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应该属于人生的一个分界线,也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俗话说:三十而立。一个"立"字,却又包涵着太多!是年龄?是事业?是思想?或是成熟?不同的人生与环境,或许对这个"立"字,就有不同的见解与诠释。想想人生能有多长,人之一生,又有多少个三十个春秋呢!
人到中年,它少了少年的天真与可爱,更多了一种稳重与成熟;少了少年的单纯与幼稚,更多了一种内涵与思考。中年人生,注定是一个选择向前的日子,没有退路可寻。生命是不能逆转的,它犹如一个过河的卒子,只能前进而不能后退。
中年如酒,那是用几十个岁月精酿而成。那酒少了少年的那份香甜与可口,多了几份甘醇与浓烈;它少了老年的那份浓厚,却多了几份酸甜苦辣。中年之酒,于细品之中,或多或少的能品尝到几缕苦与涩,但却不因其苦与涩,就完全否定那份香与浓。
人到中年,我们不能再次选择年轻,也不能过早选择年老。但依然拥有年少的青春与梦想,依然渴望拥有年老的那份成熟与老练。
少年如朝阳,它是希望与生机,也是朝气与梦想。老年是夕阳,它是一种收获与成熟,也是一种回味与沉淀。而中年却是正午的阳光,回头是晨曦的向往,向前是晚霞的痴恋。
当一个人走入中年岁月,曾经的希望与梦想于这个季节里,不再是朦胧,也不再是缥缈,而是一种有形的轨迹。少了痴妄,多了理智,少了虚幻,多了现实。
年龄的大小,只是生命线的一个标准与定位。而这个标准与定位,只针对生命历程的长与短,却不能决定一个人心态与思想的,更不能决定一个人成熟与否的。一个人或许可以年轻,但却不一定幼稚;一个人或许可以年老,但它并不一定就很成熟。
成熟与否,往往与内涵相联系的,而内涵却又因知识多少,修养高低、素质雅俗而决定的。而所谓的成熟,却是一个人在成长的经历之中,面对一切事与物时,所表现出的态度与思想或者行为。经历可以让人成熟,思考却又让人睿智。而人到中年,就应是一种成熟与睿智的最佳结合点。
人到中年,就似一副担子于肩。左边担着子女,需要自己用心去呵护与搀扶;右边担着父母,需要自己用心去赡养与陪伴。人到中年,就似人生的一道槛。槛内是自己的那个家,需要自己去维护与支撑;槛外是工作与事业,需要自己去奔波与追求。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谁能拒绝,谁能逃避?无论风风雨雨,都只能自己默默承受一切;无论是苦或是乐,是喜还是忧,除了真实的面对,或许真的别无选择。
人到中年,太多的选择让我们迷茫,太多的困难需要我们排除。于风雨苦乐中,用那双有些沉重的双手,用那颗中年特有的灵魂,感受着那中年季节,特有的魅力与色彩。
中年人的季节很累,但那累里却孕育着希望;中年人的季节很美,但那美里谁又知那独自泪落的伤感。人到中年,要走的路还很远很远,而每一次的感动,都会是一种心之颤动,而每一次的失落,都会是一种心之收获。
历程注定经历选择,成熟注定拥有磨难,睿智注定体验痛苦。所有这些,就是中年季节所赋予的深刻含义!
-全文完-
▷ 进入依窗听风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