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
余自上世纪末(一九九七年九月)任教m中学,岁月匆匆,奄忽竟已八个年头。期间所作教育贡献实小,所遇m中学奇人怪事却颇多。赋闲已久,无以聊赖。春寒料峭,夜间无眠;思前想后,百感交集,竟难自已,遂起笔记之念。《论语》云:子不语怪、力、乱、神。后人记怪,恐有悖君子之风。然思此间怪事,实乃世间缩影,间中或可玩味国人现状,故敢冒君子之责,以区区之笔,聊记m中人事。
旧时笔记,多采用传记体撰写,以求完整展现人物品性。诸如《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子不语》,《夜雨秋灯录》,大体如此,其体例盖本自司马史迁。本记则因日间未曾有意收集材料,不能以人物为核心多方求索,综合,以全面而集中地展示,只能于闲时聊记,或偶闻偶记,故而戏仿《世说新语》。片言只语,鸡零狗碎,亟望读之不厌其散,不妨一笑置之。
如前所述,笔记或旧闻,或新事;或源于亲见,或来自所闻。因故,其人实乃其人;其事则亲见外或虽未能实证,亦未敢实证,然皆非向壁虚构,故名之以“墨零碎记”,读者亦不妨以“天方夜谭”视之。
二00四年二月十一日 凌晨三点记
00 杨朱时代
为了不致于产生误解,先得在此声明:本节所述,并非先秦“杨朱”。余九七年进m中学时,主治教学之副校长为杨氏。杨之为人,一方面低调不事张扬,给人老实巴交的印象,一付典型的副手秀态——正是凭这付忠厚无所威胁的貌态,他深得校长氏的信任;另一方面,该杨固执自负,好为人师,喜作权威,然而自信心天然不足,极需下属之吹捧,以壮声威,同时,天性贪小便宜,且“五十九岁”心态严重。这一天然的副手之弱点,为朱氏所瞅准,捕获,利用,遂成朱氏傀儡。朱氏时任高二级组长,伙同该杨控制高中教学及人事安排,m中人时称“挂羊头卖猪肉”——此言甚切杨朱之唇齿关系,故该言遽出,不胫而走,乃成该校公开之秘密。朱氏天性贪婪,工于心计,为求蝇利,敢于罔顾普遍道德法则。在该朱操纵下,该校教学管理失序,怨声载道,人心不稳,离心似箭。至二00二年秋,杨氏荣身而退,“杨朱时代”告终。
01 “球” 考
杨球氏好以专家自居,但在下层教师中口碑甚差,被戏称为“杨考”。初闻者不解其意。有陈氏者考其源,以为其故有二:一曰“球”者,粤语音读“考”;二曰该杨谈心,口不离“考”——“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以此强化师生的“考”之意识。
02 断 喉
二000年八月,本县f中学组建高中部。m中学一批高中骨干教师闻风反戈,“弃明投暗”。m中学一时间风雨飘摇,仿佛大厦将倾。学校当局惶惶不可终日,以为m中学末日至矣。造成此类心态,如前所述,与其教学体制有关。此事容后再叙。最后,行政会议决定,不惜一切代价阻止部分教师外流,涂陈二氏居房在本校者遂成重点遏阻对象。二人被请至学校办公室,与杨氏面谈。二人去意已决,非该杨言辞所能移。口干舌燥之余,杨氏使出撒手锏:“学校行政会议已决定,倘投奔他校,将给你们断水断电。”涂氏盯住该杨,一字一顿,掷地有声:“谁敢断水断电,我先断其喉。”后果然没断水断电。
03 龙兄龙弟
杨氏与饶氏两先生乃师兄弟,二人常偕至校园附近散步。据云,杨氏在散步中时常“病”发,教导饶弟数学教学方法,令饶不堪忍受。终于有一次,饶氏忍不住对杨兄建议:散步就散步罢,——不谈教学。杨氏愕然。自此,杨氏仅在“病”重时方指点饶弟的教学,亦已令饶啼笑皆非。论者云,师兄弟俩各有难处。此故,m中人戏仿“难兄难弟”而称其为“龙兄龙弟”。
04 互 贺
九十年代末,杨氏脱离教学一线,专职行政工作,师生弹冠相庆,以为好处有二:一是有益于受教学生,不再被误;二是有益于教师,从此可全面接受指导。
05 元凶帮凶
陈氏与黄氏二人风马牛不相及,仅因名字关系,被m中人戏称作“元兄邦兄”(谐题)。
06 教师难贪
