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 穆斯林葬礼》观后感梦月星梦

发表于-2007年06月09日 清晨6:19评论-4条

今夜微风亲吻着我的脸,天星不时的对我眨着眼。一弯初升的新月挂在远方的夜空,时隐时现。这样的夜晚怎能不触动我敏感的神经,怎能不让我想起《穆斯林的葬礼》。以前只读过其小说,这次有幸看了其电影,感触颇深,心里有太多复杂的感情难以诉说。一颗璀璨的流星瞬间划过天际,一个年轻美丽的生命就这样匆匆陨落了。尽管影片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没有小说塑造的那么完美但也同样触动了我善感的心扉。心中总有千愁万绪也难以诉说。生命是什么颜色 ,是黑,是白,还是绿或是红。也许每个人的生命只能是其中的一种,也许兼而有之。

这个穆斯林家族三代的亲情,爱情,友情 演绎了一幕人生的悲剧。人世间爱恨情愁交错,每个人都是这诸多感情的载合体,同样也是一个复杂矛盾的载合体,人生就是一幕悲剧。我们只是在适当的时候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而已。一个倒下了,另一个接着继续。这是所有穆斯林及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逃脱的厄运。

一个年轻美丽的生命还没来得及欣赏世间的风景,没来得及享受人生的快乐和意义就这样匆匆的悄然离去。生命留给她的只有十九年的岁月,她只度过了人生的十九个春秋,却让她饱尝了人世间的种种不幸和痛苦。这个刚年满十九,正处人生花季的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被可恶的病魔残酷的剥夺了 。生命留给她更多的是遗憾和叹息。那么谁是这幕悲剧中最悲哀的角色呢?是韩子奇,还是璧儿,或是冰儿;还是新月,抑或是楚燕超;是天星还是容桂芳,或许该是姑妈吧!也或许该是亨特夫妇一家。可有谁能告诉我到底是谁呢 ?悲剧在每个人身上都发生过,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幕悲剧中不同时间和环境下的角色。谁才是这幕悲剧的幕后策划者,是战争还是病魔;是亲情还是爱情;是人生的苦难还是命运本身又有谁能说的清楚!

韩子奇为了报答师傅对自己的一片恩情,瞒着自己汉人的身份,留了下来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这个家,支撑了这个家得以维持。这是一个回汉两族人的家。我痛恨那残酷可恶的战争,痛恨那个无情野蛮的世界以及那个世俗的社会。多种灾难交错在一起把这个家族一步步逼上了悲剧的舞台,悲剧从此不间断的轮流上演。师傅三年的心血和努力在刹那之间付之东流,结果玉损人亡,至此这幕悲剧拉开了序幕。

中国遭受日本法西斯野蛮残酷的侵略,国家陷入了一片恐慌,这个家族又怎能逃脱战争的灾难呢?韩子奇怕自己一生珍藏的玉毁于战争,毁于日本人之手。于是便带着自己呕心沥血的杰作离开了妻子和儿子,不远万里随亨特先生去英国躲避战争。然而英国并未剁过德国法西斯的魔掌,世界处在了战争的汪洋里一片混乱,到处都是家破人亡,亲离子散,惨不忍睹。亨特夫妇失去了唯一的儿子奥里弗,父母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晚年丧子。而这样的悲剧和灾难恰恰降临在了亨特夫妇的身上,是战争造成了这一切可怕的祸患。当抗战胜利后法西斯主义宣告投降。但战争给人心灵上造成的创伤却是那样深,那样痛,难以愈合。韩子奇带着冰玉和新月回到了久别的祖国,回到了日益思念的家。让他感到意外和欣喜的是璧儿,天星和姑妈都还健在。可是这幕悲剧并没有结束,而只是开始。他是该高兴还是该失望,有谁能说的清楚。当璧儿知道了冰儿和韩子奇在英国发生的事,这个家完全陷在了亲人的仇恨和矛盾之中,谁是谁非,孰对孰错无人能定夺的了。冰儿有爱与被爱的权利,在亲情和爱情之间她最终选择了自己的爱情,所以注定要失去那分亲情 。当冰儿说是战争改变了了一切,我们又能怎样呢?没有想到这一生还能再与自己唯一的亲人再相见,这到底是真主对她们一家人的恩赐还是对她们的惩罚,让她们饱尝爱恨情仇,亲人反目的心理折磨。她知道无颜再见姐姐,最终选择了离去,离开了自己不满三岁的女儿新月。而姐姐怎么也不会知道她心里是多么的苦多么的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伤痛,谁也无法理解谁,去帮助谁,注定要自己承受。心灵上的创伤总是让人最痛。这个世界上就人生而言,永远也不要讲公平。命运休论公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注定要有不同的遭遇和经历,谁也替代不了谁,只能听任命运的摆布。

