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缅边境的玉石市场上,有许多玉石鉴赏的行家,在些行家当中数张厚升的声望最高。
张厚升年轻,属后起之秀,从事此行并不算长,也就四、五年的时间。张厚升有一绝,善于鉴别“翡翠原石”。甭管什么样的原石,无需借助仪器,张厚升只要用手掌拍拍手指敲敲,再屏住呼吸、双手抱胸、眯起眼睛,盯着原石雕塑般的一看,就能说出原石中裹着的是一块何种等次的翡翠,能值多少钱。如果你表示怀疑,可以当场剖开,绝对走不了手。张厚升“掌拍指敲”的地动作与其他鉴赏者一般无二,唯盯着原石看的样子比较特别。所以,圈内的人觉得,张厚升之所以鉴别的那么准,完全是因为他的那双眼睛具有穿透原石的功能。
玉石界只有一人对张厚升不服。此人姓王,年逾古稀,从事玉石鉴赏近半个世纪,人称“元老王”。
自从张厚升出现,元老王的优越感逐渐减少,大有正宫娘娘被贬为妃的失意。尽管大家(包括张厚长)还“原老王、原老王”的叫着,但内心里终究减少了许多崇拜的色彩。元老王常说“老子搞玉石的时候,姓张的他连开裆裤还没穿上哩!”当然,这话元老王只是放在心里说说,都是场面上的人,起码的风度原老王还是能保持的。
一日,元老王在市场上看中了一块翡翠原石。这块原石一头大一头小,色泽泛黑,并无特别之处,可元老王凭着多年的经验,认定它外丑内秀,买下来定可以发大财。
回到住处,元老王急忙打开开料机,对准原石拦腰一刀。灯光下,原石的剖面白花花灰蒙蒙的,没有元老王意料中的纯绿色。元老王的情绪不觉有些低落。他将大的那半块连开三刀。可每开一刀,元老王的希望便被无情的碾碎一次,同时也将元老王的看玉经验无情的否定一次。再没有比这令元老王伤心的了。元老王瘫到在沙发上,哀叹自己花了几万块钱买来的竟是一块废物。
门铃响了,张厚升不期而至。张厚升指着散落在地上的石料说:“元老王,这些原石……”没等张厚升说完,元老王连连摇头摆手道:“别提了,别提了,买了一块废物!”“将这些废物便宜些让给我如何?”张厚升的话使元老王恢复了点生气,就像冻僵的蛇得到了温暖。张厚升以近二十万元的价格买下了这些原石。从剖石后的赔几万,到现在的赚几万,元老王的面色又桃花似的红润起来。
付完款,张厚升接过元老王递过来的饮料,边喝边说:“您在买这块原石的时候,围了好多人,我也在人群当中。当时我很佩服您的眼力,是我,也会毫不犹豫地买下的,只是我晚了您一步。”张厚升拿起那小头的半块原石,“但我料定您一定会认为翡翠藏在大的一头,切割完大的这头,您准泄气。于是我便赶到这儿来了。其实,翡翠恰恰就藏在小的这一头。”元老王半信半疑地看着张厚升切割。一刀下去,石分两半。果然,剖面呈现出一片纯绿,是一块百年不遇的上好翡翠。两人心里都明白,这块翡翠的价值逾百万。元老王捶胸顿足,懊悔万分,眼睁睁地看着张厚升将宝贝拿出家门。
等回过神来,元老王急忙追上张厚升,问道:“小张,老朽只想问你一个问题——你的目光真的能穿透原石吗?”张厚升没有回答,只是冲元老王笑了笑。元老王觉得张厚升在笑的同时,像是点了点头,又像是摇了摇头。
打这以后,玉石界再也看不到元老王的踪影。元老王的瘾退,最感到遗憾的人莫过张厚升了。因为,张厚升后来遇到过几次难题,找不到讨教的人了!
-全文完-
▷ 进入水无涯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