二00一学年,文氏任初三级组长。因多种原故,该级教师鄙弃其人格,不齿其行。学期末,级组经费结算,文氏所列帐目不清,且所引单据与总数不符,甚而至于作为数学教师,加减法也弄错,实乃大忌。该级教师因此攻击“文兄”(援引),并要求弄清帐目。此举实属正常要求。孰料文兄到领导处反咬一口,状告本级个别教师欺他是外地人(湖南人),不服从领导,致级组严重分裂。校长氏与该级教师对话,以和事语气,劝解老教师林、饶等氏“大人不记小人过”云云。林氏率尔而对:“既然校长认为他是小人,我们也就罢了。”回了一个软钉。教师大会上,校长氏严厉批评初三级组某些教师搞分裂,不利于团结。还严辞指责某些老教师倚老卖老,不服从级组长领导;心胸狭窄,难容年轻人犯错。末了,该校长语重心长云:“教师嘛,能贪什么呢?全贪也无非几千几百而已。”至哉斯言。可怜当今世道,教师恐怕连犯罪的机会都没了。
07 佳 谜
朱氏性贪。任级组长期间(97-98高二,98-99高三,99-00高三,00-01高一,01-02高二,02-03高三兼教导处副主任),所有订书回扣款,学生晚修灯火费,先进级组奖励费,级组活动经费,完全独吞(陈氏谓之“云吞”),点滴不漏。声名远扬,路人皆知。余于01-02学年度出谜语云:“高二级订资料——打一食品。”教师们纷纷竞猜,颇有佳答,以邱氏妙答最近谜意:猪兜(本地语词,喂猪食具。谐朱兜)。谜底是:朱古利。谜底乍揭,众皆呻叹:世间竟有如此切时佳谜。古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是之谓也。
08 公客科
杨氏主治教学期间,常于教师大会标榜自己教育教学评价之原则,谓之“三公一客一科”,其具体内容为“公平,公正,公开,客观,科学”。每引一次,即引来哄堂大笑。
09 冲 厕
九十年代末,朱氏任高三级组长。据此中人语云,为调剂组内紧张的人际关系,朱氏特邀两位本级教师到新居喝茶。期间,一位教师内急,到洗手间小解。朱氏急追于宇下,告知其人:“拉完先别冲水,待会我也拉。”尔后,朱氏尿毕,引颈召唤另一位:“拉吗?——我冲水啦。”证实其不尿后,哗啦啦冲水声遂响。
10 气 势
邱氏谓。
某日如厕,始及厕门,突见领导于厕内昂首叉腰挺腹而射,顿感自卑气短,旋悄然抽身,不尿而退。始知世间竟有如此尿法,其境界恐非常人能达,非领导气势者不能为也。
11 级组长与校长
朱氏任级组长期间,常有意无意间把一句话挂在嘴边:“m中学级组长,相当于乡镇中学校长。”听者默然,未敢苟同。
12 最后一秒
m中学政出多门,且部门之间少有协调,故政命朝令夕改,令执行者无所适从,尤苦煞班主任。老班主任曾氏总结校情,归纳出本校之著名的“最后一秒”定律:令初出尽可不管不顾,但以最后一秒为准。该规律之说流行民间之后,大大减轻了教师们的工作,尤使班主任少操几份心,少做几份冤枉事。
13 “循环制”新解
面对民间质疑,教学工作安排会议上,杨氏以其农民式的狡诈解释“循环制”:“年年教同一年级也是循环制之一种。”众声哗然。有李氏以数学视角解读杨氏语,谓为信然:“年年蹲同一年级也是一种循环,——其循环系数为零。”当该校不断出现特例时,人们乃真正理解了杨式经典语言:有人上学期教初一,下学期教初二:有人上学期教语文,下学期教历史;有人上学期教尖子班,下学期教平衡班;——“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神龙难见首尾”。相较而言,整个学年无变动者有了完整的循环——从上学期循环到了下学期。
14 人事安排多原则
每年人事安排,杨氏宣读结果之前,则必复述其安排原则:循环制原则,考核制原则,级组长聘任制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以老带新原则,内外结合原则。原则之多,令人耳不暇接,叹为观止。
15 甭跟他玩
