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了不起的李敖侬苞

发表于-2007年04月24日 晚上7:31评论-3条

看过李敖的作品已有一段的时间了,心却一直宁静不下来。李敖这名字深深地刻记在我的心中。于是我想,总该写点关于李敖的伟大的东西了。

李敖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按理说像我这样的卑微的后生,是压根儿没有资格去写关于李敖这样伟大的人物的东西的。顾念作为一个忠实的读者,把读后的作品及其作者作些读后之感诉诸文字,以示自己澎湃之情,或许也不为过;况且李敖是一位非常讲言论自由的人,他或许也不会为我写点读后感之类的涂鸦制之作,而责罪于一个忠实的后生吧。于是我戚戚的执起笔,写了如下文字。

李敖是一位了不起的风流的人物。

李敖之所以了不起,之所以伟大,在于其“傲”,在于其真,去之则李敖将不再是李敖了。

没读李敖作品之前,常听同学说台湾的李敖非常的傲。究竟是怎么个傲法,则不得而知。说实话,在听到同学跟我说李敖的傲之前,我根本不知道台湾有个李敖,一个响当当的,一个锤不烂的李敖,一个中国当代有资格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的李敖。由此可见,我是何等的孤陋。

李敖太傲了!是的,他很“傲”,但又不尽然。李敖的“傲”,不是骄傲,更不是自负;而是一种充塞天地,弥漫六合的傲然之气,傲然之骨。这傲气,这傲骨,惊天地,泣鬼神,可与日争辉,和月比明!李敖的傲,在于其敢说,在于其敢横眉冷对当政指,俯首甘为台湾人民的民权作孺子牛。台湾有人民言论的自由吗,有,也只是争对“我”李敖一人而言,至于其他人,是没有的。那是因为“我”李敖看到当政的伎俩,因为“我”李敖是举世皆醉我独醒,看到当政丑陋的面目,“我”抓着牛的鼻子,所以“我”有了言论的自由。用李敖自己的话,他是这样说的。但在拥有这样“言论自由”权力的背后,李敖付出的却是惨重的代价!一次又一次或长或短的连续不断的牢狱生活,这便是李敖作为公民拥有言论自由权力背后的代价。其实,李敖的伟大也在这一点傲气,傲骨上。你关“我”李敖,可以,但你禁不住“我”自由思想的权力,你禁锢不了“我”言论的自由!十四年的牢狱生涯刚刚被释放出来的当天,李敖便召开记者招待会,慷慨陈词,大放阙辞,把当政骂得狗血喷头。国民党你说你给人民自由的权力,但你为什么在这几十年来,把台湾人民锁在岛屿上,使许多台民与大陆的亲人天各一方,一衣带水的距离,却亲离子散,饮泪含恨而不能相聚?这是什么自由?!所以,当你读到李敖的这些发自内心的激昂愤恨之词,你不得不拍案叫绝!李敖的傲,之伟大,便在于此。

在学识方面,李敖更是“傲”了。他始终如一的说:我是金子,我中国文学第一,写白话文第一,史学第一,读书第一……反正我是第一,行行第一,中国五十年前后没人超过我。李敖他是空前绝后的。他这样评价中国文学,“在我眼中的中国文学,只是可怜的‘小脚文学’”,“我们的五前千年文学史中,没有大气魄的诗,没有大气魄的剧,没有大气魄的小说,没有大气魄的作品”,“至多只是在一首小诗,一阕小词,一段小令,一篇小品,一个小故事里打滚”。一个不变模式的翻版,毫无创新可言,翻开中国文学史,惨不忍睹!乍看,大多不问青红皂白的人会说:李敖的口气与言论未免太过了,狂傲得太过甚了!怎么中国的文学史中,怎么连一部成看的著作都没有,像《红楼梦》,《史记》等这些是什么?!可细想,李敖所说的又无不一语中的。李敖是站在批判的立场上对中国文学史进行批判的。的确,像我们常常认为是国粹的诗词,在千余年来,都只是惯例地表达最感性的东西,抒抒发个人的哀怨喜悦等情怀之类的文字,毫无严密的思维推理,与西方文学相比我国的这些文学作品便显得感性多了。而无论是在文学,社科,还是自然科学,如果想要得到进步和发展,就必须对先前的知识,文化进行批判与继承,否则便会固步自封,毫无长进!其次,在现今的商品文化中,在物欲横流与利欲熏心的冲击下,试看中国大地孜孜致力于纯粹文学创作的人又有几人?面对这样疮痍的背景下,李敖是有忧患意识的,他担心中国文化的走向,所以他说自己空前绝后,这不是一种自大,而是在现今的文化氛围或趋向中,向后生们提出了逆耳的激励。只是李敖采用的是激进法。李敖他说自己绝后,但并不禁止后生们超过他。这难道不是一种无言的激励吗?再次“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国历代文人都有自命不凡,清高脱俗的心态,他们敢说“大话”,是他们有才华的体现,也是对自身价值的一种自我肯定!试想,如果作为一个文人,连自身的价值都不敢自信的作出一个价值的评估,何不如归去耕种,从此不再以文人自称。李敖内充实而溢于外,所以他内心始终充塞着一股自信的浩气。他所言的,是一种对自我的中肯,一种敢为天下先的担道的责任!(说到古代知识分子,李敖是不也不能与他们同日而语,不肯与他们同列的,因为李敖要比他们聪慧,高明得多,古人在李敖的眼中是不屑一顾的。但且让我这样说吧。)

