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青春
生命中我们要走过许多不同的驿站,每走过一个,我们都会有着不同的感受:或刻骨铭心;或平平淡淡;或感动不已,可是不管怎样,我们都在体验着生活,享受着生活带给我们的欢欣与活力,承受着痛苦与烦恼。正因为这样,我们才逐渐了解生活,慢慢成长起来。回首师大的四年生活,虽说不上是感慨万千、刻骨铭心,但至少还是充满了淡淡的记忆与心灵的追求。
刚进大学的我们充满了好奇感,呼吸着自由与新鲜的空气;尽力地展示着自己的魅力,感到生活的美好与怡然。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对这种生活方式已司空见惯,又开始觉得生活有些厌烦,甚至出现空虚与无聊的状态。曾几何时,“无聊”与“抑闷”成为我们年轻一代的口头禅,此时的我们缺乏一种年轻人应有的活力,生活没有明确的目标,对未来充满了迷惑,彷徨与不安。可我们会对自己的青春负起我们应承担的责任。大一,大二的岁月渐行渐远,但这却铸就了我们对生活的理性思考——我们的未来在哪里?难道我们的大学生活就这样随之而流逝吗?
于是,我们重新审视生活,认真倾听来自心灵深处的声音。我们似乎找到了自己的奋斗方向,开始一鼓作气地为之而努力。可现实中,许多意想不到的因素却时不时地出现并羁绊着前进的脚步,困顿我们的心灵。有些人因为看到别人在自己的路上走得很远,顺畅时,潜意识中就会产生一种自卑心理,觉得自己的进步甚微而怀疑自己的方法,能力与目标,甚至心理产生矛盾,在徘徊;有些人因生活的琐事而感到烦躁,让自己的心情受影响而造成事倍功半;生活中,情感上的失意让我们忧心忡忡,情绪低落;有时会因迟迟不敢尝试挑战自我而感到悔恨,埋怨自己不敢面对自我。也曾有几时因为某个计划的受挫或失败,而沉缅于忧伤之中,以至每走一步都会瞻前顾后,不能完全摆脱心理的阴影······
这些心灵的困惑与矛盾是我们成长路上自然生长的荆棘,需要我们从自身出发,去调整、去解决、去释怀。于是我们开始坦然地接受生活“赐予”我们的磨练,逐渐明白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们也试着换个角度去看待生活,释放心灵的空间——生活其实就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都在演绎着自己的精彩,没必要去“垂涎”别人的辉煌;我们要做的是尽力而为,让自己每天都有一点新的进步;正如小溪从不抱怨自己的缓慢与涓细,欢快地流淌着,因为它知道正是自己的细水长流才让流经的地方充满生机,才会汇聚成明日的大海;小草从不觉得自己卑微与渺小,因为它懂得正是自己的韧性坚强才能在雨露中生长,才会给大地添一份绿意。我们也开始做到“既然你不能改变生活,那就改变自己的心情”去释然,去微笑迎接生活,因为生命是有限的,生活却是千变万化的。我们要珍惜自己的心情,与其忧伤烦恼地走完每天,不如愉悦,乐观地面对每天。正如汪国真所说的:“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当然,奋斗中受挫的经历我们不会忘记,因为在‘吃一堑,长一智’的过程中我们逐渐领悟到生活中的失意在所难免,这是对我们韧性的种考验。失意会让我们暂时的沉淀一下,但重要的是要保持一颗平稳的心继续去做我们该做的和喜欢做的,这才不枉自己的人生。我们有时也常常安慰自己:失败只是暂时没有获得你想要的结果而已,其真正含义是你彻底放弃计划,与之无缘了。而我们还年轻,还可以努力继续自己的追求;我们也坚信“人生没有挫折,只有经验的积累;人生没有失败,只有成功的过程。”
