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马屁”“与顺竿爬”
有种流行病叫“拍马屁”,我们云南德宏称其为“顺竿爬”。
小时候的一个晚上,我正在听明明爷爷讲故事,附近一位从外地来做生意的人来串门,坐下后那位生意人就海阔天空地吹起牛来。其实,生意人吹的没什么大道理,也不是什么新东西,可邻居二愣子却竖着耳朵听得如痴如醉,不断地说生意人的话让他增长见识,说生意人厉害。讲了近两个小时后,生意人的话仍如倒豆子般源源不绝,明明爷爷站起来说:“啊,不好,下边有只老鼠顺竿爬!”我听了立即往明明家的院子望去,却不见哪里有老鼠顺着竿子爬。但这时,生意人却不再说话,几分钟后即约着二愣子走了。
后来,我问起明明爷爷为什么说“下边有只老鼠顺竿爬”,明明爷爷告诉我,是讽刺二愣子什么都听那生意人的,只会拍马屁,和老鼠顺着竿子爬一样,我才恍然大悟。
30多年后的一天,在明明工作的那个城市里,我请多年不见的明明和一伙朋友吃饭,已在一家单位任行政科长的明明带了单位的领导前来赴会。面对一桌的朋友,明明先是介绍单位的领导来自某某名牌大学,接着介绍领导的为人、成绩、权力影响。待大家自我介绍完后,明明又忙着介绍领导对人怎么的好,处理事务怎么有魄力。明明介绍完后,其领导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说起政坛上的种种怪现象,明明则在旁边不时附合,于是大家都没有话好说了,一伙好朋友最终不欢而散。在大伙走尽后我不满地对明明说:“才几年不见,你就怎么变成了‘顺竿爬’了?”明明笑着说:“唉,没办法呀,我们在官场上必须这样,这是政治上的成熟呀!”他说,他最初到行政单位时,说什么话都是直来直去的,不懂得顺竿爬,拍马屁,所以处处碰钉子,后来终于得高人指点,学乖了,懂得拍马屁了,也混得顺利了。我沉吟半天说不出话来。我知道,官场有官场的实情,但未必每个从政者都这样。我只能说:“看来你小子要当一辈子的‘顺竿爬’了!要是你爷爷知道了一定会揪你耳朵的。”
一说到顺竿爬,拍马屁,就想到和珅。他该是拍马屁的大老总了。他的功夫也真是了得,把个乾隆皇帝拍得熨熨帖帖的,自己就顺顺溜溜地搜刮民脂民膏,以至于他私人家的银子比国库的还要多几倍。拍马屁的目的只有一个,无非是取悦于人,从中得点好处。拍着拍着,弄钱的机会就来了;拍着拍着,当官的机会也来了。于是就轻易而举地青云直上了。而这一切,是任凭一个老实人如何勤勤恳恳地工作,都难以获取的。应该说拍马屁的学问并不是很高深的。它的根本的技巧就是说恭维话,用花言巧语把“拍”的对象粉饰一番,即使是他的污点,也给予美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拍马屁和顺竿爬也属于一种生存的本领,而且是很要功夫的。没有甜甜的嘴皮不行,没有厚厚的脸皮不行,没有软软的骨头也不行。若能做到这三点,就算是修炼到家了。
中国还没有一部关于限制和惩罚拍马屁的法律,所以,拍马屁的人照样吃香的,喝辣的。于是,拍马屁的人就越来越多,拍马屁的队伍就越来越壮大,拍马屁的技术就越来越高超,拍马屁的前景就越来越广阔……唉!这事好像谁也管不着!不过,我们还是希望那些嗜好别人拍马屁的人,洁身自爱一点,别把屁股都露出来,撅那样高,让别人打鼓似的拍;同时也希望有拍马屁嗜好的人也讲究一点职业道德——祸国者不要拍,殃民者也不要拍……如果仅仅是想得点蝇头小利,弄个一官半职,让一家老小过几天舒服日子,那么,只要跟自己良知和羞耻之心请个假,就尽管拍,尽管爬吧。
欢迎从以下地址查看我的更多好文章和边境风情图片:http://www.dh135.cn/html/blog/23/
-全文完-
▷ 进入杨清舜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