2008的艰难。也许自己发挥失常而对手超常发挥都属于正常,也不能以一次成败论英雄,但是此时此刻,谁就能够武断的说我们没有深深的想起那个曾经的高台王者田亮呢?!如果我们有训练有素的田亮,有万众一心的团结,有勇者无敌的气概,谁就可以说对手不会望而生畏呢?!全运会上,田亮已经用横扫国手证明了自己,也为此次丢金埋下了伏笔!

我们不能不说有点自乱阵脚的嫌疑,有种没有英雄存在的荒凉!

在当今中国,人事的问题,管理的问题我们谁都说不清楚,也姑且不说。但我们对于人才的管理和使用,我们的运行机制真的就可以人为地我说了算吗?人才就真的不属于国家资源,就可以恣意扼杀吗?如果你的孩子因为一念之差犯了错误,你就会一棒子下去,叫他永世不能翻身吗?其实我们真正的悲哀不在于一个田亮,我们在意的也不是那枚我们自认为十拿九稳的世锦赛十米台金牌,而在于我们的优秀人才人满为患,管理相对严格,但对伯乐们却无章可循,资源的流失,人才的废弃犹如随手扔了烂衫一件。

我们无意褒奖田亮就什么都是,因为的的确确其自身也存在这样那样的不是。但他只是个人,可以佛袖而去,一走了之。十米高台也会有后继之人,因为我们从来就不缺乏后起之秀的千里马。但是国家投以莫大人力财力培养的优秀人才中途折戟,号称跳水梦之队的中国丢失的却是优势项目,这枚苦果又该谁来买单?我们再大胆地设想,如果2008年我们在自己家门口要是再丢失了这枚宝贵的十米台金牌,也许有人会为此付出解职的代价,但留给国人的只有沉重的悲哀和对于过去那些英雄的怀念!

田亮走了,万般无奈之下离开了他曾经无比热爱的跳台,一代钩天宝剑“亮晶晶”熄灭了(不是指个人,尽管有晶却无亮!),我们感受了心灵的沉痛!

我们并不为田亮担心,因为他有自身的价值,即使离开这个跳台,他也一样有崭新的舞台。我们担心的也不是这面十米台的金牌,因为我们多的就是田亮们,中国跳水从来就不缺少金牌,我们只是为更多的田亮们感到隐隐的担忧,只是不希望看到更多的田亮现象!田亮的走是一种悲情的解脱,留给我们的却是沉重的枷锁。

我们在关注田亮的时候,更多的是关注明天的跳台。我们在关注体育的时候,更多的是关注国家的未来。

给我们一个充分的理由,让我们不再为别人担忧!

给我们一个更充分的理由,让我们不再为我们自己担忧!

本文已被编辑[文清]于2007-3-27 18:49:07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痴人呓语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 | 荐/文清推荐: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在我们国家,
活好干,
人事关系难处。
处处都存在着: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的状况。

文章评论共[2]个
文清-评论

有能力不如有人,也许就是中国的特色。
  【痴人呓语 回复】: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只能悲哀! [2007-3-28 8:13:30]at:2007年03月27日 下午6:52

陈茯园-评论

丢掉的不仅仅是大满贯,也预示着2008的艰难!的确如此啊~
  【痴人呓语 回复】:是啊,我们都为2008捏一把汗!这次只是一个教训呀。 [2007-3-28 8:12:05]at:2007年03月27日 晚上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