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是一座名城,名胜古迹繁多,我慕名久已。去年十月,我和几个朋友,游游览了这里。
荆州又名江陵,是历史名城,它座落在辽阔富饶的江汉平原上。汉朝的时候,就很著名,是历代王朝屯兵置府的重镇、兵家必争之地。李白不是有“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句吗?可见古时的江陵想当闻名。
古时荆州分为三层,外边是水城,中间是砖城,里面是土城。据说为了坚固,防水,城墙条石缝中浇灌了糯米浆。传说三国蜀将关云长镇守荆州时,时局动乱。王母娘娘派九位仙女下凡,说这里刀兵动得太多,要收回置于神地,不准凡人争夺。关公不肯让出,就跟孔明讨了一个计策,说:“你们在西北,我在东南,各筑一城,城周五千步,天黑始,鸡鸣止,谁先筑好,谁就管理这个地方。”九位仙女用衣裙兜土,关公采用了孔明的计,伐芦苇以筑城。关公的城修好后,仙女的城尚未完成。关公派人学公鸡啼鸣,九位仙女只好认输,羞愧地上天去了。现在北门外还有个地名叫九女琢的。当然这些都是神话传说,然而有历史记载的,关羽为了防范东吴,确实在汉代旧城旁筑了一座新城。现在古城墙是隋将季兴所造,后屡废于兵患,现在的城墙是明代修复的。
清晨,我们早早地就出发,来到东门,开始游城墙。出城门,我们沿着城外小径行走。小路野花点缀其间,沿途松柏夹道,树林深处还可以看到一些墓地。我们紧靠着城墙行走,仰视城墙,呀,真高,大概有十多米吧。
荆州的城墙保存很完整,围城十六里,东西长而南北短,依地势而建,迂徊曲折,极为壮观。城墙质地坚实,经历了三百余年的风风雨雨,至今还非常完好。古城有六道城门,保存完好的有三道,即南门、北们、西门。城外护城河宽阔而湍急,围城而流淌,粼粼波光,清澈见底,时有游鱼跃于水面。城墙高而坚,水宽且深,这真可谓是“铁打荆州府”。
在小北门处,攀缘而上,我们登上城楼。站在高高的城楼上向南眺望,荆州全貌收于眼底。城墙两侧多树木,内侧是四季常青的松柏,在秋风中傲然挺立,象一队队列队的士兵。外侧是水杉,水杉的叶子被秋霜打红了,远愿望去真有点“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意境。道路两旁秋菊吐露,黄白相间,芬香入鼻。时值仲秋,秋游的人很多,俊男靓女,比彼皆是。
亭午时分,我们来到玄妙观。玄妙观位处城墙内侧的一块高地上。观前有一块石碑,高丈许,上面的字画依然很清晰,细观看,上面有“九老仙都宫碑”字样,碑文是元代欧阳文大学士所作,由危素书写,字体刚劲。过碑百步,有一三层的亭阁,朱柱黄瓦,飞檐雕栋,门楣上有一大匾上有“中兴门”几个大字。穿过大堂,再走三四十步,就可以看见有一座庙宇,较“中兴门”高,登石阶二三十,来到大门,门上写有“三天门”字样的大匾,大门宽十数尺,两侧各有一个麒麟,张着嘴,互相对视。进得大门,内有上百米大的平台,穿过平台,就可以进入正堂,正堂内朱柱四立,墙壁上尽是碑刻,刻的是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字画。
离开玄妙观,我们找了个小饭馆用了午餐,又回返城墙,继续向西行,走了不多时,抵达北门。北门是诸门之首,极其壮观,城楼巍峨雄健,高高矗立在城门之上,古貌依然。墙自此宽阔起来,除正墙外,还有护墙,城墙上十人可并行。我们徘徊其间,幽思肃然,仿佛夕日的戍城将士喊杀之声犹鸣耳际,城上硝烟扑鼻而来。
我们沿石阶下楼至城门,城门很宽阔。此门又称“柳门”,城门外是通京都的驿道。苏轼诗云“柳门京国道。”古时送友到京城的人,到此多折柳道别,故称“柳门”。
下午三时许,我们穿过过西门,沿小溪而上,前去游览太晖观。数里之外,就可以看见绿树中太晖观的房顶高高地耸立于群楼之间。入得观来,古松怪柏遮天蔽日。我们沿着一条甬道,上数十石阶,登上一平台,就进入观内。导游告诉我们,此观为明成帝年间江陵湘献王所造,铜瓦盖顶,金碧辉煌,以“小金顶”、“赛武当”著称。门前雕花石栏,花纹精细。门楣有一匾上面是“朝圣门”三个大字。正殿宽阔,有百来平米,殿内有大柱二十根,由汉白玉雕成,每根柱上都有一条龙盘绕,栩栩如生,作欲飞之势。殿中有关公、周仓等塑像。
殿内四壁有很多浮雕,浮雕高尺余,尽是武将。持刀的、舞剑的、张弓的、骑马的……应有尽有,共四百八十个。其姿态,相貌各异,没有一个是相同的。
太阳快下山了,我们离开了太晖观,返回城里。尚有著名景点开元观、纪南城等未来得及游览。开元观地处西门,建于唐代;纪南城在城北十华里,是楚国的都城,楚国有二十个国王,前后四百一十一年在这里建都。现在是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南方最大城市的遗址——“楚纪南故城”,这里遗存着丰富的楚国文化,等待后人去发现。
游览了荆州古城,古城墙的雄姿和众多的名胜古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先人创下的这些伟业无不令我们折服·
-全文完-
▷ 进入一之山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