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05年6月的一天,他,左手拎着背包,右手挎着行囊。迈着沉重的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出了那座牢笼的大门。
他停下了,深深地倒吸了一口冷气,目光是那么的贪婪。仿佛是在说:三年了,整整三年了,终于结束了!苦难的日子终于熬到头了。
他回头看了看那扇电动大门,随后,迈开大步往家的方向走去,消失在路的尽头,消失在茫茫的落日余晖中……
(二)
终于他盼到了发榜的那一天。可是回到家他沉默了。
又是一个月过去了,沉默的他终于说话了。“妈,我想回去复读。”
母亲微笑着答应了。那一天,母亲多吃了一个火烧。
那是一个灰色的早晨,他再次背起那份行囊。在母亲的陪伴下,向汽车站走去。他并没有想让母亲操心,可是母亲一直坚持要送他。。一路上,母子俩都沉默着,就像这天空一直被浓雾笼罩着,没有一丝阳光能透过云层……
他上车了,他走了。已是不惑之年的母亲怕他想不开,强忍着打转转的泪水追着儿子远去的汽车。“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迈着沉重的步子追着,追着,直到再也看不到影儿。
他一步一步地挪回家,瘫倒在床上,她已经两顿饭没有吃好了。确切的说,应该是从儿子回家到现在没吃过一顿饱饭,一顿顺心的饭,一顿有滋有味的饭。
坚强的母亲还是在睡了一会儿之后,啃了半块馒头,就下地干活了。他知道只要自己一天不干活,自己的两个儿子中就会有一个饿肚子。她哪一个都舍不得,哪一个也是她身上掉下的一块肉。为了儿子,她宁愿自己……
(三)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儿子脸上的笑容也多起来了。母亲看在眼中,痛在心上。心想:只要儿子高兴,这一年的苦,我也认了。
这时的母亲头发白了许多,身子瘦了许多。每次月末,儿子劝她注意身体。她总是“”的应着声。可从不见她歇息过。
(四)
在一个夜里,儿子匆匆地赶回家。这是一个意外!——母亲去世了,邻居捎的口信儿。
邻居说,母亲在田里干活的时候,急性胃穿孔。身边又没有人照应,田里干活的也不多,等人们发现送医院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母亲就这样走了,他想着,她就这样走了,什么也没留下。哪怕是对儿子的一句叮嘱也行啊!面对着母亲的不辞而别,兄弟俩抱在一起,哭在一起,痛在一起……
(五)
在七年前父亲离开了,而今母亲又走了。剩下他们兄弟二人。沉重的家庭负担就落在了他的肩膀上。他决定去打工,供弟弟读书。
就在整理母亲遗物的时候,他发现了母亲留给弟兄俩的一封信。上面附了一层厚厚的灰尘,想必已经写好很久了。他把弟弟喊来一起看信——或许这里有母亲的遗言或是戒训。
(六)
我的儿子们:
当你俩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或许我已不在人世。
我曾在年轻时,也想过考大学。但因家境贫寒未能如愿。如今你兄弟二人都以懂事儿了,我简短几言:
看到老大落榜,我的心里着实不是滋味。本想开清你能够光宗耀祖,唉,没想到天不遂人愿。唉!我不怪罪你,这是我的命,是我的命不好,没有福分担待你这个大学生。
妈抛下你们俩,你们不会怪妈吧?妈知道对不起你们俩,可是你妈我,真的已经尽力了,以后的生活可要靠你们自己了。妈这一辈子,最牵挂的就是你们俩了。不知道我不在你俩身边,你俩生活上没有个照应怎么办?伟杰睡觉的时候,爱蹬被子,开清你要记得给他盖好,别让他着凉。你俩要有个照应,凡事商量着来。妈要走了……
我别无牵挂,这七百来块钱,省着点儿花。妈,最遗憾的是没等到老大的通知书。妈走了,你们兄弟俩可要互帮互助啊!儿子要坚强,别怪罪妈好吗?
……
祝家中一切都好
妈
八月十五夜
(七)
开清惊了,八月十五——自己回高中复读的那一天。兄弟俩看完信,弟弟拿着母亲留下的钱,哥哥拿着信,又是一阵抱头痛哭……
(八)
2006年高考结束了,他成功了。他带着通知书,和弟弟来到了妈的身边,跪在坟前说:“妈,儿子给您带来了,您睁开眼看一下啊!妈……妈……我这就递给你看,你不看是不?那我就让它永远留在您的身边。妈……妈……”那哭喊声撕心裂肺。
兄弟俩在母亲坟前狠狠地磕了三个响头。哥哥拉起弟弟的手对母亲说“妈,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照顾弟弟,也一定会让他拿一张更好的通知书给您。明年的清明节我再带弟弟来看您。您就安息吧?”
他带着弟弟离开了母亲,消失在落日和那片柏林的尽头……
[后记]
在他们母子三人生活的村子里,再也没有听到过他们兄弟俩的音讯。只是,在每年清明节的时候,有人会在他母亲的坟前远远看到两个身影,久久立在那里,直到黄昏日落……
但究竟是不是他们兄弟俩,谁也不知道。因为每每人们走近那里时,除了新鲜的香蕉——他母亲最爱吃的水果,一堆未曾烧尽的纸灰和一些脚印之外,没有任何人的踪影……
完
-全文完-
▷ 进入新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