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气韵在书法及文学作品中共性坐忘庐主

发表于-2007年03月29日 晚上9:58评论-1条

书法与文学同属于精神生活之产物。从管理学角度之行为科学理论代表者马斯洛提出的需要次理论来说,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而书法和文学同属于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要,也就说,它们同属于人们为满足需求而出现的两种不同的需要。书法的产生展现了汉字线条的美感,它使写字不仅限于写字中,作为一种艺术在人们需要之中得到进一步深华。文学艺术的产生,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方面的追求,这使人的思想更为活跃,精神生活更为丰富,它使人们从心里、社会生活、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等都得到更好的展现。书法和文学从文化生活方面来说,他们的目的是相同的,其本质是追求精神享受,气息相通,丰富文化生活。

书法与文学同属于文化艺术。中国文化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书法与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书法和文学的都产生于文字符号出现以后,书法靠它来展现它的美感、思想和情感;同样文学也靠它来表达人的思想、情感以及进行的思想感情的交流等。书法和文学同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是因为它们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经过了历史的验证,得到了人民的肯定,古代的传世佳作可以为之一证,如文学中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王羲之的书法等,古代的人文景观可以列举来为证。文学家李白、白居易、杜甫、梁启超、鲁迅、余秋雨、毛泽东、沈从文等,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柳公权、沈尹默、启功、欧阳中石等都可以说明书法和文学艺术同宗,即同属于传统艺术。

书法与文学皆以文字为载体。书法和文学主要依靠汉字为载体,来展现其内在美。书法以汉字的笔画为要点,重在把汉字的笔画发挥得淋漓尽致,并结合汉字所表达的内容及其人的思想情感等,来表达书法中的气韵美、线条美,它也根据汉字的发展采用不同的书法字体也使得书法的形式美得到发展;文学通过汉字的发展其表达的思想感情范围较广,并采用语言中所用的修辞手法,使其文学性增强,意义增大。下面我以书法之气韵说明文学之气韵

书法作品之气韵,本是天地间之真气与人之思想、感情、精神相融合而寓于笔底而体现于作品之中的一种令人回肠荡气的不凡气象和境界。而其充实之思想、崇高之精神、激扬之意气、高尚之情操、深刻之感受、丰富之想象、情感之渗透以及高超的艺术技艺,是孕育作品并使之达到气韵的生动的根本要素。

蔡邕在《笔论》中指出“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也”。虞世南在《笔髓论》中也有精到的论述:“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他还说“书道玄妙,必资神遇。”“机巧必须心悟”,“心悟悲心合于妙也。旦如铸铜为镜,明非匠者之明,假笔转心,妙非毫端之妙”。于是乎要在法则外追求书法艺术的神韵、意境。书法创作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神高韵远,其所谓神韵,或曰气韵古往今来,亦多有论述。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论画六法中将其列居首位。千百年来,无论绘画、书法、吟诗、作词、赋文,也不论哪种文艺流派和主张,无不把它视为重要的审美要求和准则。陈善《扪虱诗话》指出:“文章以气韵为主,气韵不足,虽有词藻,要非佳作也”,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也有论述“若气韵不周,空陈形式,笔力未遒空赋采,谓非妙也”。由此可见,气韵居于书法、文学艺术作品的重要地位。

书法艺术的气韵的美,在于书法中精韵和书外之远致,书之妙境在与不雕琢,不造作,不著色相,如山花之竞放,如清泉之流淌,极自然之致。而感动读者心灵的力量,尤来自于发自肺腑的心声。所以,书法、文学之创作,贵在抒情达意,流露于不自知,不知然而然也。书过经意,其弊也斧琢,过经意,其弊也简率,唯经意之极若不经方斯言妙,此正所谓字字该画,字字天然,以草笔之自然含天地之自然。

而自然之妙境,并非仅仅从传统的学习中来,其更主要的是对生活的深入认识和理解。只有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才能逐渐领悟到大自然的无穷和壮美,而对气韵的探索尤基于此。

然知宇宙万物,无气不生,生气勃发则为韵。气之不同而韵亦有别:春气发于林而清明,秋气寓其间而高爽,当夏则气郁,入冬则气凝,四时不同,因地而异,对大自然中生意盎然,千变万化的不同气象,一旦有所认识和感受,并融于笔墨之中,作品即产生了气韵。书法、文学创作,用笔难,传神难,殊不知传韵尤难。其用笔或可学而得之,其神或可思而获之,而韵则不同。它既缠绵于物象之内,又复萦绕荡漾于物象之外,唯在深刻的认识和感觉中方可获得。及至感悟至深,时驱脑中之逸气,握万物之枢机,纵横挥洒,笔无凝滞,灵活飞动,而神韵自生,气韵生动基于此类。

古往今来的佳作往往是在书者不能自己的状态下产生的。昔况周颐“吾听风雨,吾览江山,常常风光,江山处有万不得已者。”正如唐代韩愈所说“书作是作者”“有动于心”的直接发抒,,也是“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触动作者,“喜怒窘穷、忧悲、愉快、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作书焉发之”,这一切一旦行诸笔墨,正是书法、文学创作中梦寐以求的至真,至妙的优美境界,此乃真情融于物象物象之深者也。

