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毛遂自荐闯江苏梁达政

发表于-2007年03月31日 晚上7:10评论-0条

我曾经在去年发表的一篇文章《我的“两个大学”》中提及自己大学阶段锻炼的模式——学校学习+报社实践。确然,从家乡贺州到省府南宁,再到“人间天堂”的江苏,如今踏着大二尾巴的我,经过假期马不停蹄的奔忙于各报社实习,收获的实在太多太多。

从《桂东电视报》到《当代生活报》再到《人民日报》、《中国商报》,实习的媒体不仅仅在级别上、更多是在业务和世态人情方面都让我有了递增的见识与长进。如果说《桂东电视报》让我与“记者”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当代生活报》让我对媒体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这次千里之外的江苏之行则是让我足足过了一次“深入”的瘾。

好事多磨。原本我联系了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晚报《扬子晚报》,但却因为一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的女生比我早报到了半天而失之交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意中我在网上搜索到《人民日报》苏北记者站就驻在当地,也不知哪来的一股自信,一个念头在脑海中渐渐清晰起来:毛遂自荐!我按查到的电话号码拨了过去,站长徐天鹏听明来意后询问我是什么学校的,当得知我来自广西的一所师范院校学生时,他迟疑了。但我马上将自己自幼酷爱写作并一直有文章发表的情况一一道出,电话那头犹豫片刻后:“那你先把简介和作品发到我的邮箱,再等我通知吧”,我得到了这样答复。

我当即把自己的简介和网上文集毕恭毕敬的发送到徐站长的邮箱,随即便进入了“漫长”的等待。一天、两天……我每天都至少打开邮箱5次,不离电话一步,却始终未见回音。而此时在南宁实习的苏致诚、谢承良等院报的“战友”已经早早进入状态,战果颇丰了,我不禁焦急起来。期间家人曾劝我转投前景光明的《淮海晚报》,我却表现出了对《人民日报》极至的专一,仿佛冥冥中就有一种感觉,这个冬天我们注定了在这个地方有个“约会”。

第七天下午,我终于接到站长的电话,让我马上到记者站报到。放下电话,我按耐住心中无比的激动,火速“打的”前往。也就是这时我才知道,记者站的地点是当地市委办公大楼,左右相邻的就是党委宣传部和文联,一种庄重的气氛不尤在心中升腾。徐站长40出头,身材高大,带着一副大大眼睛,举止儒雅。“小梁,我看了你的作品,你的文笔是很不错的,但就不知道你有没有信心写大稿?”,“我这里同时是《中国商报》的江苏记者站,你过来主要是安排做商报这边一个负面新闻调查,这个任务有一定的难度,我会调一个南京老记者和一个实习记者与你一起合作。”一见面徐站长就开门见山,直奔主题,随即又找了一大叠《中国商报—新闻周刊》的深度报道让我回去好好熟悉,并嘱咐“文章的每一句话都要有事实依据”,“一个高明的记者要学会用事实和别人的嘴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中国商报》的深度报道一般都是专版的,跟《南方周末》有点象,但我们的角度是‘从经济现象中观察社会,在社会发展中关注经济’”等等,我一一认真记下。初次见面,感觉徐站长很实在。

走出市委我长吁了一口气,但却丝毫不敢放松:毛遂自荐算是成功了,但新闻调查自己从没做过,心里没底。当晚回家我第一时间给院报的杨老师打电话汇报情况,并请教新闻调查的写法,杨老师的鼓励和关怀永远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她告诉我可以多角度挖掘事件背后的真相,让报道更加深入;而随后我打电话给《桂东电视报》骆总编和在《资阳日报》工作的任小康师兄求教时,他们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怀着师长的指点我又仔细研究了商报的文章,并在网上查阅、总结出新闻调查要点,记在随身采访本上,心里才稍稍踏实了下来。抬抬头,不知不觉已经是凌晨三点了。

次日到记者站会合,我们的三人采访组成立了。来自南京的记者五十开外,络腮胡子,是当地作家协会一位小有名气的诗人,我们都亲切的叫他“老张“,而另一名实习记者小方是当地师范学院的记者团团长,他实习已有大半年,我们一见如故,并约定回校后要互寄院报,达成交流。

江苏是一个历史人文底蕴非常深厚的地方,我们调查的就是一个曾被列入我国申请世界文化保护遗产的著名古代遗迹因种种原因“千疮百孔”,最终痛失申报的资格背后的真相。(注:因为稿件尚未正式发表,出于线索保密原则,恕不谈及细节)诚然,其实我们的采访在物质上是很“享受”的。我们出差采访是“奥迪”专车全程听候调遣,吃住也都在当地最高级的酒店,但比起看到历史遗迹遭破坏的惨状,地方利益集团的唯利是图,越挖掘到事件的背后,越接近真相,我们的内心就越感觉到贫瘠与阵痛。

事情可谓一波三折。在采访过程中,我们被当地势力全程跟踪监视,结束第一天采访的时候,我躺在华丽的宾馆里却怎么也睡不着,“这也许就是记者背后真正的艰辛吧!”深夜里心情复杂的我将情况和感慨发短信向杨老师汇报,寻求心里的安慰和指引。杨老师很快回复:“注意安全,客观公平正义报道事实,老师等着你的好消息!”寥寥数字,却字字珠玑,点中要害。得到老师的指点,我豁然开朗起来,在随后的采访中,我秉着这个原则,无论遇到多复杂的情况,心中始终是很踏实安稳的。

哪知事情还没有结束。采访的最后一天,我们吃过午饭后走出酒店却发现门口停着三辆轿车和一辆面包车,7、8名彪形大汉就站在门口狠狠地盯着我们,带头的就是我们采访过的相关关系人。我们被控制交涉,对方表示报道会对他们有影响,要求我们最好不发,而我们则正义凛然的表示我们会客观公正的报道事实,对党、对国家和人民负责,不会因为他们的威胁而歪曲事实,形势一度相当紧张。最后在相关人士的协助下我们才中途换了一辆“本田”,顺利回到记者站。

相比采访而言写稿要顺利许多。我们三人先每人成稿一篇,经过反复修改、讨论,然后采各所长,融合成定稿。当我将洋洋洒洒六千字和照片上交给站长时,他给我回复了一条短信:“做得很好,现已发到北京总社审阅,你可先回校听候消息。”

寒假匆匆,当我拿着《人民日报》苏北记者站、《中国商报》江苏记者站实习鉴定回到学校,再次读起自己保存着的那篇新闻调查时,就象在看别人的故事一样,有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但我知道,这种感觉不是后怕,也不是单纯的高兴,而是一种熟悉的实习后收获的充实。

最近小方与我联系,告诉我稿子很快就要在《中国商报》发表了,我的心象喝了蜜一样甜。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梁达政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chen红叶点评:

洋洋洒洒的文字中可以看出文者的自信与活力;
成功的第一步就是敢于战胜自己,我们都要学会战胜自己,敢于挑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