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回望浑怀障梦断西楼

发表于-2007年04月07日 中午1:38评论-1条

每次站在黄河边上望去,都有不同的感觉,那古时候那种一泻千里的莽莽荡荡,那碧水连天的豁达无垠,我总是找不到。我想能找到雄冠两千年历史文化的浑怀障的影子就能看见这千里黄河的博大。

浩淼的黄河滚滚北上,大河的泥腥味让生活在黄河边上的人感到麻木。时不时有人认定:黄河可能自古就是这个样子,然而,浑怀障就是在这个样子的黄河里神秘地消失了,消失得无踪无影。翻开秦汉历史,上郡、北地郡、浑怀障以及曾经生活在这一带的先民们如今他们在哪里?于是将西北边疆和额尔多斯台地紧紧相连的,通行于蒙古大漠必经之路的黄河东岸的金色之道悄悄泯灭在历史长河当中,中国的西部边塞历史就形成一个断档,这也是在多民族大融合的交汇点上,黄河毫不留情地制作了一个空白点。但民族大融合并不因为这点不畅通而停止脚步,它或是用刀光剑影,或是以边塞和番完成历史赋予它的使命。用其他方式让民族走向现代化、走向联合,可到底民族与民族的冲撞还是在历史长河中迸出了火花,叫响了名字。其中,最为响亮的名字就是地处北地郡的浑怀障。

提起浑怀障,就意味着是一种无望的神秘,只有从史书中知道有这么个地方就更能折磨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许每个边塞军人打此路过都会有这样感觉。此刻,额尔多斯台地横亘南北,横山余脉就断在黄河边上。东边有的是无尽的大漠,西边璀璨的大河明镜般镶嵌于天地之间,骄阳之下,西陲,卑移山(贺兰山)苍翠清幽,山下烟霞笼罩。塞上江南美誉四海。北方游牧民族逍遥的牧歌起伏回荡。浑怀障居大河边上,往北去是述不尽的乡愁,,于是才有了“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的惆怅,“马愁不急行,雁过不留声。”的无奈。

提起浑怀障也就不能不说说与浑怀障密切相关的历史名人蒙恬,也不能回避秦王朝对中国封建制的贡献。秦王朝辉煌而短崭,仓促间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星空摧残地闪耀了一下,那闪耀又是无比明亮,对于历史只可说是一瞬间的事件,但其影响却深远厚重。浑怀障就是那时候由蒙恬将军主持修建的。

远远望去,那可是个多么好的啊!看来蒙恬将军筑城选址也是煞费苦心了。从银川平原开始到石嘴山的这一全长二百公里的地段,浑怀障是当之无愧的。它俊秀挺拔地耸立在黄河边上,雄踞河东漫道水关紧锁湮道,直逼北方匈奴。八百里秦川的北方边塞第一镇就这样由蒙恬修筑而起,也因为有了蒙恬以及蒙恬不多几年的重整收拾,北疆安宁。

由石门坎上山,途经去马兰花草原的过路处,那里的烽燧是至今全境内保存最完好的烽燧,刀削一样笔直的土基角仍然透着千年古韵。我一直认为全境烽燧就是浑怀障的余脉,历城郡守将建安县甚或是广润县的先民们督促去守各个烽燧。号角连天,烽烟漫道,雄关雾锁,长河落日,晨风掠处,草低见畜,马踏飞燕北望阴山。

因此,千百年来,这片土地上多民族在此留有和谐与不和谐的音符,至今仍然诵唱着苍凉沙哑、豪迈奔放的草原民歌。这里的风俗留有草原民族的胡风由来已久,大块肉、大碗酒,已经鲜有羊粪火炕让西北风抽出冬日最温暖的舒适。肥肉块子兑烧酒,神仙请不动老酸菜烩大肉,既是文明都市的客人也口谗。

浑怀障的历史地位也由于时代的变迁越来越重要。曾经的辉煌是由黄河赐予,同样,它的神秘消失也是黄河的绝唱。每天,太阳从这里升起给浑怀障第一缕霞光。黄昏时万道霞光击散笼罩的烟霞送北地郡如眠。

历史上曾经有一位清丽的女子就这样经过浑怀障走向北方,走向匈奴,那就是昭君和亲了。也许她经过浑怀障,也就以为今生今世再也看不见长安,看不见中原,终于抑制不住洒了一掬恋乡泪,内蒙古鄂托克旗的一道梁上有几滴泪似的大湖,据说就是昭君泪幻化的。

黄河已经耗去了太多的元气,浑怀障只是在我们的梦中。黄河文化早将浑怀障写如历史了。回望暮色下的浑怀障却依然是那样的如诗如梦!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梦断西楼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古草 | 荐/古草推荐:
☆ 编辑点评 ☆
古草点评:

浑怀障的风貌
从人间消失了
但我们却有幸
从你翔实的文字里
再次领略到了
它厚重博大的历史:)

文章评论共[1]个
古草-评论

欢迎新朋友,欣赏你大气的文字:)at:2007年04月07日 下午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