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无悔人生徐崇翔

发表于-2007年06月19日 下午4:17评论-1条

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应碌碌无为而羞愧。

——保尔·柯察金

引子

“云想衣裳花想容”。深圳——这座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以她超越美丽的容貌展现在世人面前,令人惊叹不已。

惊叹之余,你是否想到,在这个星罗棋布、风格各异、气势恢宏、美仑美奂的花园城市,这些园林设计工程又是哪些园艺大师大胆创意而铺筑的呢?

从我们把园林设计工程单位列为《鹏城骄子》报告文学创作的题材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在认真地遴选深圳有关这个行业的典型,我们需要锁定一家完整的携带着优秀的行业基因、能反映行业发展趋势与走向,处于良性运作上升阶段且在企业品牌创建中有相当影响的名流企业,作为深圳园林设计服务业的代表,籍以向社会全面推介特区今日之“特”,并热情讴歌那些为国际花园城市而默默奉献的人们。

“众里寻她千百度”。终于有一天,经有关部门推荐,我们有幸捕捉到了新闻线索。于是,我们便把触角伸到了深圳市万园丰园林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伸到了总经理林礼坤这位赋有军魂浩志、在园林设计工程的园地里摸爬滚打十几年,堪称“特区一宝”的先进人物身上。经了解,在珠三角、在内地,在万科、在合生创展,由他亲自承揽或指挥的各类园林工程杰作不胜枚举。

几经预约,未能成行。囿于他工作实在是太忙,在征得他的同意后,我们把采访的时间特地安排在双休日,这样或许才足以支持和林总详谈,或许才有深度报道吧。事实上,当我们拂去岁月的尘封,解读林礼坤先生坎坷的人生经历时,犹如聆听一曲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一代雄才所演奏的“命运”交响乐,又仿佛走进一条曲折而深邃的冷暖人生的走廊。

风雨少年

世界上没有无源之水,也没有无源之木。

广东揭阳,山峦连绵,依山濒海。这里聚居的大都是有着经商天赋并享有“东方犹太人”美称的潮汕人,我们的主人公就是地地道道的广东揭阳人。

让我们把时间回溯到公元1948年。在广东揭阳,一个本土农民家中又迎来了一个幼小生命的诞生,尽管那时还没解放,人们都淹没在贫穷里一年一年地重复着古老的耕作方式,靠着一点儿薄田过日子,但这个小生命的降临还是为林家增添了几分喜气,父母请当地最好的老师给他取了个非常好听而又响亮的名字,叫礼坤。言下之意寄托着父辈对他今后富足富裕的希翼,也是对他决胜人生决胜命运的祈盼。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转眼,林礼坤到了求学年龄,在父母的安排下,他也像寻常人家的孩子一样跨进校门,迈入了人生第一步的殿堂。几年过去,知识的教化宛若山涧的甘泉,涤尽了林礼坤野稚子的顽皮与淘气。他也利用暑寒假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父母维持家计。可好景不长,由于家境贫穷,父母年衰,加上大哥患病去世,这让刚刚读完小学的礼坤,在儿时充满着的那份向往与憧憬,瞬间化作一团团愁云。

“孩子,妈妈也想希望你继续上学,可——”有一次,他妈把他拉到自己的怀里说。懂事的林礼坤,望着已“鸡皮鹤发十指秃”的父母只是点点头。经过童年风雨的洗礼,他很快在心底滋生一个念头——快点长大,为父母分忧。

有道是寒冬的腊梅早开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十四岁那年,林礼坤被迫辍学。从此,浩瀚的大海边,苍茫的暮色中又多了个晚风吹拂的放牛郎。

时代赋予林礼坤这一代人的命运真是太不公平了。山岭连绵,山麓弯弯,他的家就住在这个三面环山的山沟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林礼坤整天总是光着脚丫,一边放牛,一边喂养其它牲口,但单调、枯燥而清苦的生活依旧如昔。

“那时,一家老小一年到头忙活着,可工分换来的都是‘照在镜子里的东西’,看得到而拿到呀”。记得在采访林总的那天下午,动情回忆中的他突然转过身来,还用他那双有力的手比划出一个镜子对我们说:“一次,我妈患病我想找生产队长预支一点钱。你猜,他怎么说,‘我们也没办法,你变来吧,你是神仙就可以!’”说到这里,性格刚毅的林总眼圈还是红了。