00年九月,张氏从l中学调入m中学,其时涂氏从m中学调往f中学。涂张二氏如两列相对而驰的火车,本不会发生什么故事。但遗憾者,涂氏曾为张氏师;更遗憾者,涂张二氏皆喜象棋;尤遗憾者,涂氏人在f中家在m中。于是他们常聚于涂家下棋,故事因此发生。语云:“隔墙有耳。”该事渐为学校当局所知。某日,杨氏拉张氏于偏僻处,软语告诫张氏,勿跟本校叛徒搞在一起。张氏幡然而醒,心中惕惕,自此疏于下棋。
16 智斗杨考
00年九月始,m中学实行“月考制”,其依据正是杨氏语录“考考考”。“月考”,顾名思义,为每月考试之意。“月考制”取代传统的期中期末“两考制”,加重了学生的学习及精神负担。其负面影响日彰,亦引起了教师们的反感,诸多嘲讽荤语如“日遭一练,月经一考”等皆直指“月考制”。0一年十月月考期间,杨氏巡考至高一级,时任教高一物理之刘氏笑谓杨云:“杨校,你的月考又搞苦学生呀!”杨氏言不由衷:“不能这样讲,你看问题不够全面。”刘氏快人快语,顺口即云:“啊!——对,不够全面,不只搞苦学生,还搞苦老师。”办公室哄堂大笑。杨考无言以对,讪笑离去。
17 天女散花
00年九月,朱氏任高一级组长。余忝列同事,对疾雷贯耳的一代枭雄有了近距离的观察。某日上午课后,余与之不期而同离开办公室返家。办公室在七楼,高二六楼,高三五楼。朱氏甫出办公室,即手持一废纸,对折叠好,对半撕碎,再叠,又撕,如此反复做机械运动。边走边谈。至五六楼之间台阶,朱手轻扬,纸屑飞旋,飘散于地。朱氏轻描淡写地拍拍手,若无其事地漫步下楼。
18 官 瘾
朱氏做官前,常讥评他人官瘾重焉。本校教师赖氏之夫黄氏时任y小学校长,即曾为朱氏所诟病。据该朱云,黄氏先前任m中学历史教师、级组长期间,官瘾甚重,乃有今日。此语闻诸赖氏耳,赖氏呸之曰自喻。卢氏曾谓朱氏天天铁着脸——满脸写着“官”字。卢朱二氏素乃劲敌,料其观察细微可信。朱氏做官后,余见其脸上常堆笑,卢之见恐难再立焉。
19 朱氏做官(1)
0二年秋,朱氏荣迁教导处副主任,兼高三级组长。是年秋,原副主任肖氏于任上弃职,远走他乡任教。m中人闻讯,造语云:“朱氏走马上任,气走肖氏,急坏郑某。”肖郑二氏早前同时被提拔为副主任,皆非朱氏宵小之辈,被该语胡乱联系,做了回“拉郎配”,岂不冤哉?
20 朱氏做官(2)
朱氏做官后,m中人众为之心惊。流行俗语云:“朱氏任班主任,搞乱全班;任级组长,搞乱全级;任教导主任,搞乱全校。”余闻语慨叹:未知朱氏如何任家长。
21 朱氏做官(3)
朱氏喜以好恶为教师排座次。政治组高中成员诸人,朱氏定其名次为刘女士、陈氏、沈氏、黄氏、刘氏、伍氏。0二年秋,朱氏升任副主任,兼高三级组长,该级缘例由其组阁,特聘刘女士为高三政治优班班主任兼政治科教师,沈氏为政治差班科任教师。孰料刘女士素鄙该朱品行,辞以身体不适。百般劝说不效,学校当局遂以黄氏代任该科,以钟某取代班主任之职。该朱巧施手腕,李代桃僵,互调黄沈。排名之谜遂暴露于世,引发诸多矛盾。天下大乱,众怒难平,然朱氏已升副主任,诸人隐忍不发。独黄氏难抑胸中憋气,当面质疑该朱调换教员之依据所在。时朱氏甫上任,办公于教导处,闻之哑口无言,官威尽失,遂恼羞成怒,厉呵黄氏。黄氏亦非等闲之辈,怒斥该朱。二氏你来我往,咒祖操娘,骂骂咧咧,如公鸡酣斗,鼓眼突毛。变故惊动学校最高层,校长氏亲临案发现场,问之原委,劝慰黄氏云:“朱初上任,有待成熟;大人大量,要允许其犯错。”恶斗乃休。
22 朱氏做官(4)
朱氏任教导处副主任后,主管考试工作。月考试卷由朱氏指定各科教师交叉完成,费用每份二十五元或三十元不等。0三年底,出题教员签领费用时发现,朱氏出题费竟高达一百四十元(共两份卷),惊讶不已,百思莫解。尔后乃知,朱氏所出试卷,乃综合科,内容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诸科,千头万绪,纷繁芜杂,物有所值,故该卷每份七十元。诚然,因其复杂,该试卷至今无人能出,朱氏除外。——初,朱氏卸任级组长,论者为其捏汗,以为朱氏明升暗降,短了财路。实践出真知:证明前论实乃浅见。杨氏语录:“金子在哪都发光。”诸君以为然否?
