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亲爱的彧熙
诚然,他没有高贵的出身,却有轻蔑的眼神、坚定的信心!彧熙,原名程明,有“一举成名”之称。祖籍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1983年10月19日,他奇迹地降生于一农户家庭。其父程远贵,党员,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山西潞城市当公安兵,复员以后回原籍务农,做过村队长。其母王珍清,初中文化,做过村会计、妇女主任、村委会代表等职,很善于勤俭持家。其少年时活泼好动,常与农家子弟一块游玩来往。打从1991年9月1日上小学起,成绩优异、表现良好。其身体身心发育较常人晚,为人做事耐心细致,有极强的好胜心和个人功利思想!其在宣汉县陶成初级中学读书时,表现异常。既能与大家融洽相处,又能善于独立思考前途、人生问题。从小就立志于献身祖国的教育事业,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由于初三时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病,加上他断断续续地上课,使其优异的成绩迅速下降!他未能进入梦寐以求的宣汉县师范学校就读,也未能进入理想的宣汉县高级中学就读。在老师们的热心帮助下,他发奋图强自学,以大大超出录取分数线的成绩,考上了宣汉县南坝镇高级中学。但是,南坝镇高级中学并没有发给他录取通知书。整个暑假期间,他很苦恼!经过几番前前后后的思想煎熬和痛苦揪心的挣扎过后,他决定一试。于是,2000年9月1日那天,他在父母的陪同下、亲戚的关心下,来到了“教学质量教好、升学率较高”的南坝镇高级中学,找到了当时南坝镇高级中学的副校长,并且向其说明了情况。副校长被他执著求学的精神所触动,替他查了会考成绩之后,便让他插班进入了高2003级4班就读。要知道,在那段病魔缠身、读书受挫的岁月里,他是多么勇敢地、坦然地,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的。也就是,那段痛苦的求学历程,深深地影响着这位未来的轻狂少年。
很庆幸其追求人生的理想未被挫折所破灭!他恨恨地对抗来自生活的扭曲和压抑,决心要把自己修炼得更加美丽!他在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中,刻苦地锻炼了自己。记得,那时候有个别的语文老师很器重他,常常给予他鼓励。因此,极大地增强了他对语文科目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就在即将高中毕业时,他第二次憧憬了自己未来的人生:做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在给同学的流言薄上,他写出了做一个作家的心愿。当其他同学还在为填报学校、选择专业而忧愁头痛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宜宾学院的中文专业。高考过后的暑假,虽然他不能像顶尖红榜者那样欢呼雀跃、大吃大喝、四处游玩;但是他也给自己放了一个轻松而又沉重的假期。他在乡下的茅屋里面,静静的沉思……很多莫名的东西,一时都蜂涌而入他的脑袋。他顿生了一种创作的冲动,给自己取了笔名——彧熙!此外,他还坚持每天写一则短小情书,并把它折成“一箭穿心”,直到打开那个女孩的心扉为止!那个被他昵称为“雪儿”的冰清玉洁的女孩,是他初二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教学楼的天楼上认识的。那时候,她正读初一,他读初二。然而,好景、好梦不长。当他大病的时候,她却悄无声息地弃学,远走他乡打工了。一直没有搞清楚原因的他,开始苦苦寻找她了。以后,他一直把她当成了他的初恋情人。他很爱她、真心实意的爱她。她也知道,她只是婉言地说:“谢谢!请别吊死在一棵树上。”尽管,彼此之间擦肩而过,只见过几次面,通过几次信,打过几次电话,赠送过照片……但是,他们之间根本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是的,初恋往往是不成功的!2003年8月12日,他去学校领大学通知书那天,他再一次寻到她家里去见着了她。场面很是尴尬,他们只是胡乱的聊了一会儿,他就走了。自始自终,他的内心就充满着矛盾,无法解脱,以至形成死结!死结里面:好感、爱慕、思念、醋意、嫉妒、无奈、祝福……都有。或许,那就是他最后一次见她。她已经有了新的家庭,强壮的丈夫和可爱的孩子,以及甜蜜的幸福!这些,都是他亲眼所见到的,亲身所感知到的。这便是,关于他们之间演绎的“非典情缘”,故事可能还没有结尾。他就遗憾地,带着她的唯一的一张照片和“前途无量”的祝福,走上了曲折而漫长的道路!从此以后,他开始全身心地着力于思考未来的文学创作。他希望在大学的岁月中去搏击长空,一展才华,写一些文学作品。他也希望他能够成为金庸似的大师,重重地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划一笔!
