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鸿篇巨制的《红楼梦》洋洋洒洒写了十几万字,耗费了曹翁几十年的心血。他用心、血、泪写下这“满纸荒唐泪”,然而读者却“都云作者痴”,却是“谁解其中味”呢?
《红楼梦》实在是女性的悲歌。不必说黛玉的若柳扶风,最终命丧黄泉;元春之光照官闱,梦归虎兕,迎春之金闺柳质,黄粱路尽,可卿之漫言荣出,含怨而终,熙凤直才情志高,东风梦遥,便是宝钗之金钗雪埋,孤寡终年,湘云之展眼斜晖,永逝云飞,妙玉之云空未空,身陷泥淖,惜春之青灯古佛,沿路乞讨,探春之末世远嫁,恨分骨肉,巧姐之势败论亲,村姑余年,李纨之桃结子完,枯灯将近也是够悲的了,更不用说晴雯之寿天,入画之无辜,鸳鸯之被迫,彩云之受怨,芳官之遭嫉,司棋之自主,五儿之莫须有,紫鹃之空门,平儿之受气,紧钏之刚烈,无一有好的结局,或死即伤,亦或沌入空门者,清苦度过自己的青春。她们都是封建社会制度的牺牲品,或由于包办婚姻形成的,或由于反抗其制度的,或没有任何力量反抗的,或逃避这种制度的……这其中最典型的是林黛玉,她是想反抗却没有力量反抗的,被封建社会不自主婚姻制度活生生吞噬的一个可悲可怜又可敬的女性。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她没有任何力量来反抗这根深蒂固的顽固统治,她所接触的也只是如薛宝钗等女孩子以及似贾宝玉之顽石,她只有对周围的人表达她的思想。宝钗是在使奸,考取功名没那么重要,她心有余而力却不足,甚至想过自暴自弃也想过放弃(包括贾宝玉)。当宝玉挨打时,她受不了“你都改了吧”,这其中包含了这位伟大又悲惨女性的多少血和泪?最终她泪尽而逝“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红楼梦》又为女性的赞歌。不论是林黛玉、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还是晴雯、五儿、司棋、金钏、鸳鸯、芳官、紫鹃都对她们所处的社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反叛,黛玉追求自主婚姻才会使得薛姨妈去说媒,探春追求平等地位,才争到名份与声望,湘云追求阔达心境劝宝玉争功名才显得有口无心,妙玉觉世之俗事,才闭心究空,晴雯追求自我,才会妖艳非俗被逐,五儿追求人格才凭空受过,司棋追求自主与爱情才悬梁自尽,芳官不满肆无忌惮的奶母才被迫出家,紫鹃之争议不容于世才孤守佛旁……黛玉虽死仍为世所不容,因他只念木石前盟。对女孩子来说这是个可怕的想法,深深“宠爱”她的贾母虽怜悯她,但最终却否决了她未来宝二奶的位置。最终“世外仙姝寂寞林”,得了个泪尽而逝的悲惨结局。这不能不与她本身骨子里争取自主,反叛传统的道德观有关。千百年来,正是这会种反叛精神使得屹立千年的封建社会倒垮,林黛玉的悲剧却仍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后期封建社会造成的。
《红楼梦》为封建社会男士的奢侈糜烂之音,这一伤风败俗的恶习却始终贯穿整座贾府,整个社会,甚至整个封建社会,给封建政治与人权带来不可低的影响与损害。贾珍,这个贾家败子,先后毁了秦可卿、尤二姐、尤三姐,他表现的仅是兽性的享乐;贾琏,纨绔子弟,似乎仅为了情欲而活,厨娘、鲍二家的、尤二姐莫不被其亵渎;贾蓉,花花公子,妻妾成群,仍不满足,与自己的隔房婶娘王熙凤有染;薛蟠,倚势赖皮一个,为争买女婢而无视人命,为争优伶而敌对兄弟,惹是生非的败家子,呆霸王;贾瑞,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却遭设计的单相思,其实不过是情欲的发泄……另有一批如忠顺王、贾赦、贾政之辈,或奢侈糜烂,或昏暴贪淫或道貌岸然却妻妾成群,他们一起,构成了一个黑暗腐朽的封建社会,一起实行败坏家庭祖业的伟大事迹。
《红楼梦》为弱肉强食却争相上爬的丑态集中。
tobecontioused·
-全文完-
▷ 进入韩香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