23 成 就
九八年秋。高二级组办公室。雷氏携其稚子至,同事们逗玩小孩儿,随之闲聊弄璋弄瓦事。有吴氏者,谓雷氏云:“你此生最大成就,就是生了个崽。”艳羡之色溢于言表。吴氏一女,略比雷氏子大。
24 杨式普通话
杨氏普通话很糟糕。此乃时代造就,本无可厚非。然杨氏糟糕之至,令人不堪卒听。因故,教师大会上,杨氏讲话成为热点,会场热血澎湃,人声鼎沸。后有好事之徒建言杨氏搁置普通话,选用本地客家话,语音亲切,利于与民间沟通。杨氏笑而不纳。m中流言:“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杨校长讲话。”此之谓也。
25 上 台
0三年九月,王氏提拔为校长办副主任,与卢氏并驾齐驱。某周一晨,升旗仪式后,主持人公告王氏任命,随之让其训话。王氏甫上台,紧抓话筒,开口即云:“现在,我上来啦!”听众不知所云,以为冗语。有论者不以为然,以为该开场白语重心长,含义深广。据云,徐氏即持此议,谓之:“此番话大有深意在焉。”——聊备一考。
26 杨白劳
杨氏从教几十年,荣誉等身。仅退休前几年,尽管已弃教鞭数年,亦连年评为“特级教师”,“拔尖人才”,“劳动模范”,“优秀教师”,诸如此类。朱氏妙取其二,讥为“杨白劳”。
27 买 葱
肖氏买葱,二两,分购于两菜档,各一两。同行者初惊奇,继而醒悟。时葱价每斤一元四毛。
28 人 嘴
九八年秋。某日应付上边检查,学校大搞卫生。王氏班学生提水冲洗教室及走廊,犯了大忌。领导规定:为防水流满地,弄脏教学楼,须用拖把拖洗地板,不得冲洗。教师大会上,校长氏为此点名批评王氏:“办事积极,效果极差。”该语几成王氏盖棺之论。
0一年高考,王氏所教学生技压群雄,该科分数突破七百分。领导一改前非,多方赞誉,王氏一举成名,誉满m中。
尔后,王氏勤做高考题,日解三十,年逾千题。此举闻诸杨氏耳,力荐于校长氏。0二年,某教师大会上,校长氏亲述王氏事略,赞誉有加,号召有志之士好事学雷锋,做题学庆强,提高自身素质。王氏之m中教师骨干及数学中坚地位由此奠定。好事者取其师杨氏之“拔尖人才”称号加诸王氏,简称“王拔”(谐嘲)。
俗云:“人嘴两张皮。”观之王氏遭遇,其间跌宕沉浮,败于萧何,成于萧何,不可谓非皮之功也。
29 窥 豹
0二学年度,朱氏兼高三级组长。是年某日,组员魏某家遭窃,幸未大失,同事共贺。有以笑谑魏氏,与其喂盗,莫若请吃。魏氏笑以水果答复。据此中人语云,水果乍提上办公室,朱氏即锁进铁柜,坦言旦日将开级组会议,届时以此犒劳大众。孰料旦日未见水果踪影。明日如故。待一周过后,组员乃悟水果已成水月镜花。尔后,钟氏嫁女,所请糖果亦不翼而飞,有见朱氏已让其女提走。古诗云:“旧时魏钟袋中物,飞入寻常朱氏家。”案发两宗,组员顿生警惕之心。其后,沈氏初为人父,组员们当即自告奋勇分发沈氏所请熟鸡蛋,从源头上消除腐败。
效果甚佳。
30 切 肤
0二年八月,刘氏以心脏不适坚拒高三政治优班科任教师兼班主任,学校当局肯其所请。然杨氏对其颇有微词,以为刘氏轻病即离战场。0三年春夏间,杨妻罗氏骤遇心脏疾患侵袭。住院检查之后,医生建议做心脏手术。杨氏遂携妻赶赴广州就医,一去数月。返校后,遇刘氏于途,感慨万千,诚谓刘氏云:“原以为心脏病没甚要紧,孰料要命,我真理解你了。”
31 睡 扰
九九学年度某日。高二(3)班。肖氏正上化学课。
