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色列民间,广为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老人,临终前把家里的土地与财产平均分给了两个儿子。老人过世后,小儿子想:“我独自一人日子容易打发,可哥哥拖家带口的,生活会比较艰难,我应该把自己的那一份财产,再分一半给哥哥才对。”他怕哥哥不肯接受,便趁着黑夜把自己分得的苹果和玉米等财物,搬一半偷偷送到了哥哥的仓库。住在另一边的大儿子心里也想:“我已成家立业,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生活不会成问题,可弟弟还是孤身一人,应该为他以后的日子多作打算。”怕弟弟不肯接受,于是他也趁着夜晚,将自己的苹果和玉米等财物,搬一半偷偷送到弟弟的仓库里。
第二天上午,当他们来到仓库的时候,都吓了一跳:苹果和玉米等财物丝毫未减!两兄弟都以为做了一个真实的梦。晚上,他们再一次搬玉米和苹果等财物到对方仓库时,竟然不期而遇,他们同时扔下手中的东西,紧紧地抱在一起哭了起来。他们决定不分家,共同经营父母留下的土地。这两个兄弟抱在一起哭泣的地方,后来成为耶路撒冷的圣地,也成为后人朝圣的地方。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迪是:人们对爱的向往远远大于对财富的向往。兄弟俩人正是怀有爱心,才想到要将父亲留给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对方;而正是人们怀有爱的向往,才将兄弟俩人抱在一起哭泣的地方当作了圣地来朝拜。实际上,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单单地为自己活着,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或基本满足后,人与人之间更需要相互关心,相互给予,只有这样,家庭与社会才会充满了和谐与温暖。当我们处理一件事情时,在为自己考虑的同时,也不妨替对方想一想,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事情得到圆满的解决,彼此心安理得。
人生因爱而动人。关心他人,善待自己,人生就会变得充实而精彩。
-全文完-
▷ 进入浪洲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