苦难是所大学。那年那月,林礼坤的少年就是这样在充满艰难困苦的岁月中流逝的。大跃进之风才刚刚刮过,三年自然灾害又随之袭来,而林礼坤也在这风雨兼程中一天一天长大,一天比一天懂事,也一天比一天坚强起来。他深深懂得,自己的生命旅程就如同大海中不知疲倦的波涛,虽不停地冲击却始终难有新的跨越。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自己勇立于潮头,脱贫致富。他最欣赏海伦.凯勒所写的一句名言:对于凌驾命运之上的人,信心是命运的主宰。

军旅情怀

有心理学家曾这样提出:人的命运是由人的性格决定的。二十还没出头的林礼坤已长成一个身体结实的小伙儿——实足一个绝好的军人苗子。他吃苦耐劳、精明强干在全村是出了名的,而他永不言败,且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的性格日渐凸现出来。

在家里他一边干活一边思考着他的人生,规划他的未来。他十分清楚:当时在农村年轻人有两条路——或读书,或当兵,他只能选择后者。然而,每每想起家庭,想起父母,林礼坤就心酸了。“我要当兵!”面对海天,面对大山他曾不知呼喊过多少次。可他欲当不成,欲罢不忍呀。记得67年征兵时,他信心满满地去应征,可他母亲百般阻拦,还入情入理的找了个“大姐建房要你帮忙”的借口,这一年,他错过了体检。好长好长的一段时间,林礼坤总是闷闷不乐,饭吃不香,觉睡不着。每到干完农活收工时,他的心情就好似一片沉郁的晚霞。父母宽厚仁慈却极其刚毅与坚定,在家庭的动荡中,他们任劳任怨,操持家务。林礼坤不是不理解父母的一片良苦用心,也不是没有用他认为是最好使的方式和方法,来开启两为老人的心扉,他求哥嫂、求两个姐去劝过他们究竟多少次,他也记不清啊。他在想,人其实是有翅膀的,但人的翅膀长在身体内,不是用来飞翔,而是用来梦想,一旦翅膀飞出梦想,那将是一番新天地呵。

第二年征兵工作开始,林礼坤故作镇静,不动声色,直到体检的当日,他还故意“中招(吃饱干饭不能参加血检)”,但他却悄悄跑到了体检站。闯关成功,林礼坤终于叩开了他梦寐以求的又一扇命运大门。

1969年2月26日,红旗飘飘,锣鼓山响,欢送新兵的大会在揭阳县武装部广场门前举行。这一天对于林礼坤来说,是值得永远怀念的日子。橄榄色的戎装,辉映着林礼坤年轻略带腼典的脸庞,焕发出青春的活力,胸前的大红花,衬出他心中喜悦和激动。他对接兵首长特别心存感激,同时也非常感谢父母,感谢亲朋,是他们在自己20岁的人生光景,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入伍不久,进入新兵连,林礼坤由于文化水平低,连个写信都不会写啊,但他相信这些困难只是暂时的,都是可以克服的。果不其然,部队干部很快就在林礼坤身上发现了“亮点”,看出了潮州人优秀的修养与品行的纯朴,便被挑选到营部从事通讯工作,学习步话机操作。他知道担当这种工作,本身就是部队首长对自己的一种肯定,一种鞭策,我要抓住这个机会不放。于是,他每天凌晨三点就起床,一个人躲在山脚下或是树丛中,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进行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个月下来,他以惊人的速度啃下一叠叠厚厚的“密语”,并能从头至尾把它背得滚瓜烂熟。而在那年新兵训练的“三大技术(刺杀、投弹和射击)”技术比武中,他也受到了部队的嘉奖,还专门安排他去高校当军训教官。同年10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chan*]党。

1970年,林礼坤被组织安排下到连队,分到378团3营8连1班第一战斗小组。先后担任副班长、班长。尔后,他又秘密派谴到林彪的家乡——黄冈,参加了近一年的荷枪实弹的军事演习。71年林彪出逃前夕,林礼坤的部队也在忽左忽右,他心里也没个底,实际上他们是盲目的——卫戍部队,但他想他决不会做盲目的逃兵。他一定要坚持下来——林礼坤心中升腾起顽韧不屈的生命之志。母亲病危的电报一次又一次地传发过来,可他又奉命拉练了,他所带的那个战斗小组尽管背三条米、扛一箱子弹和一大箱手榴弹,没有一个拖大部队的后腿,他们勇往直前直达目的地——河南郑州。寒风凛冽的天气,雪都快降下来,那一夜但他们只穿着两件衣服,在火车站冻得牙齿直打罗嗦。他们是次日晚上转机到达洛阳大所的。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窑洞,完全是凭感觉在挖洞,施工,训练。

