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背负着重重的行囊,满怀热情的憧憬着列车行驶的终点站。随着时间的推移,几经路途的辗转,我们终于到了。这是一个偏僻的村落,村落旁流淌着一条蜿蜒不息的河流,叫甘淘河。甘淘河边上住着一群水电人,语不惊人,貌不出众的水电人。
夜拉下了帷幕,劳累了一天的工人总算可以下班休息了。晚餐时,工人们有的安全帽还未来得及摘,就排队打饭,习惯于校园生活的我们,看着那些搭建简陋的灶房,看着工人满脸疲惫的拿着饭缸时排成的长队,看着他们蹲下吃饭的样子。我突然间有种坐车时,本想前面的路很平坦,却有一个紧急大陡坡,来不及适应,失重感顿时涌上了全身。
三年前我选择了水利水电学校,至今未曾后悔。可眼前的一幕幕让我开始怀疑我当初的选择,怀疑来这里的初衷。难道我的选择错了吗?难道我今后的人生要在这种环境中度过吗?我不止一次的这样问自己。
怀着满身的失重感,我们度过了来甘陶河的第一个夜晚,也许是陌生的环境,也许是天真的寒冷,那个夜只感觉很冷很冷。
在我的想象当中任何一项工程都不能和眼前这群普通的水电人联系到一起,我为理想与现实相差甚远而感到无限失望。可当我第一次站在那大坝上,见到了那些工人工作时不容许有丝毫错误发生的认真劲,我便否定了之前的一切想法。于是,我开始重新认识了这群甘陶河的水电人,重新认识了生命的价值之所在。
从春到夏,从秋到冬,他们每天在晨曦中开始工作,夏天迎着直射的太阳,冬天顶着严寒和刺骨的寒风,长期以来,脸变成了铁青色,耳朵上满是冻的疤痕。尽管这些对于他们已成习惯,尽管他们好像无所谓风雨的洗礼。
水电人没有诗人般浪漫的情怀,没有明星般美丽的容颜。有的只是忘我的敬业精神和无私的奉献。当别人大年三十在家团团圆圆吃年夜饭时,这一群甘陶河的水电人却和平时没什么两样,一直坚守着岗位。当听到有一个师傅平淡的说他有十个年头没有回家过年,有的男同志刚结婚就因工作需要而离开家,女同志丢下自己四五个月的孩子赶到岗位时,我不禁感慨万千,人生能有几回,谁不想和亲人团团圆圆?谁不想和家人相依相伴?又有哪个母亲不希望抱自己的儿女在怀中?
面对他们的宽广胸怀,我们显得那么渺小。再高大的大坝都要经过石头砌筑,再伟大的理想都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实现。水电人永远是将一无所有的地方建成灯火辉煌留在身后。
人生的价值不在西装革履,不在灯红酒绿。重新审视人生,想起宋代诗人朱熹的一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我望着静静流淌的甘陶河水,眼前浮现出这群甘陶河边水电人纯朴的脸--------
-全文完-
▷ 进入心归零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