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爱情?从字面理解,爱情似乎是与爱相关联的感情;但是,人类相爱的客体很多,比如,有人聚财,有人恋物,有人沽名,有人钓誉,有人喜欢吟诗做画,有人醉心丝竹音律,有人眷恋山川风景,有人喜爱花鸟虫鱼……人类这些追求与爱好,都与爱字相关,但你总不能把它们统统说成是爱情吧?
那么,如果把爱情理解为,男女之间的相爱之情,又当如何呢?这么界定爱情,也没有说清楚爱情的本质。因为男女之爱,也是五花八门的,上述的贪财恋物、沽名钓誉等欲望,都可能成为某男爱某女或者某女爱某男的动机。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与动物养殖场的主人,对自己豢养的动物的关爱并无二致。因为这些动物的生死存亡,都与主人的经济利益挂钩,场主所以对其精心饲养和呵护,完全出于个人的利害得失。这种女人对男人或者男人对女人的态度,与纯洁无私的爱情,决不能同日而语,纯真的爱情是掺不得半点利己之私的。
爱情是一种极其微妙而又复杂的难以言表的感情。它是浪漫的、迷茫的、突发的、超意识的、非理性的、甚至有时是荒唐的;但同时又是一种绝对真实的难以抗拒的感情。
迄今为止,古今中外,没有一个人能说清楚什么是爱情,甚至可以说,一切想给爱情下个为世人所一致首肯的定义的做法都是徒劳的。
爱情究竟是什么?人们真的说不清楚;但是,爱情不是什么,人们却能看出点儿门道来。爱情不是物质需求的满足,不是价值取向的合拍,不是情趣爱好的相投,不是容貌俊美的吸引,甚至也不是志同道合的默契;爱情不是交易、不是崇拜、不是尊敬、不是羡慕、甚至也不是赞美;爱情不是法律规范的体现,不是道德品质的考验,甚至也不是人格的底线。
总之,一切以理性的标准所做出的是非判断,都不适用于评判爱情。这里应该指出的是,爱情作为一个人在内心深处萌发出对另一个人的爱慕之情,它与恋爱并不是一回事。一个人对他人有什么样的真实的感情,那是他做人的自由和权利,是天然合理、合法的,爱他人是没有罪过的,不应该接受任何是非判断。那种抓"思想犯"以及"狠斗灵魂一闪念"之类的做法,根本不适合于对待爱情。
但这里所说爱情,只限于内心深处的情动,如果由情动进一步发展到行动,即开始采取恋爱行动,那就有个应不应该的是非问题了。比如,当年郭沫若先生曾暗恋过他的嫂嫂,但他只是心动而没行动,他后来在自己的作品中坦白了这件事情,这除了表明他做人的坦诚和磊落外,是无可指责的。如果他要采取行动,那问题可就严重了。
近年来,有些关注女性问题的专著和论文的作者,硬是摆出一副爱情理论家的架势,煞有介事地为爱情下定义,提出爱情应该包括几大要素,并指出处理爱情应遵循的几大原则。其实,这些论调不是自欺欺人、就是胡诌八扯,与爱情的真正的涵义和本质相距甚远·
思想家、教育家、伦理学家以及生理学家们,所以在爱情的研究中屡屡碰壁,就是因为他们那套理性思维的科学方法,根本就不适合用来研究爱情问题的。从爱情发生的原因来看,它既不遵循科学的因果关系、也不遵循哲学的逻辑关系、甚至也不遵循伦理学的道德关系和经济学的价值关系。陷入意乱情迷的热恋者们,往往失去了理性的清醒,陷入情感的迷狂,他们在意乱情迷的时候,不计较利害得失、不顾行为后果,甚至也不顾及廉耻,如任其一意孤行,可能酿成始料不及的后果。
面对着这种不遵循规律、不讲究道理、不计较得失的迷狂的爱情,识相的理学家们最好免开尊口;其实,除了诗歌、小说和影视艺术,对爱情的实态能进行一点跟踪写照外,其他一切学术领域的专家们只好装糊涂。
说实在的,人们对爱情的认识的确很糊涂,姑且不说爱情的本质是什么?到目前为止,人们连爱情这件事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还在争论不休。从古至今,文学、艺术、哲学、教育和政界的精英们,对爱情的评价一向是大相径庭的。如果从学术的群体来划分,文学、艺术界对爱情多持颂扬赞美的态度,这大概是由于爱情的美丽和温馨,成为他们行业的罄竹难书的永恒的主题;与此相反,哲学、教育和政界则对爱情持诋毁仇视的态度,哲学界所以对爱情乃至婚姻深恶痛绝,可能由于他们的理性思维在爱情领域碰壁,而教育和政界所以仇视爱情,是因为爱情和婚恋往往给正常教育和社会管理添乱。