姑妈不到一岁的儿子在战争中不知去向,却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这个穆斯林家族。只因为她是一个失去儿子的母亲,是一个回回,她心甘情愿的照顾和喂养与自己儿子大约一样大小的天星。天星给她带来了人生的寄托,给了她生活下去的信念和勇气,此刻母爱胜过于一切。她待天星如同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在这个家里任劳任怨,起早贪黑,最后却突然离去,谁能真正理解藏在她心中的悲苦呢?匆匆来到这个家,勤劳辛苦一辈子又匆匆离开了这个世界,命运对她可有过公平?

在中国的这块土地上,在婚姻面前总挡着种族门第这两个鄣碍,爱情的很多悲剧就是因此而引起的。天星和容桂芳的婚姻被挡在了种族和门第这两扇大门之外,有情人难成眷属,命运对她们可曾公平过?一个脆弱但却顽强的生命却要饱尝身体和心灵上双重痛苦的折磨,使我感到病魔的可恶和人类的脆弱。病魔不带有任何同情心,而医学也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即使在医学较为发达的当时,也有让它束手无策的难题,只能眼看病痛肆意的摧残一个弱小的生命体。病痛的本身并不可怕但是它给人心灵上的折磨和摧残怎能让这个脆弱的心灵承受得住。希望破灭时的茫然,失落和无奈让人万念俱灰,这种心灵上的创伤怎能不痛,可她一直煎熬着。当她进入北大能与自己的楚老师一起用英语翻译鲁迅先生的作品时,她有多么美好的希望和前途啊。可是命运弄人,没能给她更多的机会,刚刚有了开头便失去了结尾。一段动人心魄的爱情传奇史酝酿出的一曲舒缓,柔和的《梁祝》成为了新月最喜欢听的曲子。每听到这首曲子时,她觉得自己的心灵被净化了,整个世界被净化了。这是一种丰富的单纯,楚老师说世界本该是这样的。然而苦难在人们心头上打下的烙印如同自己的影子一样不可摆脱。人生有多少希望在刹那之间全都变成幻灭 ;有多少不可预知的灾难守侯在人生的路途上。命运对新月的捉弄是那样的残酷,是那样的无情。既然早患有绝症,为什么上天还要给她那么好的从事翻译的条件和天赋,让她怀有一颗崇高的事业之心,而又在她还未真正开始自己的事业时却中途倒下了让她抱有极大希望和信心没多久,然后给她一个致命的打击。刹那之间希望变成失望,一颗年轻脆弱的心怎能接受得了。人生有多少不可猝说的感情,有多少让我们难以预料的悲欢离合和福祸所倚。然而这一切在刹那之间全都降临到了新月的生命里,在她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她得到了楚老师的爱情这份热烈的,赤诚的,忘我的爱一直在鼓舞她,激励她,但最终没能阻止病魔锋利的爪牙。即使两颗彼此相爱的心贴在一起也没能战胜可恶的病魔。真主只给她十九年的生命,在这十九年的岁月里什么时候才是她最幸福的呢?幸福可曾来到她的心灵?她有过幸福吗?也许她生命里最幸福的时刻也是她最悲伤的时刻,就是在她得知自己已身患绝症在住院期间得到楚老师的爱之后那段艰难而又匆匆的日子。楚老师只想用爱来鼓励她,让她有与病魔坚持抗争到底的信心和决心,有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两颗赤诚且彼此相爱的心贴地是那么的近,爱是不讲身份,地位,种族和年龄的。即使有强烈的求生欲望和坚定的信念也并不能阻止厄运的来临。我不知道《可兰经》中的真主安拉是否存在,如果存在,为什么不同情,不怜悯,不留住这个弱小的生命,难道真主就是所谓命运的本身吗?也许她的离去是为了给爸爸妈妈曾经错误的结合赎罪。上一辈人的过错却要让后辈来为此承担后果,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也许只有这样韩子奇心灵上所受的打击和折磨才会更大,更深,更痛。难道这就是佛学中所阐述的因果轮回吗?韩子奇必须得为自己曾经所犯下的过错付出代价, 这是真主对韩子奇的惩罚。最为遗憾和叹息的则是冰儿,她连自己女儿的最后一面也没见上。而等到她归来之后却得到了新月已走的噩耗,她怎敢相信呢?但又不能不信。可怜的新月三岁就与她的母亲分离,失去了该享有的母爱,这又能怨谁呢?是命运夺去了每个人该享有幸福的权利。