李敖最会读书。在中国历史中,常用学富无车,汗牛充栋等词来说明人读书之多和藏书之多。但在汉朝以前,所谓的书是竹简,一大堆竹简,其实里面所写的并无多少内容,甚至汉朝以后,虽然纸的广泛应用,书中的内容依然不多。与当今的书相比,简直是黯然失色,相形见绌。李敖说:清朝陈梦雷说他“读书五十载”,“涉猎万余卷”。他编出的《古今图书集成》,“看来陈梦雷读书之多,该在古人中第一了。”但在李敖眼中,陈梦雷读得太少得可怜,比起他来,陈们雷简直就是小儿科了。他说:“读书之多,的确可说中国人无出其右。”

李敖读书多,且会读书。在当今,会读古文的,按李敖说,唯他一人。他读懂,会读,会透过文字的表面走进先人的思想本质;但是他并不拘泥或是陷入书中,他会在读古书中挖掘悟出新义,从古书中走出来,古为今用。李敖真的做到了读古人书,做现代人。与那些迂腐的书生书呆子相比,李敖真是高明得多。的确,从李敖的文章中,我们不乏感到其知识的渊博,引典讲史等的旁征博引,我们无不为其才华折服。

李敖是孤独的。李敖的孤独是因为他政治,敢爱敢恨,洁净。李敖指责台湾当政的丑行,是名声赫赫的;盛名之下,掩饰不住孤独的身影,许多年来,他一直茕茕孓立,形影相吊,一个人也一个军在战线上孤军奋战。后来,来了一个叫柏杨,曾与他奋战一段时间。柏杨者,前身为国民党籍,在国党中任过不小的官职,后被下野;下野后由于“看透”国民党的丑行,于是站到李敖的一边,携手进行奋战。那段时光,他们曾是“密友”,后来柏杨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几年后出狱便畏惧当政再逮捕而退缩,又跑到国民党那边,转去研究什么《丑陋的中国人》,甘做御用文人。于是李敖便与其绝交,分道扬镳。柏杨继续他的宦官生涯,而李敖则继续他的孤军作战。壮哉!李敖。不畏权贵,只为心中的那一股正气,敢为民请命,痛斥当局,并从一而终!从这些可以看到李敖身上流淌的是中国几千年来文人的价值追求,对道的不懈追求,宁可在孤独凄苦中生活,也不愿放弃对道的追求,这便是李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今许多人,为一己之私而不顾人格的尊严,对上司,对权贵,曲意逢迎,连内心一点的棱角都丧失殆尽,更不用说对道的追求了。与李敖相比之下,简直是天壤之别,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便昭然于日下了。

李敖没有渡过洋。在当今文凭包装下的社会,他没有漂亮的“外衣”,但他本身就是金子,金子不管在哪里都会发光的,那些铜虽在外表渡上金,也掩饰不住里面铜臭的本质。这就是一个求真的李敖。

我欣赏李敖的“傲”,正因为李敖的这种“傲”这种真,中国才出现了许多为民请命的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一部中国古代史才变得生动活泼,而不是被帝王将相任意粉饰的产物。中国需要李敖式的人物。

我是凡人,今生不可能成为李敖式的人物,只求在日常生活中,以李敖为榜样,学得其点皮毛,不致“失其本心”,足矣。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侬苞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 | 荐/文清推荐: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李敖是名人,
也是能人。
在电视里看过他的讲演,
才气与才华,
是我们欣赏的,
同时也要学习他的长处。
正如作者所写:
我是凡人,今生不可能成为李敖式的人物,
只求在日常生活中,以李敖为榜样,
学得其点皮毛,不致“失其本心”,
足矣。

文章评论共[3]个
文清-评论

欣赏李敖的才学,同样欣赏朋友的文章。问候晚上好!
  【侬苞 回复】:谢谢 [2007-4-25 19:12:44]at:2007年04月24日 晚上9:34

凡可凡-评论

朋友,写得不错,加油!
  【侬苞 回复】:谢谢 [2007-4-25 19:12:26]at:2007年04月24日 晚上10:07

三月-评论

不错,期待有更多的评论。
  【侬苞 回复】:谢谢 [2007-4-25 19:12:08]at:2007年04月25日 下午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