1973年,林礼坤依依惜别可敬可爱的部队领导和战友,惜别他曾经奉献青春并留下美好回忆的军营。

几年的部队生涯,成为林礼坤最宝贵的一笔人生财富,也给了他脱胎换骨、接受锻炼和学习的机会,无论是在退伍回乡务农,或是在大队当拖拉机手、贫协主任,还是成为公社副书记的培养对象,直到参加后来的路线教育工作队,他靠的都是在部队锻炼出的坚强意志、顽韧的毅力,果敢的作风和超人的胆识与魅力。

我们有理由充分相信,林礼坤总经理在这座大熔炉里养成的一种在困境中求生存、在阵痛中求发展的工作作风,也必然会在他日后商战中成为百折不挠、出奇制胜的“法宝”。

商海弄潮

机遇渐渐降临。

继小平南巡讲话,南粤大地春潮滚滚,来自五洲四海的创业精英会战鹏城,奏响了共和国城市建设与发展史上的最强音。这正如著名美国未来学家莱斯比特所说:处在两个时代之间的时代总是摇摆不定的,但那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发侾的时代,里面充满各种机遇。

林礼坤知道,在深圳飞的跑的多,但在呼风唤雨的商业巨子中有一大批人员是军人出身。他也懂得,在商海中踏浪而行,胆小者会像企鹅在暴风雨来临之前一样,偏偏只有胆大的弄潮儿,才是获取人生巨大财富的奖赏者。

一天,林礼坤已从战友那儿获取“深圳工程项目很多,想不想到这边来发展”的信息。此时,他的心在跳、在奔跑:我一定要到特区,到改革的最前沿的地方去!

然而,当他把这个想法给他所在的沂湖公社主管领导汇报,却受到一顿狠狠的批评。但这次他没有直接顶撞,只是说沂湖有几十万人,多少剩余劳动力啊,如果要是弄到项目该多好呀。这段时间,他采取“软藤缠死硬树”的办法,弄得那位领导有些松动,只好将此事往上推托,叫他去找县长。

谁知道,正好那天县长是刚刚从深圳考察回来的,县长热情地给林礼坤倒了一杯水。“我同意你的想法,很好啊。”县长正在兴头上,也许他已从这个充满神奇与梦幻的一夜城,感受到了特区春天般的气息。县长立马给沂湖公社书记打了电话,并敦促说一定要让他们去试一试。说时迟,那时快,沂湖研究决定:有一名管委会副主任、一名建筑站站长和林礼坤组成三人小组,进驻深圳。

任何事情总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几个月过去,转眼已春节,眼睁睁地就要看到他们无功而返。突然,有一天林礼坤一同学打来电话说松岗五指耙水库有工程。这一消息让他们感到意外惊喜。他们立刻放下正在打包的行李,连忙打的去了松岗。

站在五指耙水库,林礼坤似乎感到有些凄凉。年关逼近,发水季节即将来临,民工也难找啊。五指耙难道就是给我们迎头“一巴掌”,不!这或许是即将获得的经久不衰的掌声。到底签还是不签?三人行必有我师。可他的两个领导不赞成签这个合同,一直劝他放弃。

林礼坤从未学会放弃。他身上似乎觉得已积蓄好久的能量,现在该是到了释放的时候!第二天下午,他与松岗村委把合同给签了。看来,他是从不打无准备之仗,无把握之仗的。

他连夜组织80人上工地,挑灯夜战。挖泥、砌涵洞,再回填土。

好一道“质量防线”!记得竣工那天,恰好是市区领导在松岗召开农业大会。当村干部带他们去参观水库,哇噻,梁区长紧握着林礼坤的手说:“干得不错。你们这个队伍全部作为我们的队伍,组建一个建筑公司,你们看行不?”林礼坤当时激动得什么也说不出,只是重复着:“谢谢,谢谢!”

