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我在农村婚宴上wucun

发表于-2007年04月15日 晚上10:12评论-0条

对农村的日渐生疏并不妨碍游子对她的深深眷恋。坐在一家办喜事的宴席上(农村的宴席当然是在户外大街上),任阳光撒向人们的欢颜。主家的门口一侧是一个演出的乐队,有传统的唢呐,锣鼓……还有西洋的架子鼓,电子琴,称得上是中西合璧了。演唱的曲目既有城市流行最前沿的摇滚歌曲,也有我们这个民族最经典的戏曲、民歌。一曲唢呐独奏《百鸟朝凤》,博得了满堂彩,一首刘德华的《开心马骝》,让年轻人大声呼喊。终于有村里爱吼两嗓子的人忍不住了,很快在乐队老板的指挥下开始了一场联欢,或者是竟唱……

在这样的场合中连谈话也有点困难,但这并不妨碍大家喝酒。有酒盅的时候少,用碗的时候多,卫生条件谈不上好,但是在农村你就不能挑剔卫生,这样会拉开你和村里人的距离。他们不是不想讲卫生,实在是条件所限,还做不到罢了。不过近来也看到有的农民在用卫生纸来擦干净筷子,总算一个小小的进步。

今天的农村依旧是封闭的村落,如果不是有这样那样的红白喜事,即使是亲戚,也是多年不见。于是拉开了家常,扯上了关系,把各处的加工过的新闻、旧闻再加工润色一番后散播开来。听着不着边际的传闻,我无奈地叹了口气,哎,谁让我们没有正常的公开的透明的渠道呢?再者,官重民轻恐怕是许多当政者的真实想法,谁管你老百姓传什么呢?

欢歌尚未唱尽,欢宴却已悄悄收场。帮忙的同家族人开始收拾桌上的碗筷和剩菜剩饭,并且开始准备晚上的另一场欢宴。

我们的农村也需要文化,可农民弟兄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呢?我曾看到过一个大学生在农村的村民中间唱那首刀郎的《二零零二年的第一场雪》,总有一种怪怪的感觉,引不起现场听众的共鸣。看来城市的流行文化和他们是有距离的。而当一首经典的民歌或者戏曲开始时,总有无数的掌声和欢呼声。在城市里,民族的东西越来越少,甚至于我们对他们的感觉也越来越淡。流行的歌星好象更能表达我们浅薄、脆弱的人生体验和历程。官员们更关心经济的发展,市民们更关心自己的收入、支出,而民族的东西却深藏在广大农民中间。他们为演员的每一个成功的音调欢呼,在欢呼中体验着人类之间相通的感觉。

或许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农民会逐渐消失也未可知,但这并不妨碍民族文化的延承。当一曲《茉莉花》缓缓奏响的时候,整个民族的心灵都在轻轻颤动;当一首《梁祝》悠扬响起的时候,唤醒的又何止是中国人的心声。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wucun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龙翔云舞点评:

一场婚宴引起一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