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阅读”与“行走”的争执蜃楼幻相

发表于-2007年03月29日 上午10:38评论-1条

前几日在网上看到评说余秋雨反对增设“国家阅读日”的帖子,感觉有话说,但一时又不知说什么好,酝酿了许久,今天大胆,也想谈一谈自己一点浅薄的看法。

在今年的“两会”上,不少作家在提案上联合署名提议增设“国家阅读日”。鉴于这是个热点话题,余秋雨在博客上也予以关注,不过他以三点理由反对设立这个节日。其一,他认为现在每年已有“世界读书日”,没必要增加类似节日。其二,他认为在网络阅读日趋流行的今天,周围已是信息爆炸,阅读不是欠缺,而成为灾难。其三,他认为在今天阅读不再重要,对文化见识而言,更重要的是考察、游历、体验、创造。他说,阅读能启发生命,但更多是浪费生命。(3月23日《北京晨报》)。

对于余老师的观点,我各取其半。首先我与余老师一样,也认为没有必要再设立这么一个“国家阅读日”,如今的这样那样的节日已经太多,人们已麻木到记不清哪天过哪个节,况且读不读书并不是一个节日就能掀起的,所以实际意义并不大。但我同时反对余老师“今天阅读不再重要”的观点,或许对于他这样饱读诗书的人来讲,行走和阅历要更重要些,但对于一般的人来讲,阅读仍然是获取前人经验和各种资讯最快捷的方式,如果都如他所说,所有事情都亲力亲为去“考察、游历、体验、创造”,一切推翻重来,那不知要耗费多少不必要的时间和走多长的弯路。余老师宣称:“阅读能启发生命,但更多是浪费生命”,却不知道读与不读这两种选择,哪种要更浪费生命些?

是什么原因引起余老师说出阅读浪费生命的话呢?我总结了一下,无非可归结为三点,首先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人太多,忽忽如白驹之过隙的人生路途中,头脑成了别人的跑马场;其次是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太多地是在浏览,扫眼而过花费了太多时间却所获甚少,更谈不上思考;再者,有心细读却选错了书,在这个阿猫阿狗都出书的年代,选书不慎的后果就是接下来都是在白费工夫。如果大家都如此般“好读书不求甚解”,把读书当成了毕生职业,那余老师所言:“阅读能启发生命,但更多是浪费生命”自然合情合理,但事实上我们看到,还是有很多人把阅读当作了充实自我的一种手段,作为“引进来”、“走出去”的一种前期铺垫,如果因为阅读有诸多的问题就一味说“阅读已不重要”,要一棍子都打死,岂不是有点因噎废食?

不敢说余老师的话一无是处,读书重要,阅历也重要。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中就早已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反对余老师“今天阅读不重要”,但也同意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观点,证据就是他很多书就是“走”出来的。读书和行走的关系,在我看来其实就是基础与提高的关系,就如《笑傲江湖》中华山派的气、剑之争,本质上并无高低,气宗见效慢而后劲足,剑宗见效虽快,最后也不得不退回来补“气”的课,不然就难成一流高手。阅读到一定程度行走,和行走到一定程度阅读,是由为什么我既需要技术,也需要理论支撑的原因决定的。

对于阅历,除了少数的“策划”,大多时候我们只能顺其自然,然而对于阅读我们却有很大的自主权。一本好书与一本坏书的差别,就是余老师所言浪费生命与不浪费生命的差别。书贵精不贵多,朱光潜在《论读书》中就说:“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都没有一读的价值。”所以读书,最重要的就是选书。

那怎样的书才叫好书呢?水平高低因人而异自然是一方面,但我近日读一些国学经典,如《大学》、《中庸》、《孟子》之类,感觉这就是好书,而且是近在咫尺,触手可及的好书。我一直不太喜欢看外国名著,虽也曾假装高雅看过几本,却因境界不够一直未能体会到名著的“名贵”之处,后来我想了想,可能不同的地域和民族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阅读习惯,在外国畅销的书,说不定到了中国便“水土不服”,于是最终放弃了“钻研”世界经典的想法。去年国学复兴,我买了几本书看,感觉就这几本薄薄的册子,却句句微言大义,实为陈年佳酿,饮之沁人心脾。所以我就觉得,我们读书,其实大可不必舍近求远,遍读古今中外,多看些“自己”的,少看些“别人”的,多读些精短小文,少读些冗长大作。阅读也要讲效率和实用,搞那么多没用的书看,非要让自己学贯中西,那又何必呢?

一篇文章,既得罪了两会提出议案的群豪,又得罪了文学大师余秋雨老师,实为惶恐。只是理之所在,不吐不快。说这么多话,无非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把阅读和行走这两把双刀耍好,配合得丝丝入扣、恰到好处,最终挥舞成一代高手。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蜃楼幻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帘外落花点评:

阅读还看兴趣和需要,单纯的读书不需要太多理由,喜欢就足够了。
如作者所说各样的节日都有,效果不见多好,喜欢读书的人自然会读,不喜欢的读也痛苦。

文章评论共[1]个
雾里丁香-评论

我倒是赞成有个阅读日,希望借此呼吁一下社会重视阅读。对于成年人可能呼吁与否作用不大,但是对于孩子可就很重要了,如若有这么个日子,倡议所有的孩子这一天读本名著,不是也不错嘛。
至于行走确实是阅历丰富的前提,但多少人能有钱有闲去行走呢?
  【蜃楼幻相 回复】:我始终觉得读书是很重要的,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应该深入人心成为一种兴趣 ,单靠一个节日来激励是不够的,阅读日有没有其实无伤大雅,只是怕没什么用,多次一举了,问好,谢谢关注! [2007-3-31 20:38:00]at:2007年03月31日 中午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