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离魂性”作品的探析静韵随风

发表于-2007年05月19日 晚上8:34评论-2条

内容摘要:早在魏晋南北朝的文学作品中,就有离魂型作品的出现。这类作品主要以描写爱情为主,爱情的模式也比较单一:男女双方在某种偶然的情况下相爱,但由于现实的种种阻力(主要是指父母),男女不能够在一起,于是作家就借助了超自然的力量——离魂,让男女双方相恋相许,最后阻力被击退,爱情都到了圆满的实现。这里,我们主要从三部作品:陈玄佑的《离魂记》,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中《大姊魂游完宿愿,小姨病起续前缘》和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阿宝》,对离魂型作品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字:离魂,爱情

文章内容:

在我国古代戏曲、小说当中,离魂型作品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这类作品有着极大的特殊性,外国作品中很少见到,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几乎也没有,唯独出现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难道是一个巧合?

其实,在封建社会漫长的时间里,各种封建思想、教条文化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体系,其中有一条就是“男尊女悲”,这对中国妇女的精神世界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似乎从女子一出生,“三重四德”的烙印就刻在了女子的心灵上。

在《诗经》的某些篇章里(如《静女》、《氓》),我们是能看到女子对男子那种欲说还休的羞涩和对腹心男子的控诉,但后来,随着女子地位的下降,描写女子心理活动的作品渐趋减少,有时有,多数只是男子假女子之口,抒发对征夫的思念。男子追求思念女子的作品很多,但女子主动追求男子的作品却很少见。但是,在后来出现的“离魂型”作品中,却让我们看到了女子主动追求男子的爱情的故事,但这里首先有一个前提:女子是离魂,可以说是理想上的追求。理想与现实使存在着矛盾的,更进一步的表明女子被礼教束缚之严重。(这里首先要申明一点,《阿宝》是写男子的离魂,但我们要注意公孙楚是一个“痴人”。)

离魂,成了理想实现的代名词。

一、内容上的承接与发展

今知离魂型爱情故事最早的是南朝宋代刘义庆《幽明录》中的《庞阿》篇,它描写一位石姓女子,爱上一位叫“庞阿”的男子,于是四子女庞宅,庞之妻子大怒,使婢女缚住石女,送石回家,途中石女“化为烟气而灭”,婢女到石家,石女之父吃惊发愣,说女儿“都不出门”,后来才知道,是石女的魂魄去了庞家。一年后,庞妻去世,于是庞阿取石女为妻。

后来的“离魂型”作品几乎都是在此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

陈玄佑的《离魂记》,描写衡州官员张镒曾经许诺把女儿嫁给外甥王宙,后来却食言,准备把倩娘嫁给给其他人。王宙愤而准备告别回家,登船离去之时,倩娘步行跣足追舟,和王宙私奔到署地,五年时间,已育两子,却因思念父母经常哭泣,王宙携家回到了衡州,向岳父道歉,说明经过。但张镒大惊,说女儿卧床数年,怎能私奔,后来才知道倩娘离魂而走,小说的结局是合家团圆。这里,我们感觉与《庞阿》有着惊人的相似:女子追男子,魂魄出游,父亲大惊,圆满结局。其实,在这里,我们还没有看出,《离魂记》究竟比《庞阿》有多大的进步之处,只是在情节上稍微复杂了一点:五年,生二子。(这里,还要说明后来《倩女离魂》在此基础上大大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大姊魂游完宿愿,小姨病起续前缘》,讲诉了两个故事。第一则:侍御李十一郎行修与妻子王氏十分相爱,王夫人有个幼妹,端妍聪慧。有一日行修做梦做到与再娶夫人竟然就是王氏幼妹,且与当厨老奴做梦相似,他感到奇怪,但又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后来妻死,王氏之父想让小女续弦,他依旧不肯。后来经过稠桑王老,他与妻子的魂魄相见,妻子对他说:“今日与君幽显异途,深不愿如此贻妻之患;若是不忘平日之好,但得纳小妹为婚,续此姻亲,妾心愿毕矣。所要相见,只此奉托。”后来,旧女婿为新女婿,大姨夫做小姨夫。第二则故事更加蹊跷:扬州有个富人姓吴防御,由两女:兴娘与庆娘。早年,兴哥与兴娘定了婚约。但是,由于崔公合家乡到远方为官,兴娘由于思念兴哥而死。两个月后,兴哥回来,痛苦万分。有一日晚上,庆娘至兴哥房中,百般甜言,两人结合,另奔他乡,后来回来的时候,竟然发现是“大姊精灵,小姨身体。到得圆成,无此无彼”。这里,故事性方面大大复杂,比上面两片增加了更多的语言描写,男子性格的矛盾性也凸显了出来:从开始的专一到后来的退缩,让读者感觉他是做不了主的。女子的性格也跃染纸上,特别是第二则故事,一女变成了二女,灵魂与躯体游离的更远,读者看的也是惊心动魄。