杨氏巡视至该级,见该班末座一男生伏案卧,乃径入课室唤醒该生。该生名唤李铁华,乃体育特招生,高大威猛,人唤“铁牛”。李生抬首望杨,睡眼惺忪迷离,布满血丝。满不在乎之色溢诸其表。杨氏见状难惹,不便多言,遂往课室外走。忽闻背后“吧嗒”声响,回首一望,“何仙姑醉卧牙床”,李生高贵的头颅又倒伏在课桌上。
时杨氏尚未走远,为维护权威,被迫返身,轻拍李生。李生脸贴手臂,手臂贴桌,眯缝着眼,斜视杨副校长,——任你天打雷劈,我自岿然不动。眼见该生此状,杨氏知其愚顽难化,遂摇头轻叹而去。
据闻,其后杨氏巡视,途经该班,正眼不瞄该课室云。
32 机 变
某处室主任刘先生好赌,平日间常与属下玩几局。某日,于m中校园内一属下宿舍摸麻,不提防李二老板不约而至。刘氏眼尖,起身云手推倒麻城,板着脸谓属下云:“别玩,别再玩。叫你们别玩,偏玩。”
33 论板兰根之主权归属问题
0三年春季,中国爆发“非典”。为表关心,学校当局通过级组,给每位教师发放三小包板兰根。时朱氏兼任高三级组长,“专用专款”,将组内所有板兰根据为己有。此举引发民间公愤,众声扰扰。
余闻之,颇以为不当。古贤云:“大恩不言谢,小贪不谓贪。”为朱氏享用了几包板兰根而纷纷扰扰,岂非斯文尽失?不亦量小乎?而况,板兰根本乃公物,原非己物,虽为朱氏所独享,而己亦无所失,何忿之有?
34 大 仙
余与朱氏同级期间,常耳闻目睹朱氏推销自己,讥嘲别人,其技炉火纯青,不着痕迹。尝谓余云,郑氏在语文组乃权威,朱氏则仍唤之“郑大仙”。时郑氏已任职教导处,唤之以“仙”,倘非相熟若亲,则颇需勇气。虽有此说,然余从未听其当面唤“郑大仙”。
35 专科与本科
朱氏云,早先,语文教师纷纷通过不同方式取得本科,郑氏坚守阵地,岿然不动,大专。郑氏宣言,m中语文组,一位大专生统辖一群本科生。
——此语未必非朱氏杜撰。姑妄听之,聊备后考。
36 拔尖人才
0一年秋某日,余于高一级组办公室读报,逢杨氏巡视教学楼。该杨往日见余,除非万不得已,必绕道而行,余常莫名所以。是次,杨氏竟径入室坐于余旁,以杨氏典型之亲切方式搭话。凑首见报上记袁隆平事迹,遂与余谈水稻专家事,语含敬意。余敷衍之,不经意云:“是呀,袁隆平就确是拔尖人才。”骤见杨氏脸色有变,尴尬形于色,乃悟杨氏曾于近期评为某级“拔尖人才”,此语犯了大忌。覆水难收,误会已生,两相尴尬。随后交谈,此言难搭彼语,无趣而散。
37 发 生
九八年秋,余忝列高二语文教师,时下级领导乃德育处主任#发生氏。某晚,余值夜修班,匆忙中忘带烟火,及办公室门始醒悟。时余烟瘾甚重,忘带烟火,无异于遭受严重灾难。余是以失声疾呼:“糟糕之事发生啦!糟糕之事发生啦!”连呼之余,突见#发生氏坐于办公桌旁,鼓眼瞪余,满脸愠色。余旋悟开罪于人,乃补叙云:“烟火都忘带了,糟糕不糟糕?”#氏笑而搭讪,疑云不消。
38 罗曼*罗兰
据云,某高三语文教师批改学生作文,见文中言及“著名思想家爱默生”,乃大骂学生见识浅陋,连鼎鼎有名的“爱迪生”之名也弄错。
39 龟 谜
聂氏初出师门,任教m中。一日,于级组办公室出一谜,谜面为:“八龟入洞,数小时后,四公龟慢腾腾爬出洞外,未见雌龟。试问何故?”众猜皆不中。聂氏遂道出谜底:“雌龟仰卧,难以翻身,尚在挣扎。”众皆大笑。聂氏年纪尚小,见识倒大。
40 笑 话