心灵上的痛苦只能被理解却无法被分担,只能自己体味和承受。也许真主是对的,他不忍心看着新月饱受肉体和心灵上双重痛苦的折磨,故才让她的肉体与灵魂分离的,而真主决不会因为解除了一些人的痛苦而使痛苦的人数减少,真主解除了新月一个人的痛苦却要增加两个人的痛苦,不,应该是三个人。心灵上的疼痛远远盛于肉体上所承受的疼痛。她还没能享受人生这份美好的爱情却悄然的离去,倒真的成了红颜薄命,花落人亡。只是到离去的那一刻,她没能见上妈妈最后一面,心中最后且唯一的愿望也没能实现,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体里流的是回汉两族人的血液,她是永远也不知道。一颗璀璨的明星就这样匆匆陨落,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谁都是短暂的一瞬。命运送走了韩子奇的师傅,接着送走了姑妈最后又送走了新月和她的爸爸。这是所有穆斯林,所有回回都无法逃脱的厄运,也同样是我们最终的归宿。难道我们真的如同佛学中所说的众生来到尘世只是为了承受苦难,幸福却成了镜中花,水中月。我相信轮回,新月她没有死,她只是去了另一个世界。这个现实的世界只是为我们的躯体提供了暂且栖息的 空间,我们的灵魂是不能在这个世界久留的,它应该属于另一个世界。我们现实的世界被太多复杂的感情和矛盾所羁绊,酿造了许多悲剧的发生。新月她是不能属于这个世界的。象她这样年轻,美丽,顽强单纯的生命应该属于另一个世界。只有在那个世界新月才能摆脱人生的厄运:那里没有病痛,没有世俗,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我们的躯体和灵魂都被束缚着,而新月和她的灵魂已获得了自由。这个世界是自由的,宁静的,温馨的;新月和《梁祝》是属于这个世界的。你看夜空中那弯静穆的新月就是她的灵魂,注视着这个现实世界她所眷恋得的人。我听到了她和她的楚老师在研讨翻译鲁迅的作品;我还看到了她美丽的笑脸充满了对翻译事业的热爱和信心;也看到了两颗彼此赤诚的心贴在一起碰撞出爱情的火花照亮了整个黑夜;我还听到了未名湖畔的小屋传来了悠扬的《梁祝》,声声入耳,这是一只“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曲子。那天上的世界是属于新月的,这首曲子是属于她和楚老师的,象她这样美丽单纯的生命本该生活在这样的世界。这里有她渴望的父母的爱和楚老师的爱,她见到了慈祥的妈妈,看到了和蔼的爸爸,还有楚老师和姑妈,这四个人是真正属于她的,她已满足生活在这样的一个世界。而我们每个人最终都将生活在这样的一个世界。

本文已被编辑[恋尘叶子]于2007-6-9 7:47:11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梦月星梦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恋尘叶子点评:

一篇不错的观后感,有故事梗概,有自己的看法,若能多一些自己的看法将会更好!

文章评论共[4]个
清闲尘梦-评论

《 穆斯林葬礼》我也读过,挺不错的。at:2007年06月09日 早上8:19

☆海莹雪☆-评论

有听说过,但一直没去看。读了你的观后感,仿佛自己也曾看过一样。欣赏!问好了!at:2007年06月09日 上午11:50

☆月满西楼☆-评论

问好朋友,《 穆斯林葬礼》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at:2007年06月09日 中午1:06

倘若忘了你-评论

曾为书中的故事所感动,楚老师是位不错的老师。at:2007年06月10日 早上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