《阿宝》讲诉痴人孙子楚追求阿宝的故事,文中开始就突出了他的“痴”,媒媪恰巧遇到孙子楚,若他将多余手指砍断,即可以把阿宝嫁给他,他果真把手指砍断。只是阿宝要他把痴给去掉的时候,他安慰自己阿宝也没有那么漂亮。但是,在清明妇女出游的那伙看到了阿宝之后,他魂魄出游。浴佛节之后,家有鹦鹉死,他魂魄依附在鹦鹉身上与阿宝私会。阿宝被感动之后,愿意与之过穷苦生活。三年之后,孙生忽然得了糖尿病死了,因阎王见他忠贞,他又死而复生。后来等到这年大比之日,入场前,好多少年戏弄他,一同拟了古怪的七道题,最后全部命中,他竟然中了头名。第二年中了进士,进了翰林院。这里,故事情节更加复杂,女子离魂变成男子离魂,而且离魂不止一次,同时增加死而复生的故事。而且在最后的巧合重题,让我们也看到了光明的尾巴。

我们在整体感知一下离魂型作品的相似的故事情节:人未死,灵魂出窍,独立行事,结局圆满。同时,一部作品比一部作品进步。

二、离魂爱情的内涵分析

中国古代的爱情,从恋爱到结婚都与自己的心意一致(《西厢记》)的爱情比较少,主要有以下三种:先结婚后恋爱,与青楼女子短暂的爱情。

通常普通的市民、农民很多是先结婚后恋爱的,在这样的婚姻里,我们不能绝对的说没有爱情,但爱情肯定比较少,很多后来就转化为亲情,转化为习惯。但这里,当然还包括有钱人一夫多妻制,在这样的爱情婚姻模式里,真情更是微乎其微。

与青楼女子的爱情,这在知识分子中好像比较多。我相信这里是可能,因为,古代的妓女有一定的文化,与读书人有比较多的共同语言,一见面,便惺惺相惜。但是这样的爱情是短暂的,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我们看见杜十娘与李甲开始的时候爱得死去活来,最后李甲竟然会把杜十娘卖给孙富,不建立在婚姻基础上的爱情是短暂的,如天上的流星,转瞬即逝。

怎样平和其中的矛盾,离魂性作品似乎让我们看到了爱情的圆满性。这对于读者来说是美好的希望,彼此相爱又能够在一起。

首先,我要谈谈追求方追求爱情的大胆性。

在《离魂记》,张镒要把女儿嫁给其他人的时候,王宙没有说什么,书中写道“宙阴恨悲恸,诀别上船。”而倩娘确是“步行跣足而至”,倩娘没有像其她女子一样一味听从父亲的话,而是大胆的追求了自己的爱情。这里我们是想如果倩娘不追上王宙,他会怎么样?我们也不得而知了。

在《大姊魂游完宿愿,小姨病起续前缘》,这里我主要谈第二个故事,在庆娘(实则兴娘之魂),晚上到崔生住所的时候,笑嘻嘻的对他道:“早知是郎君拾得,妾亦不必乘夜来寻了。如今已是更阑时侯,妾身出来了,不可复进。今夜当借郎君枕席,侍寝一宵。”这样直白的话我们只会在男子口中听到,现在却出自一个女子之口。崔生再三推托,但最后还是应允了。

在《阿宝》中,我们看到孙子楚好像个情痴,砍断手指暂时不说,见到阿宝,便神游与之私通,让人觉得他只要爱情,其他什么东西都不要了,对爱情的执着与深情让我们望其项背。他为爱而病,为爱而痴。

第二,我再谈谈爱情过程的复杂性与结局圆满性的冲突。

爱情过程的复杂,我们可以从离魂的过程中看出来:倩娘的肉体在加卧床而病,灵魂却与王宙相依在一起。她说:“吾曩日不能相负,弃大义而来奔君”,弃大义而奔君,可以看出倩娘将心教与王宙,但还是思念着家中父母的。王氏与兴娘都是已死之人,这种离魂又不太同,王氏出来要自己的丈夫与自己的妹妹结合,兴娘则是借妹妹之身与之崔氏结合,中间的阻力也很多。公孙楚的追求爱情的过程更是艰难,开始被骗坎掉自己的手指,后来又化成鹦鹉。

但是,我们看到了这三篇文章的结局是圆满的,结局的团圆满足了中国人渴求大团圆的结局。

最后,我还要分析一下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性,为什么要离魂,肉体为什么不去冲破礼教的束缚。

其实,这里我们可以用到弗洛伊德自我与本我的学说,灵魂是本我,肉体是自我,中国封建社会的女子,肉体与精神受到极大的束缚,肉体无法与封建礼教相抗衡,但精神的游离别人管不了。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自我与本我分离的现状,作家将这种现象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出现了离魂现象。如果肉体去冲破礼教的束缚,得到的可能是更惨的结局。20年代初,鲁迅笔下就出现过《伤逝》、《娜拉出走以后怎么办》的作品,已经深刻的揭示了女子冲破封建家庭得到的是更悲惨的结局。20年代初,封建社会已经初步瓦解,以上三部作品出现在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女子(或男子)受着时代的局限,肉体上更加不可能去冲破礼教的束缚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离魂型作品在古代的爱情故事里,提供了一个别具一格的爱情模式。因时间仓促和本人知识的局限,我只是做了一些简单的分析,望大家多多指导。

参考书目:

陈玄佑的《离魂记》

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

蒲松龄《聊斋志异》

《关于“离婚型”、“还魂型”和纯一人鬼相恋型文学故事》(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静韵随风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舞袖霓裳点评:

文章指点了离魂的写作手法,很值得一读。

文章评论共[2]个
燕舞莺歌-评论

阅读万岁!:-)at:2007年05月20日 下午5:50

燕舞莺歌-评论

节日好妹妹。at:2007年06月01日 上午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