书法、文学创作中居统治地位的是作者的主观情思以及千变万化的思想感情。优秀的作品必产生于深深感动之中,而艺术技巧只不过是完成作品和表达感情的手段。千古以来的一些激动人心的好作品,如《兰亭序》、《自序帖》、《古诗四帖》、《琵芭行》、《岳阳楼记》等,往往都有是作者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生活环境,自身的文化素养,是在作者满怀激情,甚至不能自己的情况下,通过高度意匠创造出来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激情往往是造成书法、文学作品气韵生动和意境高华深远的重要因素,这也是“极作”出现的前提。

然而,创作激情诚然可贵,可是没有深厚的生活积累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扎实的基本功训练,仅有激情也是无济于事的。所以,优秀作品的产生又不仅仅在于激情,此亦正是平日呕心沥血的结果,此恰似严冬过尽,一夜春风遍地花发,逢时生者也。

激情的产生,确实往往是触物类情而生发。然而,万趣融于情思,有时也于静中获得,大凡艺事之学,在于静观默查,迁想妙得,此等妙处,往往是凝思至深而忽得之。于是万千意象奔赴笔下,乘机挥运,其书自至妙境,气韵由是而生。观怀素《苦笋帖》及黄山谷《刘禹锡竹枝词》似是静中得,其书尤见古淡清逸,奇婉雅丽。

古贤尺牍、信札,有些竟胜过精心运思的大作品,其伤口往往更自然,更生动。引人入胜和耐人寻味之类作品,往往是随随便便,几乎不假思索提笔写就。此率意而为者也,故更见其生情也真。一个人在书法、文学艺术上的修养如之何,往往由此可见一斑。其所谓率意而为者,正是书法家出于无意的随心所欲,顺其自然的表现。这样的作品往往逸笔了了,直抒胸臆,情致而意真,故为感人。然而,此不经意处,率意见焉,乃真率,非荒率也哉。

书法创作需一定的物质条件支持,其中主要的是笔、墨、纸的良善配合,孙过庭《书谱》曰:“纸墨相发,一合也”;“纸墨不称,一乖也”。有经验的书家均知其要,笔一着纸,味自出,韵自生,于是书兴大发,乘兴挥洒,书不求佳而自佳,否则,或笔镇不住纸,如车陷污泥,拖沓滞阴阳,或纸不发墨,非枯即漫,性情泯灭,神采不生,此实不可为书。故蔡邕“非流执体素,不妄下笔”。但古人亦有言“善书者不择笔”。这实是误人之语,不可信。王羲之、黄山谷、怀素、苏轼、黄宾虹等不是择上品笔、墨而书之,气韵妙趣自生焉。

气韵的生动与否,亦与用笔、用墨致密相关。古人论用笔多从“重”字着眼,如“力能扛鼎”,“逆水行舟”,“狮子搏象”等。重者故佳,重则厚而古。易得气韵浑厚之趣。然而用笔惟化刚为柔乃为至妙。此所谓软藤能缠硬树耳。其笔画之松毛,皆在用柔力,以潇洒之笔,发苍挥之气,萧散利落,游行自在,于是生动之气韵出矣。

在书法创作中,笔端含墨之多少,浓淡干湿之别,亦各有分数,过而不及皆是病。循乎规矩,本乎自然,养到功深,气韵淹雅,用墨一道,备于此类,要做到墨不掩笔,笔不掩墨,则为之是也。是知,心性、手性、笔性、墨性、纸性之间,确有着极其微妙的关联。

此外,书法作品的佳构尤显重要,章法布局务令大小、轻重、疏密相同,虚实相生,开合适度,收放得宜,错落如山古堆砌,多于人所不见处着想,故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是用自己的精神创造出来的。

总之,书法作品的气韵与其主观情思,客观认识和诸多客观因素,以及艺术技巧,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情真意切,随心所欲,一切出自于自然的表现方法,则是令作品气韵生动的重要因素。

书法与文学主事者都是人。书法和文学同属于人创造的文化艺术,想当然,其主事者必然是人,人是他们的主宰者,只有人的存在才有书法与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只有人的存在才有他们的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化。正是因为人才使得两者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变化,也正是因为不同的人造就的文化艺术内容,使得书法、文学艺术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景象。

书法与文学的审美基本原则及其发展方向相同。同为艺术的书法和文学从美学的角度来说,他们的审美观点的基本原则是相同的,其发展方向都是向艺术的完美追求方向发展。书法与文学都要符合美学的审美观念,这是因为,美学是艺术的基础,美学是人们要遵守的一个原则,即符合大众的审美的原则。

本文已被编辑[“逝者如斯”]于2007-3-29 22:28:19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坐忘庐主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逝者如斯”点评:

艺术是相通的,在于自然,在于美感。
本文从书法的气韵联系到文学作品,写出了它们的共性。
其实这也是艺术创作的共性。

文章评论共[1]个
梅青影瘦-评论

欣赏,这倒是个理,因为我没事时候也练练笔,只是拿不出手,at:2007年04月02日 下午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