那个春节,林礼坤回老家过得特别地开心。

新春伊始,林礼坤就兴冲冲地来到深圳。记得还是正月二十,他便被市水务局领导叫去,商谈笋岗桥闸主体施工项目,并委任他担任该项目施工队长。这可是个子孙万代的工程咧,他跑到洪湖公园那里。天哪,要在这里建桥闸呀。其实,林礼坤原来在部队也接触过类似的桥闸工程。他知道桥闸横是200多米,高是120米,基础都要挖3米深才行。

看来,这次非采用人海战术不可。林礼坤向工程指挥部立下了军令状:宁可少赚或是不赚,也要把这个工程搞好。这既是我们要得到的一面红旗,也是我们要在深圳竖起的一个标杆。于是,他动用了八部搅拌机,并按他在部队的“三三制”要求,几天下来就组织上近千个劳动力。那时,晒得黑黝黝的林礼坤,好多记者来采访他,打趣地说他是非洲人。尤其是在会战的最后一个月里,他几乎是每一天的每一个小时,每一小时的每一分钟,每一分钟的每一秒都奋战在工地。经过一年时间的拼搏,由林礼坤负责的施工主体工程按时竣工,经市领导、有关勘测部门和桥梁专家严格验收,笋岗桥闸施工主体工程完全合格。

从此,林礼坤变得一发而不可收。可是,天妒英才啊。毕竟他是从老家国企单位派出工作,借船出海,挂靠在别人的公司做事情啊,终于有一天,有人沉不住气,有人红眼病发作了,甚至要搞秋后算帐。一时间,弄得整个公司各奔东西,近乎解体。

林礼坤想起这些事来就很累,他说主要是心累。难道自己在深圳真的就是靠“铁饭碗”这根拐杖吗,难道自己在这里碰到和尚喊姐夫的日子有谁看见吗?在他多次给公司提出改革建议未果的情况下,他已对这个半死不活的公司彻底失去信心。他认为自己应该没有错。他承认自己的“乾坤阵法”已经失灵,但他还是希望地方改革也要像深圳那样义无返顾的改革。

林礼坤又开始他的新的“动作”了。

再展宏图

1982年,林礼坤主动向他所在的公司党委正式提出辞呈。

“而今迈步从头越”。用他的话形容就是“我是一个兵”。在经过了许多天的激烈的思想斗争,也按照了所谓的好多的程序走,请求还是迟迟批不下来。那年夏天,他仅带200元钱在深圳过了半年。多亏一位老乡硬是抢着他的行李,让他住进了果菜公司的招待所。这以后,他先是在旁边的动植物检验所投标,做了一个小小的项目,买了两部铁斗车。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挂靠上了刚成立的罗湖建筑公司,先后承揽了文锦渡住宅楼、外运公司住宅楼、罗湖科技大厦,还有住宅局、福利院、边检站等项目。

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热的。正当林礼坤在这儿干得小有起色时,突然传来了老家改市,这可是个铺天盖地的好消息呀。于是,他呼吁,他奔走,他又心动了,一生一世不就等待着这一天嘛。真正的人生是什么?是不乔装打扮,突出个性的人生,在此基础上为他人为社会做些许贡献。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家乡有长达82公里的海岸线,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历来水陆交通发达,是粤东、赣南及闽西等地物资集散地,美丽的溶江直通香港、广州、上海,被誉为“粤东黄金水道”。1991年8月。他毅然在家乡投资,并立了好几个房地产项目。哪知,项目将近启动不到二年,却遭遇金融风暴,他一下子怔住了。银根紧缩,资金只收不放,项目只好停摆,人去楼空,留下他一个人收拾烂摊子。那时,他不仅是放在市里的60万押金收不回,还拿了人家几百万的高利贷呀,可他几个孩子读书还要到处借钱呵,可想他整个人基本上都是麻木的了。

有人议论,但也并不是说的风凉话:恐怕这次林礼坤是真的栽下去了,再也爬不上来了。

何日东山再起,何日扭转乾坤呢?林礼坤没有气馁,他始终坚信:愈艰难,就愈要做。做生意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冷笑家的赞成是在见了成效之后。

1994年,早春二月的一个下午,天气阴霾。林礼坤带着一家老小再次投奔深圳。

一晃两个月过去了。有一天,他在家里确实感到闷得慌,就跑到楼下与几个朋友玩扑克牌过五关。“哎,是什么时候把牌玩得那么入神如画的。”朋友惊奇地发问。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连他本人也不敢相信自己的手气。

牌还没散,一曾经合作过的公司项目经理打电话过来,告诉他说火车站门前要搭建一个大型的长城景观。这个景观工程一立起,迎来了站前广场隆重的节日氛围,几乎成为整个深圳庆祝香港回归的一个最棒的创意设计,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火车站领导看好这班人马,紧接着就把站前广场的水池、花坛等工程项目都交给他们做了。