大学生活催化了我们的心灵与思想不断走向成熟,让我们更加有韧性,能够比较冷静去应对一些是非问题,生活困惑及心灵迷惘。可大学生活教会的远不止这些,更让我们学会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人、事、物。生活中你的犹豫不决、思想挣扎可能会因为与朋友的交流而产生共鸣,老师的几句励志言语而让你充满自信,迈步坚定;你的学业或情感上的失意会因为同窗室友的开导和安慰而让你觉得“退一步,海阔天空”;有时也不勉有些人在背后对你指指点点,我们也应庆幸因为有了他们的另类角度,我们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失败的经历,失意的感受让我们慢慢的有了一份从容淡定的心去看待一切;生活中的许多“第一次”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敢于挑战自我,主动去融入生活;周围的环境给我们的成长提供了虽不是很好,但至少是有我们所需要的物质和精神条件……我们对这些怀有的更多的是一种感激之情,感谢上天给我们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在生命中有了这些人、事、物,有了这些记忆,才让我们的生活更具内涵,更加精彩;才让我们懂得虽然不是所有的结果都能如你所愿,但却可以调整自己来享受每一个过程。
大学生活是我们青春中最美妙而富于变化的一段时光,我们曾获得,曾成功,曾失落,曾感伤,曾彷徨,曾洒脱,曾困顿,曾迷茫……·成功的时候,我们举杯共庆,尽情享受这片惬意;忧伤的时候,听几首许巍的歌《完美生活》,《曾经的你》,顿时又让我们感觉到要有一种豁达,一种豪迈、放荡不羁的好男儿胸怀去接纳生活中纷至沓来的烦心事;迷茫徘徊时,我们也曾沉迷于虚拟世界里,求得一时的解脱,可渐渐地还是清醒过来,面对现实:觉得没有轻狂过就没有年轻过;没有内心世界的斗争与丰富,我们的青春也不会如此精彩,有回味性……时间老人已在不远处催促着大学时代向我们挥手告别,我们会有一种离愁别绪吗?会恋恋不舍吗?也许会,也许不会。但不管如何,在我看来,时间总会在你人生的轨迹上画点什么,大学生活中那些触动心灵的东西肯定会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一段时间,值得回味。比如友情,爱情,成功,迷茫等,每一份感受都是一次成长。这些感受与记忆汇成一块绿地,需要我们去呵护,等到事过几年以后,我们再回到那时,希望绿地仍能呈现给我们一丝绿意。
站在大学生活的尾巴上,有些人在展望,展望自己的未来,期待能有一份适合自己,让自己满意的工作,或进一步地深造完善自己;也有的在回望,回望自己走过的路,觉得记忆平淡,路上留下自己的足迹太少,或因成功的感觉不多而略感遗憾。其实,也许我们真的没取得什么令人瞩目的成就或所谓的成功,但有一点我们确实是无形中收获的——成长。正如杨澜在《唯一有把握的是成长》所说:“每个人都在成长,这种成长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也许你在某种场合和时期达到了一种平衡,而平衡是短暂的,可能瞬间即逝,不断被打破。成长是无止境的,生活中很多是难以把握的,甚至爱情,你可能会变,那个人也可能会变;但是成长是可以把握的,这是对自己的承诺。我们虽然再努力也成为不了刘翔,但我们仍然能享受奔跑。可能会有人妨碍你的成功,却没人能阻止你的成长。换句话说,这一辈子你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成长。”这也从侧面启示了尽管生活中有些不如意事,但我们还是要做到“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因为不管境况如何,成长是我们可以把握的。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虽然我们的惜别没有如此优美境界与曼妙的旋律,但总觉得与师大有种说不清的感觉,时不时地隐约感到有一种师大情结在牵引着我们,或因为在这里,我们品尝了青春成长的百般滋味,或因为成长在师大校园,我们的思想,学习方式,心态及人际交往在某种程度上都受到了其影响。大学生活的终点并不是结束,因为终点又将是下一次旅程的起点。人生就是这样一段段的旅程拼凑起来的故事,不仅有路途中的山清水秀,还有生活中的起跌沉浮。旅程是不断向前延伸的,我们要用心去感受那途中的每一处风景——生命中的喜怒哀乐,人生中的潮起潮落,然后谱成一首首感动的歌,唱给自己,也唱给身边的人们!
-全文完-
▷ 进入秋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