2003年8月22日,他在他父亲的陪同下,来到了美丽而丑陋的宜宾学院。他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毛头小子,大学生活塑造了他、改变了他,又摧残了他!他温柔敦厚、品性纯良、一诺千金、八面来风、西装革履、文质彬彬,喜文、擅钓、好浪漫,集文学、音乐、表演于一身。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怪才”!他开始岁月如歌地,在人生道路上慢慢潜行。他像幽灵一样穿梭在美丽的大学校园:参加文学社团、参加班级活动、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活是精彩的,他也是激情四射的。大学的勾心斗角、阴暗晦涩……使他无法应对和摆脱!他的无聊落寞的大学生活与他愁肠百结的情感格格不如,他憧憬、苦恼、怨愤、矛盾……当一切的希望落空之后,他又开始沦落!为了那摧残身心的升本,他刻苦地学习,拿了三次同班同学眼羡的奖学金;为了那追名逐利的提干,他拼命地工作,挂了外行人羡慕的副社长虚名;为了那经国之大业的文学,他忘我地创作,瘦弱了女孩们认为没有安全感的身体。他把他大学的大部分空余时间,都用来进行创作,并小有成就。自此,在创作道路上一发而不可收拾。图书馆、教室、校园、大桥、火车站、火车上、教堂、工厂等等地方,都有他流浪的足迹!他发疯似的进行诗歌、小说、散文、话剧、随笔等创作。他看到了文学的曙光,坚定地走上了这条没有终点的文学道路。他是在发狂地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认为“人生是有价值的,而且是有价值大小的。”他说他是为人生、艺术而生活!他的一生将是不朽的!
可以说,整个大学生活,锻造了他。他是经受风吹雨打的一块铁的美玉!对人生、事业、爱情、婚姻等社会问题,他也开始进行积极的探索。他曾经完美地规划过他的第一部作品《遥望》,即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就能够出版!但,事与愿违。由于经济等原因,却迟迟未能出版。不过,他相信等他有了经济基础的时候,他一定能够把自己大学时代未能完成的夙愿实现。没能升本、没能恋爱、没能及时出版大学时代所写的第一部[ch*]女作……他就匆忙地结束了他的求学生涯。每每想到此处,他就会心有余悸,无限的愤慨!他是一个追求理想爱情、追求颠峰事业、追求完美人生的人。偏偏他是多么的不完美,他的人生又是多么的千疮百孔而残缺不全。他爱独自一个人,傻傻地站在阳台看外面的风景;在饭馆里拣一桌,一个人喝闷酒吃大块大块的肉;和亲密朋友、同学,畅谈家国大事、憎恨世事无常、感叹生不逢时……不过,他能够热心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和虔诚地对待他的文学事业。因此,不断感动很多接触过他、帮助过他的人们。尽管他是带着满腔悲愤怒恨离开大学校园的,可还是忘不了那段流金的岁月。人都说大学是锻造人才的摇篮,他却说大学是埋没人才的坟墓!
2006年6月,他大学毕业。没有找到工作的他,无奈地抱着他的个人作品集《遥望》,去到全国各地的人才市场漂泊。纵观天地之间,想想“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相信总会有他一处栖息之地的。如果,有人肯收留他的话,他就会不顾一切地报答他。当然,他的报答不是纯物质上的,而更多的是精神上的。
他找到了他自己的人生定位和价值,但他没有找到一条顺利通往天堂的道路。他的一生是积极的、精彩的,也是充满痛苦和曲折的。他发誓,事业未就何以家为?他决定献身于文学事业!至此,他成为了一个带着镣铐匍匐行进在人生潜行道路上的流浪诗人、作家!
我衷心地祝愿他成为一个倍受瞩目的文学大家!
让我们衷心的为他祈祷吧!!!
于宜宾学院2舍-519寝室
2005年5月8日
-全文完-
▷ 进入彧熙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