正是林礼坤的丰富的履历和军人过硬的工作作风,使他在深圳能够求得生存和发展,能够站稳脚跟,能够重新实现自己新的希望与梦想。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林礼坤和他的万园丰园林设计工程业务才从真正的意义上正常运转。

瞧,林礼坤总经理用手在一个按扭上轻轻地拨了一下,很快一英俊的小伙子抱着一台笔记本电脑走了过来。

“这是我老二,公司副总”。林礼坤总经理介绍说:“我们万园丰做的一些园林设计工程项目都在这儿。有请。”

随即,我们调换了一下位置,只见一束光早就射在到了那银色幕布上。

一串流动的蒙太奇映入我们的脑屏——

闪回的几个散视镜头之一:百士达(一、二期)投资大厦深南路改造项目

闪回的几个散视镜头之二:广州粤海花园武汉万科景观工程

闪回的几个散视镜头之三:板田四季花城万园彩园金丽蓝湾

闪回的几个散视镜头之四:万科牡丹苑杜鹃苑(一至六期)

闪回的几个散视镜头之五:万科温馨家园金色家园(二期)万科楼(二期

最高奖赏

采访接近尾声,林礼坤总经理站起身来,用手握住蓝色的鼠标,把“广州合生集团华南新城山顶公园项目”定格在屏幕上。他仿佛把它看成是他的最得意之作。

“这是个主动找上门的项目,人家是瞧得起我们才来的呀。虽然我们知道它是一个高难度项目。”

林礼坤总经理继续介绍说。这是一座山,山壁陡峭,丛林密茂。车上不去,材料无法运上去。根据经验判断,要做这个项目按标的100万计,至少要亏二倍以上,也就是说300万,但实际上是600万。如果把这个项目丢掉,以后没机会了。他心知肚明,山顶公园是打入合生创展的一块“敲门砖”,它在呼唤万园丰人勇攀事业高峰到达光辉顶点。

山顶,仿佛成了万园丰的“林中礼堂”。老成持重的林礼坤总经理没有立即做出仲裁,但他心中早已有个小九九。

会上,有人建议用高层铁塔,有人提出做铁轨,也有人说用推土机开辟一条路,甚至还有人半开玩笑地说开直升机。“荒唐,真是荒唐”。林礼坤总经理是个性情中人,只见他卷起裤管,打了个手势:山林面积有多大,用多少台吊车,铁轨造价大缆绳一断,危险有多大。这些难道没计算过?

顿时,山顶鸦雀无声。

“我们要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古为今用,外为中用。”这话是他开会的口头禅。他接着说:“本人认为,这个项目要采用多层提升架,按梯形组装4——5个提升架,形成一条生产线。”话音刚落,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施工期间,

林礼坤总经理亲自带三个项目经理在现场足足住了近二个星期,直到结构做完,他才打道回府。

按时完工,验收合格。

“你们真是了不起。”合生创展的领导同志们看了工程后称赞不已,还关切并主动地说:“这个工程你们吃了不少亏,做了大量的工作。这样吧,垂直运输费,我们还是要补给你们”。是呵,这是不仅是对林礼坤总经理的一种经济上的补赏,而是对他所建工程品质的一种认定,有什么比这个最高的荣誉奖赏弄得最开心呢。后来听说他们已建立成为最信任的伙伴关系。

在“利”字当先的时代,林力坤之所以能站稳脚跟,就是因为他们始终坚持以“诚信”、“务实”为本,去对待每一个客户这实在是难能可贵。事实上,这些年林总和他的万园丰一直是在“长线投资、短时收入、以短养长”的和谐共生中为自己培植市场,看似简单,却不是人人能够奉行或愿意奉行的过人之举。

据了解,目前有许多知名房地产企业和内地的一些园林工程项目都已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万园丰公司,投向林礼坤总经理。用客户的话说,那就是:“找老林,我放心!”

万园丰,硕果累累;

礼坤志,乾坤所定。

这里,谨将雨果的一首诗献给林礼坤总经理及他的万园丰:

是啊,我现在仍然年富力强/纵然沉思的/犁杖在我们热情而疲倦的/额上耕出——/但我充满希望/我要献出更多的宏篇巨章!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徐崇翔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季锋 | 荐/季锋推荐:
☆ 编辑点评 ☆
季锋点评:

文章出发点很好,一个农村少年发奋图强的故事。但对细节把握不是很好,有些地方过度还太快,这就给人记流水帐的感觉。

文章评论共[1]个
上官玉芷-评论

写的不错,加油哦!at:2007年06月19日 晚上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