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文笔情程群

发表于-2007年05月17日 清晨6:04评论-2条

“看你也就是一个乡村教师吧,可你怎么能到了北京呢?”

郭老师的一位同事十分不解地问他;因为他在教育一刀切的时候提前退了休,不久就来到北京一家期刊社工作,这家期刊社免费供他住宿,每月还给他开两千五百元的工资!很让认识他的人百思不得其解。我曾看过这家期刊社的负责人发给他的短信,事情果真如此。当时,他还为到不到北京,征求过我的意见呢。

原来,郭老师还在当农村小学教师的时候,因为学生作文,就和南方一家搞作文期刊的负责人有了联系。他发去的小学生作文在期刊上发表后,稿费寄到了学校。郭老师接到稿费后,又把稿费如数返了回去,还写信对那位期刊负责人说:您们正在初创,资金并不宽余,我们就不要这稿费了,现退还,希望您把这本刊物,越办越好,越办越大。后来,这位负责人真的把小学生作文刊物办好办大了,编辑部也由南方搬到了北京。这位负责人一直记着郭老师,多次发信要他到北京来,就这样,在他退休不久,他也就来到曾经信交多年却从来也没有谋过面的这位负责人主办的期刊社,负责两本杂志的编辑工作。

郭老师到北京后,我也来到了北京姑娘家小住。在萝北那个边陲小县时,由于所属系统的关系,我虽说很早就编辑过郭老师写的文章,但和他真的交往却较晚。那是他当了省劳动模范之后,我先是给他写了一篇报告文学,发在《春雨》杂志上,之后又为他编辑的一本小学生作文写了一篇书评在报纸上发表。从这以后,我发现他就总是想着我,逢到在萝北有场合时,经常要我出场。这次见我也来到北京,就总是想着要为我找到一份能增加些收入的工作。

二零零七年四月十五日,郭老师发信来说,王裕海王总来到北京,邀我过去一会。这位王总是从事教育的,还办了二十来年作文期刊,手中有三本学生杂志,同样是与郭老师信交多年的知己。记得是大前年吧,王总应了还没有见过面的郭老师的邀请到我们那个小县城讲学,下午在到凤凰上的道上,经过萝北一中的张兴旺老师(郭老师当时没有在县里,委托他接待)的介绍,我才认识了走在他身边、面目慈善的王总。这也算是和王总的一面之交了。没想到,和王总的第二次见面竟是在北京!

饭后和王总在道上走着的时候,由于郭老师的又一次介绍,王总问了些我的情况,未了让我把写过的文章发几篇让他看看。文章发过去不久,很快就看到回信,说了些恭维的话:“赵老师:稿看过,文笔老到,功底甚厚,佩服。”还把他写的几首诗作发过来。录其中一首《满庭芳初春塘边柳》于下:

撩人最是,点点翠叶抽,长丝扯如鞭柔。高坐塘畔,独享清幽。渚上麻鸭弄语,缘何事,频频点首?流莺访,一声啁啾,引百鸟亮喉。

湿岸如床软,小草冒锥,怯怯探头。一径蒲公英,肥叶独秀,新绿似在滴油。水如镜,印塘边柳。有云走,天落塘底,凡美景悉收。

王总诗中其情其景,映人耳目,还有才智,无不让人为之叹服。

王总此次到北京来,是到他儿子家来的。他儿子在北京有一家自己的公司,其中项目,多是高科技的,此外还有文化,比如,他应国内一些画家的要求,搞了画展,又把这些画推到国外。这些推向国外的画作,不光是名家的,还有一些是不出名的画家的作品。因为有这一层关系,当然还有一家人这个前提,——王总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北京,小儿子给他开车,这样,他就想要到北京来办报刊。他已经搞定了一张报纸。郭老师得知这一情况,就极力地向王总推荐我。前些天,他单独到王总家里去了一趟,王总问他,让赵老师办报纸行不行?郭老师想也没想就说:行!我知道,稿书报刊,发行是个大问题,正好我有个朋友在北京稿报刊二批发,也就向王总推荐了。那天,我正好在这位朋友外,郭老师发来信息,让我和他第二天一起到王总那里去,在这同时,我也看到了王总在我信箱里发来这样一封短信:

“如果有时间,咱俩先见一次,我正设计少年脱颖报,也想听听你的高见。”

他还让郭老师从手机上转来信说:“近日去大庆编刊,明日下午可见。”

我的高见倒没有,不过,五月十五日午时,我还是同郭老师一起赶到王总家。坐在王总家的沙发上,一边喝着王总为我们沏的茶水,一边听着他的思考。他的思考是发人深省的。当谈到引导学生的报刊时,他讲了这样一件事,那是他儿媳妇在国外看到听到的:课堂上放中国的课堂教育,国外的学生一看到坐得笔直、整齐的中国学生,一下子就哄堂大笑。联系到国内一些少年大专班并没有出人材的现实,他就提出一个少年如何脱颖而出的问题。不过,面对蜗牛式教育的现实,也得予以迎合,稿一些备考之类的东西。这一些明年正式开始,现在就可以着手准备。

这天,和王总告别上了车后,我忽然想到,王总十八日要回大庆编期刊,还要做北京开办前的准备工作,原想从大庆回京后再同发行商见面,我以为,为了他办的报刊一开始就能与市场接上轨,觉得他在回大庆前与发行商见见面对他的思路会有一定的好处,于是,回到丰台后,我就又给王总去了电话,王总一听就同意了,我赶忙又和我的那位朋友进行了联系。第二天也就是五月十六日,我们又在王总的家里见面了。这一次,王总谈得更详细一些,除了那张“少年脱颖者报”之外,还有要办的“作文备考”、“奇人奇事”、“动情”、“通俗文章”等。我的那位发行朋友也提出了他的建议,并取得了一致的意向。

开办这一些,是要投入不少资金的。便是这样,王总表示,用了文章一定要付稿酬。他说,他也是往报刊上投过稿的,写一篇文章也不容易,不管怎么样,作者的稿酬是一定要给的。真对当前不少报刊说是给稿酬,那你得问他们要他们才给,不要就不给,王总的作法的确令人钦佩。这里一定也蕴涵着深深的文笔之情吧!

本文已被编辑[无缘牵手]于2007-5-17 8:21:19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程群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无缘牵手点评:

文人视字如金,但能这片痴情的,恐已不多。感慨中,祝愿他们的文字路越走越宽。

文章评论共[2]个
程群-评论

无缘牵手亦牵手。谢谢!at:2007年05月17日 早上8:51

文同予直-评论

事不关情总关情!
真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社团“心灵河”和门派“心灵泉”,在首页的社团和门派推荐中有的,希望能与您成为朋友,一起在文学的路上探索努力!谢谢!
  【程群 回复】:文同予直,谢谢您的邀请!也愿意和您们交朋友! [2007-5-17 19:26:27]at:2007年05月17日 早上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