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新疆兵团农场连队印象一之山人

发表于-2007年04月24日 清晨7:51评论-0条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场的布局都是比较规范的。团场一般以番号命名,什么143团,144团,122团……,连队是什么1连,2连……11连,12连等等·团部都有通往各个连队的公路,公路两旁是整齐的林带,林带里有高高的白杨树和婆娑的柳树,行进在公路上就象进入了一条绿色的长廊。公路两旁是长方形的条田,条田之间有灌溉渠道相隔,渠道两旁是茂密的林带。

一般连队都规划得很好,整齐道路,整齐的林带,整齐的房屋。而且各种设施也很齐备:学校,托儿所,商店,卫生室,缝纫社,理发店……无所不有,简直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

进入连队就可以看到连队办公室,一排还算整洁的小平房,这就是两连队首脑机关。挨着办公室是大礼堂,一般用来开大会,看电影什么的。礼堂的后面,是连队的食堂,离食堂不远处有一眼打得很深的机井,清澈的地下水从铁管中流出,冬暖夏凉、甘洌纯正。水从铁管里流出,流入水泥预制板砌成的两口水池里,前面一口洗菜,后面一口洗衣服,洗完衣服的水就沿着水渠流走了,去浇连队里面的林带,连队里的林带因为不缺水树木都长得很茂盛,郁郁葱葱的柳树,高大挺拔的白杨……整个连队都掩映在绿树丛中。每到星期天、节假日水井边就是一道风景,不时有男人们挑着水桶走来,碰上熟人打个招呼,闲聊几句,然后在水管上接满水,忽闪忽闪地挑着水回家去;女人们有的蹲在水池边,有的站在水渠里,她们在洗菜、洗衣服。三个女人一台戏,女人们闲下来总有说不完的话。小媳妇们、老娘们讲的大多是有盐有味的“荤话”,她们总是那么放肆,那么无所顾忌,又说又笑,有的笑得前仰后翻,有的笑得捧着肚子直喊娘……她们的浪笑声,让没有结过婚姑娘们听见,把脸羞得彤红,菜和衣服都来不及洗完,就得远远的逃避了。

在大礼堂左右是职工们的住房,前面是集体宿舍,那些还没有结婚的单身职工住在这里,几个,十几个人住一间大房子。集体宿舍后面是家属区,一幢十几间房,一家一间房,前面总是堆满了高高的柴火垛,这是他们利用星期天到戈壁滩上挖的红柳根和梭梭柴。这些住房一般都是用土坯盖的,上面是拱型的,人们叫它窑洞,还有地窝子,所谓地窝子就是在平地挖下两三米深的大坑,四壁修整好,再抹上草泥,上面用柳枝和芦苇盖上,抹上泥就成了,住地窝子还是很舒服的,冻暖夏凉。连队的职工要结婚了,住房是不用掏钱买的,有空自己打一些土坯,请几个朋友帮忙,几天就可以造出一间房来,房子造好后,再在前面搭一间小小的厨房,一个新家就安顿好了,于是小两口就在这里生儿育女。

七十年代后期,我在准葛尔盆地的一个团场的一个连队待过两年,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高中毕业,我和我的同学们来到这个连队。我们这样一帮热血青年,除了和老职工们一起种地、栽树、修水渠······还搞宣传,演节目。缝年过节我们总会组织起来自编很多节目,为职工们表演。我们常常演连队里的好人好事,所以深受职工们的欢迎。我记得,我们的一个女同学,冬天拉沙改土时被压死了,我以她的事迹写了一首长诗——《悼战友》,晚会上同学们用以进行配乐诗朗诵,打动了很多人的心,观看的人无不泪流满面……我们就是这样,给连队带来了无限的生气。

离开那个连队已经二十多年了,我还时时想起它,想起那个火红的年代,想起工作和生活过的的同学们。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一之山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一碗凉茶点评:

那些珍贵的记忆,足够铭记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