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里,我们全家驱车去京郊密云的古北口长城游玩,汽车在京密高速路上奔驰,一个多小时就来到了古北口长城。
古北口是万里长城在密云县境内的一个重要关口。距县城60公里,距北京市125公里,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古北口长城所处地势艰险,变化多端,大体成东西高、中间低的形势,长城沿山脊建造,忽高忽低,左右盘旋,长城两侧悬崖峭壁,难登难爬。古北口自古就是京师的重要门户和边关重镇,关口以北是现河北省的滦平县,过去称口外或塞北。
女儿买了门票,我们就兴致勃勃地开始爬长城了。走在长城上,我一边走一边观察,发现长城的建设巧妙地利用自然地形,平缓地带城墙高达十多米,条石加砖非常坚固,成墙上十人并排也可通行。陡峭之处,城墙又窄、又矮,一人爬城也十分艰难。此外在重点敌楼外还加修重墙,楼与楼中间修建几道或十几道障墙,每面墙上留有六至九个射击孔,这样进可攻,退可守,步步为营,易守难攻。随着城墙宽窄和地势的艰险,还建造了多孔射击墙,单面、双面射击墙,宽墙上还密布施放滚木雷石的孔道,了望孔、流水孔、通风孔,到处都有。
也不知道登了几个敌楼,妻说:“累了,歇会儿吧。”我们就在一座敌楼上,一边喝水,一边休息。我站在敌楼上举目一望,长城如龙似蟒,上腾下摆,气势宏大;天尽处,群山交错,云起云飞,深感江山多娇。站在长城垛口上,展望四周,长城建峰火台于山顶,因悬崖险恶而长势,居高临下而得力,诸山擎托,群峰相连,逶迤磅礴,无愧为中华民族的骄傲。你看那西面有潮河和高峰卧虎山,东面是蜿蜒起伏的蟠龙山,口门两侧山峰陡峭,蟠龙卧虎,两山对峙,紧锁关门。长城兀立其上,座座敌楼互应相望,十分宏伟壮观。潮河之水由此处夺关而下,其河谷成为惟一的通道。一座座烽火台建在绝壁之上,下临深谷,令人肝胆颤栗,对面梯田层层,田间五谷丰登,郁郁葱葱,渠道弯绕,农家耕作。在潮河两岸的山崖上,有两座敌楼并肩而立,一高一矮,人称“姊妹楼”,及横跨在潮河之上的“水门关”,在万里长城的建筑中,是非常独特的。女儿站在敌楼上,竟然朗诵起当代诗人梁上泉的诗:长城高,千山小。塞上白云多,去来栏飞鸟。铁壁万里长,屹立到今朝。风风雨雨几千年,巍然摧不倒。“好诗啊,”我不禁鼓掌叫好。“快走吧。”女儿说着,又拉着我们向上爬去。
古北口长城上的敌楼战台,密度相当大,楼台高低不一,城段宽窄多变。楼与楼平均距离156米,近的只有30多米,楼内建造也各具特色,有平型顶、船蓬顶、穹崖顶和六角钻天顶,八角藻井顶等。敌楼分上下两层,纵横六条拱道,十个券门,这样运兵自如,进退方便。敌楼大小也不一样,根据驻兵多少和地势险要程度,有一眼楼、二眼楼、三眼楼、四眼楼、五眼楼直至六眼楼。大楼可驻兵上百人,小楼也可驻十人。
路越走越远,山越爬越高,道路越来越陡,城墙越来越破旧,到处是碎石、烂砖、断壁残垣。城墙上有战争留下来的创伤,遗迹依稀可见。汗水不知不觉地已经湿透了衣衫,也不知道爬过了多少峰火台,终于来到最高峰986米的望京楼上,此时我们早已气喘吁吁了。“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们是好汉了。”女儿高兴地叫着。
站在望京楼向外一看:视野非常开阔,景色异常壮观。东观“雾灵积雪”,西望“蟠龙卧虎”,北看“燕山叠翠”,南瞧“水库明珠”。纵观古北口长城,象一条巨龙翻腾于云山雾海之中。远处是燕山山脉,峰峦叠嶂,西起关沟,东达山海关,山脉中被小溪流水切出的条条深沟幽谷,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古北口、冷口、喜峰口等关隘扼守在山脉中的交通孔道上,尽显着往日的硝烟与荣光;近看长城下的古北口镇汇聚了浑然天成的自然景观,背有卧虎山、蟠龙山双峰耸立,中有潮河、汤河两水穿镇而过,其地形地势暗合《易经》风水学说,是天人合地,藏风聚气之地。往西看去,有一座仙女楼,这个楼地势艰险,楼体修长,楼的两侧荆棘丛生,野花遍地,远远望去,这座楼台就象亭亭欲立的一位仙女站在花丛中。在仙女楼西侧的城墙下有二郎担山的穹窿山,老虎岭楼附近有一眼泉水称为“司马台天池”,城墙两侧还有龟石、山下有古寺庙、墓塔群等等。
“不早了,我们回家吧。”是妻在跟我说。“好吧”,我答应着跟着妻子女儿一起向山下走去。此时正是夕阳西下时,太阳映照着巍巍的山峦,那绵绵的长城,就像一条彩带,飘落在静穆的山峦上。太美了,我简直被眼前的风光迷住了,久久不愿离去……
-全文完-
▷ 进入情感人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