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我的食堂生涯潇潇的声音

发表于-2007年06月14日 晚上8:13评论-1条

从小到大,按吃饭顿数来算,食堂排第一,家里排第二,饭馆排第三,自己排第四。按胃的说法:食堂是最难吃的,却吃的最多。谁叫我们是学生呢?谁叫有句“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名言箴句呢?

回忆下胃老弟的痛苦经历,食堂居然占据了大部分的感情生活,成为不得不说的故事。

小学的时候,天天赶早,妈妈每天都给我煮两鸡个蛋。鸡蛋是个好东西,简单,,一煮,一磕,然后塞嘴里完事,味道还相当不错。但天天吃就有点不对头了,搞的我后来看到母鸡就想打,以为可以免掉酷刑,结果是涛声依旧。

读到中学的时候,学校要实行封闭式管理,于是大家一起吃食堂。自此,我轰轰烈烈的食堂生涯正式开始了。

首先是早餐,那时候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深深烙印的,就是那些馅饼,在远处一看就能知道这次是什么馅的。我们那时候小,天天只知道“粒粒皆辛苦”,于是就着稀饭往下咽,那时候,对面黄肌瘦的理解特别的深刻。

都说中饭要吃饱。因此,壮观的午饭开始的时候,大家里三圈外三圈地把水泥池子围住,里面仙气腾腾。已经买到的同学带着欢喜的微笑从人群中挤出来,后面的人都伸长了脖子,带着羡慕的眼神,期待着属于自己的那份潘多拉似的盒子。后来食堂师傅的手艺终于有了长进。于是食堂里就有了家常菜,饭价格也算便宜,一份素菜一般是2元,也有2元5的,当然也有3元一份的荤菜。我一般要半份素菜,3两米饭,吃的很饱。馒头两个才5角钱,有时为了省钱我会买上一个,代替米饭。食堂里当然也会有包子和肉花卷。有一次老师拖堂,到食堂时那已经没有米饭了,我就买了两个包子应付午饭,结果我差点把馅扔了,自后再也没买过。

晚饭最容易打发,一包饼干就ok了。

后来终于考上了大学。其实有时候,我觉得学校的伙食还是不错。一到冬天 ,食堂还会有沙锅卖。尤其是可爱的西苑二楼里的小吃城开张之后,把我们都给乐死了。终于可以不用再因为一份叉烧饭跑到遥远的南门了;终于可以不用再因为一份过桥米线跑到东门那个狭小的胡同里了……更为可贵的是,甚么引渡飞饼啊、李氏水饺啊、兰州拉面啊、带有好吃的红烧茄子的套餐啊、荷叶饭啊等等,在这里都可以买得到。由于是师范类专业,所以每月学校还会有59块钱的补助。只要一发现饭卡上多了59块钱,百米以外都能听到整座宿舍楼的欢呼声。当然,这时候,我们的仅仅维系两三天的好日子就开始了。大家就会一起去聚餐,好好地犒劳犒劳自己,似乎要把上个月失去的补回来。

"打饭真的残酷吗?谁让饥饿总是难忍的。不想减肥的人无所谓,不吃不喝不花钱。馒头都是凉的吗?或者花卷才是最硬的,或者米饭还算能吃吧,三口五口有沙子。往前一步是大厨,往后一步是人海钱不多,肚很俄,心还不安稳,一个菜难到一个人。我等的菜还没来,我等的粉皮也还没来。土豆青椒已被打光了,剩下的菜味道坏。如果打饭我冲出去。如果站座我回不来/饭盒慢慢被装满,杀进杀出我的座位已不在。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苍蝇蚊子齐来攻击。一餐这样过去,一点痛苦回忆一口一口心底哭泣。深深学校食堂深深伤心。”这就是那首大学生皆知的《大学生食堂曲》。就让我在此曲中结束此文吧,借以告慰我那逝去的九年食堂生涯和即将逝去的两年食堂生涯。

本文已被编辑[圆月弯弓]于2007-6-14 20:10:11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潇潇的声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无缘牵手点评:

大多数情况下,大食堂里的伙食都不怎样,但就是在这里,有着我们不可忘怀的青春记忆。也许正应了那句古语吧:天将降大任如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文章评论共[1]个
圆月弯弓-评论

文章不错。不过更适合散文版,帮你转到散文版吧。谢谢你的投稿。at:2007年06月14日 晚上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