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我喜爱怜恤,但却不喜欢祭祀——《圣经》
我面前摊着一本书——《痛并快乐着》。
我盯着其中一页看了很久。
其实是一句话被我放大:走,就有希望。
白岩松说:记忆可以被掩盖,但回首时心中那份疼痛却在新世纪的路上隐隐地持续了很久。
我有一段经历,至今我都不愿触及。是啊,连碰的勇气都没有了,只觉得有些痛,有些苦.
我想让自己的大脑里一片空白,但是它却被塞的满满的。终究,我不得不低下头任记忆撕裂那段流浪的生活。
那段时间的日记空空,仅留的两句话让人觉得单薄了些:人生没有假如,每一处都有不同的风景;走,就有希望。
我给了自己勇气,于是我提起了笔,拿出了纸。
我背着那重的吓人的旅行包,一个人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游荡。没有目的,也没有过程,只是那么漫无目的地走着。烈火骄阳是个慷慨的绅士,一股脑的把幸福全砸向我。不一会,汗水便淋湿了我的全身,粘稠的液体夹杂着城市臭水沟的气体令我发呕。我抬头望了望这条路,路很长,行人很多。我使劲抬抬眼皮,然后再缓缓合上,我不愿去看,我想我是不忍去看。心里有个声音说:你不属于这里,你该走了。我害怕看见太多的人,因为我是个被人唾弃的流浪者,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不想问清楚,也许就没有人知道。
城市里的人很茫然,他们不愿看到我,好象我已经弄脏了他们的街道。“我是一个打工仔”,我没有忘记,我是来打工的。不知道是上学上厌了,还是我笔下的流浪故事写的太美了,我想更多的还是为了生存吧。不过我喜欢流浪,因为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社会中最真实的东西,更可以说,你可以看到绝望中的希望。总之,我一个人站到这个陌生的城市,虽然有些可笑和荒唐,但确是事实,旁边现代的汽车在乘风飞过,刺耳的鸣笛声惊的我一颤一颤的。我想我的命运象一条流浪的狗,但现代都市对我还是客气了些,毕竟我站在了这里,还是看到了城市的繁华。
我推开了一扇门,门外广告清楚地写着:
聘文员年龄:20—30性别:男女均可。学历:高中以上学历有无经验均可工资面议。
我看了看自己,一个大二的学生,这点能难倒自己吗?我充满了希望走了进去,是的,充满了希望!“小姐,我是来应聘的,”我刚要拿出证件,一句冷冰冰的话甩了过来,“我们这里不要乡下人,也不要短期工”。我一下子愣住了,只能灰溜溜地拖着那还叫做自尊的尾巴逃了出来。“妈的,一堆聪明的垃圾”,我不屑地瞥了一眼那张红纸金字的广告,然后头也不回的走了。
走,就有希望。三天了,我就这么一个人走着,口袋里剩8元钱,仅够买2瓶矿泉水,打3分钟电话,吃1个面包。
我买了3瓶矿泉水,打了2分钟电话求助,还剩2元钱,捏在手心里,潮潮的。
又是一个黎明,又是一个黄昏,确切的说现在的我除了那个重的吓人的包,什么也没有了。我已经两天没有吃东西了。
我推开了太多的门,又被太多的门推了出来。
我想起了自己写的诗“一支断了的烟/被西风/叼着”
我摸了摸口袋,烟味很浓,但是却连半根断了的烟都没有剩下。我想蹲下身去拾地上那半根香烟,终于咽了咽口水,漠然地走开了。“我喜爱怜恤,但不喜欢祭祀”,我突然想起了《圣经》的这句话,我不是很懂,但却想起来了,我想冥冥中,还是有些力量的。
毕竟我不是乞讨者。
我还一直走,我怕停下来。因为走,就有希望。
我还是停了下来,因为我太累了,太饿了。一只狗跑了过来,围着我转了三圈,同情地看了看我这个落魄的流浪者。主人走过来,牵起了狗,然后叹了口气,“现在的年轻人啊!”好象他看的多了,习惯了。我用一种痛苦的表情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别说,我有些厌恶,对象可能是他,可能是我自己,或者是这个城市。一个捡破烂的老者,走过来指了指我手中那还剩些水的矿泉水瓶,我随手扔给了他。他卑微的低下头。“没有什么,老头,我们一样”,我眼望着远方,似在和他说,其实在说自己。没有人会知道我也是个大学生。呵呵,我笑了,有些傻。老头满意地走了,我也接着走。
忘了是谁说的了,孤独是一片荒漠上的疾病,是消失在沉默中的呐喊。我是一个孤独的流浪者。也是,流浪的人是没有人陪的,也是些最不要命的家伙。呵呵,我又笑了。这回有些苦。我愣是忍着,宁愿相信是汗水湿透了眼睛。我继续走着,我知道前面的路还很长……
“离家的孩子流浪在外边,没有那好衣裳,也没有那好烟……”宿舍里的床很舒服,光很柔和,桌上还放着刚煮好的面,但是陈星的歌让人听着难受。因此我关上了录音机,同时我合上了这本书。
-全文完-
▷ 进入凤儿820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