陈氏好说笑话。0四年二月某日,陈氏到高一级贵干,与几位女士探讨一则家庭笑话:“夫妻俩吵架,斗得难分难解。最后,丈夫骂道:‘男人哪能骂得过女人,女人上下两张嘴。’妻子回击:‘女人怎能骂得过男人,男人一张嘴还加一支话筒两只音响。’瞧!夫妻吵架嘛,谦虚至此。”陈氏自谓,是次探讨,众惟笑绝而已,无甚结论。
41 档 案
王氏班主任工作细致入微。王氏常怀揣一记事本,匆匆来往于教室与家庭间。记事本密密麻麻满是文字,详细记述各学生违纪事。夏氏曾接任其班工作,见其在学生毕业档案上所记载的诸如“该生卫生意识淡薄,某年某月某日弃纸屑于教室地板”之类的琐事,惊叹不已。其用心之精细,于此可见一斑。
42 意 外
0二年八月,下学年任教高三之教师召开工作安排会议。生物科教师魏女士及生物综合科教师何氏缺席。领导急电召二人,乃知二人并未到校预览工作安排表。据其坦言,未料今年竟生变故;若如往年,高三必由某氏把关,二人仍稳蹲高二,是以未曾留意工作安排。此世人所谓思维定势。
——初,九九学年度,朱氏任高三级组长,分赃不公,致本级几员悍将江聂诸人反戈,上访学校当局,双方就此结仇。“君子报仇,三年未晚”,遂有今日意外。
一场意外,部分实现了m中实施多年而未成的“循环制”目标,于此可知,“公报私仇”未必全为坏事。然而,高二升高三,本是“循环制”题中应有之义,靠“公报私仇”导致的意外得以催生,不亦悲乎?
43 本 分
不辞辛劳,不计报酬,不占便宜——“三不”乃杨氏之政府形象。但民间解读杨氏,则不以为然。譬如年年优秀他占先;“拔尖人才”他当仁不让;特级教师指标不给更有资格之人。凡此种种,何来“不计报酬”,“不占便宜”?民间品读此语,乃悟前述种种,皆杨氏“副校长”题中应有之义,不属“占”,“计”。杨氏最大优点,乃在其应有则有,不应有则决不沾手,是谓之本分。
44 暗 箱
0三年秋,m中发放升学奖。
毕业班教师到级组长处签领,仅能留目签名栏,签名即罢,随之接过级组长所塞之开口信封。至于别人领取多少,自己该领多少,凭何规则计算,一概不知。打开信封,内里所装即你之所得。是否与签单数目相符呢?天知地知级组长知——此之谓天地监督。
呜呼!神秘如祭鬼,玩民于股掌,乃至于斯,令人心生无限感慨。
45 冲 突
0二年春夏间。时初三级组长乃文氏。m中学初三乃神秘之地,由于竞争激烈,初三学生成绩及学习资料成为绝密。有华氏者,时任高一级组长。其女就读于s中学初三,据闻因报考b中学而遭科任教师封杀,拒发学习资料。华氏遂与本校初三科任教师谈妥,给些资料助女考上理想学府。其女学习成绩极好,此举关涉竞争大事,文氏遂以学校机密为名,拒绝华氏带走资料。二氏一公一私,一为学校,一为爱女,皆情真意切,遂起冲突,几欲动手。几经调停,冲突始罢。
案发后,学校权衡利弊,酌情处理,责成华氏谢罪于文氏;又暗予华氏资料。双方有所失亦有所得,皆大欢喜,圆满结案。
46 饭 碗
下岗形势日峻,其势波及m中教师。吴氏从优秀班主任至级组长,处理学生违纪问题时,常以“砸饭碗”一语责之。
事不辨大小,可见压力之重。
47 “鸟蛋”与“丢你妈”
0二年秋,吴氏任高三某班主任,有学生违纪,勃然大怒,唤该生至办公室,怒责该生,威吓云:“打爆你的鸟蛋。”又一生违纪扣分,该生顽固难化,已扣多分。m中体制,班分与班主任津贴挂钩。吴氏怒不可遏,开口即直捣该生之母:“我丢你妈!”学生据理力争:“你丢我可以,丢我妈不行!”吴氏深以为然,默然以对,不再丢人。事遂化了。
48 鸟 与 嘴
陈氏乐观活拨,好嬉闹。人云,陈氏脸红,难得一见。然余偶见一次。