有些人所以诋毁和否定爱情,从认识根源来看,他们都没有从人类自身属性是来为爱情定性,因而常常把人类的爱情与兽性的肉欲混淆在一起。人类自身存在着三重属性:即人性、神性和兽性。这三重属性在人类生活中,派生出以下三方面的需求;首先,人对名誉、地位、成就和财富等的需求,这是人类所独有的需求,不管多么聪明的动物都没有这种需求,这是人性的体现;其次,人对命运、真理和信仰等的关注,这是超越凡人物质生活的精神需求,这是神性的体现;最后,人还有为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的物质需求,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衣食男女,一切动物都有这种需求,这是兽性的体现。不少哲人和名士,也就抓住这一点,把男女关系中的爱情定位在兽性范畴,把爱情看作是动物性中传宗接代的手段,硬是把爱情同兽性的肉欲扯在一起。如果说在茹毛饮血、男女混交的洪荒时代,这么评价男女之间的性关系,倒也说得过去,因为那时侯人与野兽的差别的确不大。但是,人类文明演进至今天,人类在衣食男女方面的需求,再不像动物那样,进行"纯自然"状态的摄取,而是按人类文明的标准,对摄取对象和摄取方式,进行了越来越深入的人工改造。这就是说,当今时代人们对衣食男女的需求,已经不是自然状态的生物性需求了,这是一种人化了的生物性需求,这是文化对生物性的需求的注入和渗透,这是人性对兽性的改造和取缔。在男女关系方面,作为人性对兽性改造的成果,那就是爱情,爱情是超越兽性肉欲的文化精华。
人世间,没有那一种事情能像性爱那样,被弄得那样黑白不分、是非颠倒,造成那么多的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事实是,恋爱这种情感谁都可能发生,而且谁都应该发生,一个人若是一辈子都没有爱情经历,那么,不说白活一世,至少也可以说是人生一大憾事。而且,现实生活中还不断提供"爱情补课"的事例。就是好端端的一个家庭(所谓好端端的意思就是,这个家庭夫妻并无什么大矛盾,相安无事地过着平静的日子),男女双方在两性问题上从来也没有什么说道;但是,由于某种原因,男人或者女人突然生了花心搞起婚外恋来,于是家里外头都大呼小叫地感到奇怪。其实,一点也不怪,这是一种缓慢的情感觉醒,这是一种可怜的迟到的爱情。说明爱情作为一种潜在的情愫,就像地心内的岩浆一样,总是要伺机引起造山运动的。在婚前男女相爱是正常的恋爱,而在婚后就是不正常的偷情。所以,没经过恋爱过程就结婚,而婚后夫妻双方又没及时补上这一课,这就难免给第三者插足留下了下脚的地方。
讲到现在,我觉得我还没有说清楚究竟什么是爱情。我所以没有把这个问题说清楚,不仅是由于我没有能力说清楚,更主要的是我认为没有必要说清楚。在我看来,感悟和判断真正的爱情,比口头上给爱情下定义更重要。这就好比患者到医院去就诊,患者期望医生准确地诊断出他是否得了某种疾病,而医生作不出准确的诊断,却大谈这种疾病的定义,这有什么用呢?
我认为,对没有恋爱体验的青年人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系统研究爱情的理论和常识,而是通过类似于经验之谈,提高他们感悟和判断爱情敏感性。这样一旦爱情的信使来临时,才不至于手足无措、心慌意乱。
那么,如何来判断爱情呢?判断爱情靠感觉。爱情很像一种相思病,它的突出症状便是,心里总是惦念着一个人,一眯上眼睛他(她)的音容笑貌便在面前浮现。如果你来找我进行心理咨询,让我诊断一下你是不是在恋爱。那我首先向你提出一个问题:在你遇到大喜大悲的事情的时候,你最先想到的是谁?你最希望谁在场,而他(她)不在场的时候,你心里最不好受?比如,当你获得成功受到嘉奖,在掌声雷动的受奖大会上,因为什么人不在场最使你感到遗憾和失望?在你遇到巨大的灾难感到孤苦无助的时候,因为什么人不在你身边使你感到加倍的凄苦和可怜?什么人在场时,你能遏制自己的邪念不去干坏事?什么人在场时,你想逞英雄总想表现自己?什么人在场时,你特别关注自己的形容,当发现自己的打扮并不是最佳选择的时候,而懊悔不已?……如果上述所有问题的答案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那就确诊了。(冷光)
本文已被编辑[那片红帆]于2007-4-18 23:02:59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lengguang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