0一年四月某日,陈氏来高一级办公室玩儿,见肖女士伏案备课,陈氏曾为肖氏师,乃打趣肖氏。肖氏笑以本地俗语回击:“三两鸟儿四两嘴。”快活陈快嘴反击:“你怎知我的鸟儿三两?”众皆大笑。陈氏乃知失语,脸耳悉红。
49 健 谈
0三年八月底,新学年开始。教师开学大会上,校长氏作开场白,一番话后,以时间限定结束讲话:“今天的会议时间也不会长,主要由李副校长谈德育工作,由陈副校长谈教学安排。十一点半前结束会议。”尔后李氏谈m中上学年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谈德育工作之意义,谈本学年的德育工作安排:从九点谈到十点;从十点谈到十点半;从十点半谈到十一点;从十一点谈到十一点半——准时结束。接下来陈氏安排教学工作。陈氏开口即云:“时间已到十一点半(全场哄然大笑)。但教学工作不能不谈,就大略谈谈吧,占用大家一点时间。”
50 监 考
朱氏任级组长期间,凡有补贴的竞赛,便包揽监考工作,一人独得六份监考费(六个班)。
51 晚修与讲课
余与朱氏拍档当年,对朱氏值夜班赚钱的劲头叹为观止:晚修值班,五元;三十分钟讲课,五元;一晚两个半小时,到三个班讲课,十五元;累加达二十元。单此项每周可赚四十元。又据知情者言,0二至0三学年度,朱氏基本上把授课内容放在晚修期间,白天上课则让做练习,自己跑到办公室闲聊。
52 捐 赠
0一年七月,m中体育教师伍氏被该校辞退。伍氏乃该校老教师,因故与主任刘氏不睦,继而不纳于李二老板,遂以旷工罪论处,判以辞退。0二年五月,伍氏难舍母校,报名参与该校教师竞聘,无功而返。论者谓其乃m中最具孔圣人“知其不可而为之”品行之人:明知m中领导对其犹存芥蒂,仍捐以百元报名费,可佩可怜。
53 群 攻
0一年八月,时任教导处副主任的刘氏在学校组织的华东五省之游完毕返回后,将一纸辞职书交到学校办公室。
初,该校权力角逐波平浪静,暗潮汹涌,刘氏因此跌落高一级。两年后,刘氏所教物理尖子班教员换马,刘氏为时正发紫的王氏所取代。有此之故,乃有前述之事。
校长氏震怒之余,让李氏签同意章,自己不屑再顾。刘氏因此转至f中学任一般物理教师。m中余怒未息,分批分次组织领导层人士到科教局,推销刘氏如何如何古怪之评价,诸如此类。
这活剧让刘氏成了缺席被告。
54 副科考试
m中久有提拔李氏意,但久不效。县组织部迫于大形势,在全县招考副科,其中一职即为m中副校长。据好事者考证,s中学校长提倡该校教师积极参与,以利于将来该校的发展;但警告别报考m中之职。原因未明说,实乃公开之秘密。果然,报考m中副校长之职者寥寥,不足五人。按规定,不足五人报考之职位,则不设考。领导暗急,遂私下鼓动个别教师报考,以解燃眉之急。女教师钟氏即是被鼓动者之一,参与之后,言谈中常以为耻。后考上教育学硕士(华南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并于0一年秋季远离m中,调往他乡任教。
55 亢 奋
m中人注意到,自0二年九月份起,李氏长期处于亢奋状态。升旗,早操,巡课,卫生,晚修,晚睡,事必躬亲,天天如是,令人吃惊。每周一升旗,每天一早操,李氏都有精彩演讲,论者谓之练口才。旁观者云,李氏过早进入角色,兴奋之情难止,乃有此亢奋毕露之形。
-全文完-
▷ 进入唯微的文集继续阅读喔!